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鋪錦列繡頌山河——話說楊啟輿《武夷疊翠》的藝術手法

由 集賢文化 發表于 運動2021-09-30
簡介山寬厚、雲糾婉,疏密對比

如列錦鋪繡什麼意思

鋪錦列繡頌山河——話說楊啟輿《武夷疊翠》的藝術手法

武夷疊翠

青綠山水頗似花鳥畫裡的工筆重彩,以粗細均勻的“鐵線”作為造型的基礎和輪廓,淡赭石打底,多遍敷施青綠為主的色彩。這種畫法,有勾無皴,重視色彩的鋪填。若用金線勾勒,便稱金碧山水,它具有絢麗華貴,富麗堂皇的效果。

畫史上由於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之說,把唐代李思訓為代表的重線條勾斫、重色彩敷染的風格歸於北宗,把以王維為代表的重水墨暈彰和筆墨變化的風格歸於南宗,並採取崇“南”貶“北”的態度,影響頗大。加之水墨山水還有無拘無束易於揮灑抒情等原因,因此後來的畫家多作水墨寫意一路,而作青綠山水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這裡的《武夷疊翠》就是本著古為今用的精神,用金碧山水的形式而創作的作品。巍峨的高山,舒捲的白雲,蔥蘢的密林,宏偉的樓閣和下掛的鳴泉組織在畫面裡,經過慘淡經營,把武夷山風光昇華到了人間仙境的理想境界。

面對層巒疊嶂的群山,如何下手?“凡畫山水,先立賓主之位”(宋•李成《山水訣》)於是畫家用白雲把群山分隔為兩大組。這樣一來,確定了賓主關係,便易於處理了。只要循著“主要部份加強之,從屬部份減弱之”的思路排程,當不會有大的差池。畫裡左面一組是主要部份,巒頭起伏錯落,樹叢鬱茂葳蕤,有亭閣棧道點綴,還有人物活動其間;中間一組險峰矗立,峭壁危崖,雖居於顯要位置,卻以主要部分的陪襯身份出現,這部分比之左面一組,色彩變化少一些,對比強度弱一些,層次也較淡一些。這些是一般的藝術表現規律,尚不足為奇。使作品獲得成功的主要關鍵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和裝飾風格的處理。

你看:山碧、雲白,色彩對比;山靜、雲動,靜動對比;山峻峭、雲柔潤,剛柔對比;山寬厚、雲糾婉,疏密對比。山高聳挺拔,壁立萬仞,巋然不動;雲迴繞捲曲,流蕩無定,瞬息萬變,又是形狀、性格和質量感的綜合對比。

就山而言,兩大組有主從關係對比,有高峰和低巒的不同形狀對比。

就雲而言,大片鋪嶺填谷,小塊遊離於峰際崖側,有大小節奏的對比。

就樹而言,有枝葉的品種對比和枝與葉的區域性黑白對比。

再,通篇山群均為青綠基調,而其中兩三小巒頭及樓殿亭閣及小株秋樹卻為朱丹黃赭,冷暖色調亦呈對比;矮樹萬點,松黑雲白,是黑白對比;山石簡括,松樹繁密,是簡繁的對比。遠山及峽江對望,則以淡墨渲染,縹緲模糊,又是虛實近遠的對比。

對比,就是相反的因素或是有差異的東西呈現在一個整體之中,互相對照、映襯、依存,起著相反相成的作用,使得藝術形象有變化、不單調,對應的雙方更為鮮明突出。對比是對立統一的辨證規律在藝術創作中的具體運用。這幅《武夷疊翠》較多、較好地運用了這一手段。

同時,這幅作品的裝飾風格也是十分明顯的。畫中無論山或雲或樹等形象都經過了高度的概括與提煉,多變成規律化的程式,與現實生活已相去甚遠,給人一種氣度輝煌、雍容華貴的感受。觀者面睹此畫,說它是歌頌祖國山河壯麗也罷,說它是寄託對祖先教化的敬仰也罷,抑或是說它誘人飄然有神仙之思也罷,反正能令人怡心悅目,飽享攬勝之眼福。

作者:吳國亭 《當代山水畫佳作賞析》 第十五期

轉發請備註來源:集賢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