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由 木橋故事 發表于 運動2023-01-15
簡介因為老師的嚴厲也會讓孩子不滿,但這並不能算作欺凌

幾個人以上算校園欺凌

大多數老師都是真誠善良,並且關心愛護學生的。儘管,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少人都曾經經歷過糟糕的老師。

很多時候,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問題,源自雙方氣場不和。比如,老師喜歡乖巧聽話的,而學生偏偏活潑好動。或者,老師喜歡勤奮好學的,學生卻有著強烈的個人興趣愛好。

還有的時候,老師或許因為工作繁忙,精疲力盡,導致對學生不夠耐心。原因有許多,最可怕的就是真的碰上一個不僅沒有師德,甚至連人品都有問題的老師。

比如不久前山西省朔州市因為沒收到家長贈送的鮮花,勃然大怒,怒罵學生和家長長達10分鐘之久,甚至朝孩子吐口水女老師。別說教師的品德了,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和修養都沒有,令人瞠目。

說實話,作為一個家長,每每看到這樣的社會新聞,心裡都十分難過。

原本應該作為孩子人生路上重要領路人的老師,卻有可能成為傷害孩子的元兇。

可作為家長,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1。 另一種形式的“校園欺凌”

如今,校園欺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社會和媒體的關注。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卻基本都是同學之間發生的欺凌事件。

百度百科關於校園欺凌是這樣定義的:“校園欺凌,英文是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透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關鍵詞為“學生間,”也就是我們認定,發生在校園中的欺凌,是同學之間的。

那某些老師對學生的冷暴力,甚至是公然羞辱算什麼呢?教育嗎?

在前文中提到“扔花”事件中,還有前不久還鬧得沸沸揚揚的“正能量作文”事件裡,我們都看到了老師的身影,這原本應該保護引導孩子的角色,居然成了欺凌的實施者。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影片主講過她的孩子在小學的經歷。

事情發生在十幾年前,這位母親因為沒有給女兒報名參加數學老師的午休的補習班。結果女兒在班上公然被數學老師羞辱,甚至在午餐時,面對被魚刺卡住了的孩子,老師說:“我又不是醫生,找我幹嘛。”

最後,還是孩子的同學給這位母親打電話。夫妻匆忙趕到學校,將孩子送去醫院。

家長後來找到學校,校長說這位老師年紀大了,都快退休了,就不要鬧了,對她影響不好。最後,當事老師道歉調班。

這樣明目張膽的“欺凌”都能隨便被原諒,也難怪有些老師有恃無恐了。

反正孩子在我手中,你能把我怎樣呢?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教師應當能讓自己的每一舉動,都能對自己起教育的作用,並且永遠應當知道當時自己所希望的是什麼,所不希望的是什麼。如果一個教師不瞭解這一點,那他還能教育誰呢?

很明顯,有些老師是不明白這一點的。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2。 難以界定的“欺凌”

傳統文化上,我們不僅認為名師出高徒,更是嚴師出高徒。再加上很多人認為打是親,罵是愛,關心才會管你,所以多多少少能接受老師打罵孩子。

就像有些家長說的,“某些打罵行為是為了孩子好,若是鬧,以後哪兒還會有嚴格要求孩子的老師?”

很遺憾,我不能苟同。

我覺得抱有這樣思想的人,應該是對“嚴師”有什麼誤會。

嚴可以說是嚴格、嚴謹,也可以說是嚴厲。嚴格嚴謹自然是應當的,嚴謹治學,嚴格要求,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益的。可嚴厲呢?恕我直言,很多披上了“為你好”外衣的嚴厲,不過是教育者自己脾氣不好和修養不夠而已。

更何況,像扔花的老師那樣,根本就是嚴於律人,寬於待己。對家長稱不上疏忽的疏忽暴跳如雷,卻不知道自己當時的樣子是多麼的醜陋粗俗。

於是,因為有了“教育者”這層天然的保護衣。一些教師口頭羞辱,甚至公然嚴重體罰孩子時,很少會被認為是“欺凌”。

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來自於教師的“欺凌”識別,處理和糾正起來會更加複雜和困難。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表哥在同城的一個重點高中,他們的班主任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都說那位年輕的女老師是個非常優秀的人,名牌大學畢業,年年拿獎學金,所以剛一入校就被委以重任。

