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由 小陳茶事 發表于 運動2023-01-03
簡介【存茶包裝】剩下半斤左右的2013白毫銀針,放在大號密封袋(厚塑膠、內有遮光內膜)+紙箱+保鮮膜包著外箱

巧克力化開後太稠了怎麼辦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昨天傍晚,有位江蘇茶友在喝茶時發現自己一直捨不得喝的2013白毫銀針,開啟之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

剛一開啟,這股低沉偏悶的氣味就飄了出來。

不像巧克力糕點那般香甜,而是一股說不上來的,類似變質巧克力的奇怪味道。

因為看過我們的文章,茶友知道,這罐白毫銀針算是存廢了。

傷心惋惜之下,茶友特意用手機編了幾段文字。

將她的存茶經歷,仔細回顧了一番。

接著編輯傳送了過來。

請我們參考一二,這是哪裡出了問題。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2》

茶友的存茶經歷,完整內容附文如下:

【存茶地點】江蘇常州,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點】春夏之交多雨水,梅雨季明顯,夏天高溫多降水,秋冬季節乾燥,遇到颱風天時,會連著下好幾天的雨。

【存茶微環境】家裡是住平層,裝修時做了開放式廚房,沒有專門儲物間,擔心茶葉放在客廳受到雜味干擾,之前買的白毫銀針、白牡丹等,特意放在公司。17層樓,存放辦公物品的房間推門進去不太溼,通風效果也很好,室內有排氣,只是西側有一面落地玻璃,下午三點過後會曬進來一會。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存茶包裝】剩下半斤左右的2013白毫銀針,放在大號密封袋(厚塑膠、內有遮光內膜)+紙箱+保鮮膜包著外箱。

所有的包裝套好後,放在有門的推拉櫃裡,隔牆離地,密封防潮。

【存茶結果】半年之前喝,發現一切轉化很順利,藥香、稻穀香明顯,茶味稠滑,香氣很足。當時在場喝茶的客人,也表示這茶不錯,很好喝。

但那次開啟後,拆掉了保鮮膜,紙箱隨手合攏在一起,沒有找到透明膠帶封箱,繼續放回櫃子。

【存茶結果(續)】上週一拆開後發現,經過了一個夏天后,茶香徹底面目全非,生出了濃重的巧克力味。茶味變得很薄,回味很弱,不再甘醇,一點香氣都沒有。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3》

可以看得出,那位江蘇的茶友姐姐,對待存茶的態度很是認真嚴謹。

這份存壞變質白毫銀針的“病歷檔案”,記錄完整。

按我們的猜測,對方之所以將那款白毫銀針存壞變味,原因如下。

一方面是存茶環境影響。

存放在17樓辦公室的白茶,人體感覺不潮溼,不意味著室內溼度過關。若是長期超過60%-70%,對存茶同樣不利。

另外,白茶儲存環境不需要通風,只要有定期打掃,室內不至於長期空氣不流通,生出灰塵味、悶味,乾燥潔淨存放即可。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同時,對方也有提到,那間儲存辦公雜物的房間,存在西曬問題。

這個夏天的天氣有多熱,大家都有目共睹。

如果室內沒有空調,再加上太陽西曬,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後,一點也不隔熱,整個室內就像“蒸籠”那樣, 極端室溫估計超過30-35℃,又悶又熱。

而白茶儲存的室溫要求陰涼為主,儘量別超過25℃。普通民房的牆體較厚,隔熱效果尚佳,而辦公商業樓的情況複雜。若是採用大面積透光的玻璃材質做牆體,根本無法抵擋高溫。

綜上,又悶又熱的環境是摧殘掉這半斤2013白毫銀針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則是存茶包裝不當。

長期存白茶,建議用三層包裝法。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但這裡提到的“三層包裝”是專有名詞,指瓦楞紙箱+食品級塑膠袋+食品級鋁袋。

並非茶友的保鮮膜+紙箱+密封袋。

尤其在存茶期間,中途開箱取茶後沒能及時密封,進一步放鬆存茶防潮警惕。

拆掉了保鮮膜,也沒嚴實封箱。

相當於只是捏緊了自封袋的密封口,僅用單層包裝去儲存白毫銀針。

考慮到密封袋存茶防潮效能有限,不適合長期存茶。

短期儲存,臨時將茶葉分裝在密封袋內。

存放三、五個月,儘早喝完,估計影響不大。

但存放時間一長,跑氣受潮風險嚴重增大,不得不防。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4》

長期存白毫銀針,正確做法是什麼?

選對三層包裝的材質。

最外層,標準5層瓦楞紙厚的紙箱。

中間層,厚實的、達到食品安全級的塑膠袋。

最內層,厚實又遮光的食品級鋁袋。

撐開紙箱,分別套進兩層內袋後,往裡裝入白毫銀針。

裝茶結束,輕輕抖動袋子邊緣,減少包裝袋內的空隙,再用繩子綁緊鋁袋的袋口。

再下一步,重複上述操作,綁緊塑膠袋的袋口。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內袋密封包裝結束,用膠帶將紙箱的四周邊緣縫隙統統封上。

“有縫就封”,更能嚴實密封。

經過三層包裝打包後,可以參考茶友的做法,放在架子上或櫃子裡,離牆離地儲存。

如果您收到的白茶,已經嚴格採用三層包裝密封。

那麼,拆開驗收後,恢復原樣密封即可。

有時候,商家會額外附送密封袋,供應日常喝茶短期密封。

這時千萬別將鋁袋、塑膠袋拆掉丟掉,將全部白茶放進密封袋內。

這樣做,起不到長期儲存白茶的效果!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5》

密封袋存白茶,適合“臨時分裝”與“短期存茶”。

日常生活裡,密封袋(或者稱自封袋)的出現頻率很高。

外形是個四方的袋子,上方設有拉鍊密封條。

輕輕一扯,就能拉開。

慢慢捏緊,又能再次合上,取茶過程很是方便。

但這種密封袋的使用

,卻是有限的。

裝在密封袋內的白毫銀針,最好3-5個月內喝完。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若是當地氣候比較潮溼,更該早點喝掉。

早喝完,早安心。

若想長期儲存下去,就得更換包裝,用三層包裝存茶。

因為,密封袋的拉鍊條在多次開合後,橡膠塑膠受到磨損與老化的雙重影響,極易老化。

很容易遇到捏不緊的問題。

稍微粗心一些,一捏而過時,沒能認真檢查,留有一道口子沒封緊。

又或者,再三檢查確認捏緊合攏後,沒過多久又崩出縫隙,導致袋子內的茶葉跑氣受潮,存出所謂的巧克力味白毫銀針,那就太可惜了!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6》

除了密封袋外,鐵罐也是日常短期存白茶的好幫手。

只不過,用鐵罐存白毫銀針,有不少細節需要多留心。

吃了零食,剝了水果後,若是手上還殘留有零食味,沒有洗手,或者洗手後沒有擦乾水分,這時不適合心急開罐取茶。

溼手取茶,意味著罐內剩下的茶葉,放不了多久就會變味。

存茶的罐子不要為了泡茶方便,隨手放在茶桌邊上,緊