可是,開學僅僅兩個月,那位老師就被開除了,學生們對班主任離開的原因一無所知。而在一次上課時,另一位任課老師不知哪裡不高興了,對著全班同學說:“你們班主任乾的髒事,帶出你們一班髒學生。”

我聽表哥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簡直驚呆了。當時只覺得一個老師這樣做是不對的,可如今想起來,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欺凌”嘛。

一個老師,濫用手裡的權利,將自己內心的扭曲和不滿宣洩在一群無辜的孩子身上,何其可怕。

《法制日報》在談及教師“扔花”事件時說,“教書育人者更應懂法知榮辱。”

不能因為是教師,欺凌學生就理所當然,就能披上美化的外衣。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3。 困難

我當然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是好的。可我們送孩子去上學,不能像個賭徒似的賭運氣吧。運氣好了有個好老師,孩子終生受益。運氣不好,就只能默默忍著,安慰自己反正沒兩年孩子就升學了。

面對同學間的校園欺凌,專家學者給出了我們各種建議,如反擊,離開,無視欺凌者,向家長和老師,甚至任何成年人求助。

可對於來自老師的“欺凌,”幾乎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

對於被老師孤立冷落的孩子來說,反擊,離開班級,或是無視老師是幾乎不可行的解決方案。若有孩子使用了這些解決方案,很可能會陷入更大的麻煩。

就算家長找到老師甚至是校長,問題依然很棘手。

比如在正能量作文事件中,小姑娘被老師扇了耳光之後,母親也去學校找過,老師甚至道歉了。可結果呢?

一個網友說:“你逼著老師道了歉,怎麼還敢把孩子送回去?”

說實話,換了我是不太敢的。

北京臺的《老師請回答》,其中一期有個媽媽帶著9歲的兒子求助專家。

她的孩子逃學成性,講道理打罵,母親想盡辦法也不能讓兒子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去上學。

但那孩子並不是第一天上學就這樣的。

據母親介紹,孩子轉過四次學。第一次被迫轉學,是因為老師對孩子的“特別對待”,對其他孩子就叫名字,而對著她的兒子只會“這個玩意,那個玩意”的叫。母親忍無可忍去學校理論,結果就是孩子在學校待不下去了,被迫轉學。從此開始厭學逃學,讓這位單親媽媽操碎了心。

為人父母,若是我聽到自己的孩子被老師叫“這個那個玩意”,也一定會心疼得無以復加。我捧在手心的寶貝,在學校若是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想想都覺得肝腸寸斷。

然而,即便如此,節目中的那位母親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說,“是我的錯”。

她後悔了,她覺得自己不該去學校找老師。因為這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麻煩。

難道說,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錯誤對待了,家長就只能忍氣吞聲,勸孩子不要計較嗎?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4。 孩子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幾個跡象

先來看看,如何分辨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因為老師的嚴厲也會讓孩子不滿,但這並不能算作欺凌。

心理學家Stuart Twemlow在2006年發表的一項匿名調查中指出,接受調查的教師中有45%承認曾經欺負學生。該調查將教師欺凌定義為: “在合理的紀律處分程式之外,使用教師的力量懲罰,操縱或貶低學生的老師。”

專家將老師欺凌學生的方法列舉如下:

輕視或恐嚇學生;

專門選出特定的一名學生進行懲罰或嘲笑;

當眾在同學面前羞辱學生;

根據性別,種族,宗教或性取向等各種方式誹謗或輕視學生;

對孩子的學習進行不客觀的評價,批評和嘲諷。

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經歷了以上對待,那麼有可能說明,老師正在有意無意地欺凌他。

由於老師天然的權威性,很多孩子可能不會對家長提起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們甚至會羞於提及,覺得是自己的錯。

所以,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其實,很多跡象和遭受了同學的欺凌是一樣的。

比如,一個曾經喜歡上學的孩子突然找種種藉口留在家中。

或者一些孩子可能會抱怨老師的刻薄。當然,這種抱怨有時並非代表欺凌,只是孩子對老師的嚴厲不適應罷了。如果家長有疑慮,可以讓孩子進一步舉出具體的例子,進行分辨。如果老師經常對著孩子大喊大叫,或者當眾羞辱孩子,這就需要注意了。

再有,孩子行為的改變。

被老師欺凌的孩子可能在上學前或放學後在家中莫名發脾氣,也可能顯得孤僻,喜怒無常或粘著父母。

還有對自我或功課的否定性。

如果孩子對自己成績和能力的評價過於自嘲或過分批評,或孩子通常是一個好學生,但突然開始抱怨自己無法完成作業,或者成績無端大幅下降,那麼也可能是被欺凌的一個跡象。

總之,孩子的種種反常跡象都能作為一個警示,提醒家長孩子是不是正在面臨什麼特殊的問題。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5。 怎麼辦

如果懷疑老師欺負孩子該怎麼辦?

說實話,很多父母都可能不太願意和老師翻臉。因為他們擔心這麼做會使孩子的處境惡化。

但是,如果老師真的在故意欺凌孩子,那麼採取行動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家長應該跟孩子好好談談,提供精神上的支援。

但家長一定要冷靜,讓孩子知道家長相信他們。因為家長的憤怒,威脅和出格的行為,同樣會使孩子感到恐懼。

其次,向孩子保證會採取行動。

記錄下發生的事件,保留所有欺凌事件的詳細書面記錄。列出事件的時間和日期。準確描述發生了什麼或說了什麼以及涉及的人。儘可能列出見證人。儘管這樣做父母可能會很痛苦,但儘可能做到合理和客觀至關重要。這在後面交涉,甚至起訴的時候非常重要。比如陝西省商洛市那個被班主任使用各種侮辱性語言羞辱的女生,若不是有錄音證據,事發後學校還不承認。可見取證有多麼重要。

與老師見面,冷靜而尊重地與老師交談。讓老師有機會解釋他們的觀點。

問問周圍詢問其他父母,如果他們的孩子對老師有類似的抱怨。一個家長的抱怨可以很容易地消除,而一群關心的父母的聲音更有機會被重視。比如近期發生的杭州小學罷課時間,便是惹了眾怒。

詢問其他老師,他們是否知道您的孩子和他們的老師有任何問題,或對老師的行為總體上有疑慮。

如果事情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再去與校長交談。

考慮可有的選擇

有時,最好的措施是將孩子換班。在極端情況下,尤其是在學校管理部門未能充分解決欺凌問題的情況下,家長甚至可能需要考慮將孩子轉移到另一所學校,我知道這難度很大,可想想孩子在學校要面對什麼。我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前文那個被數學老師刁難的孩子為例。那個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兒因為沒有報補習班被老師針對後,找到了校長,堅決要求將該數學老師調離班級。

校長考慮到老師的面子不好看,建議:“給孩子換個班行不行?”

家長一口拒絕:“我女兒又沒有錯,她很喜歡其他老師和班裡的同學,錯的是那位數學老師,所以就該把她調走。”

最後,在家長的據理力爭之下,數學老師被調到別的班。

可見,只要是有道理的,家長的努力總會有效果,總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處境。畢竟再困難,家長在孩子面前也是強者,也得嘗試解決問題。

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只是同學嗎?老師成為欺凌者的幾個跡象

【育兒經典】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父母不吼不叫家庭育兒

¥

59

精選

購買

結尾:

最後,用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吧。

一個讀者向尹建莉老師求助,他的孩子被老師打得耳朵都撕裂了,而且老師態度還十分囂張。

尹建莉老師的回覆雖然讓我吃驚,但真是痛快。

“看來老師是得了‘時代囂張症’了,為了阻止老師繼續傷害孩子,建議急事急辦,複雜的事簡單解決。馬上找到這個老師,一個大嘴巴子扇過去——就像他在樓道里打孩子那樣——如果他敢還手,也揪住他耳朵不放,哪怕撕裂。不要害怕,不要手軟。著急的事容不得慢悠悠來,野蠻的人容不得文雅對待。當沒有更好的“藥方”治癒這個老師“囂張病”的時候,也許一個耳光能把他治好。”

“接下來,希望你的朋友聯合更多家長向教育局反映,並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通訊手段曝光這個老師的野蠻行徑,甚至可以起訴至法院。這個老師明顯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請相信,只要家長勇敢地站出來,老師以後一定不敢這樣了。”

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能不能讓這樣的老師收斂,我只知道,孩子遭遇了這樣的欺凌,我若是不能挺身而出,還一味勸他忍耐,今生都會愧對孩子。這是孩子們無法單獨應對的問題。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得:作為家長,請在外勇敢些,遇到問題要挺身而出,請在家裡溫柔些,別打罵孩子。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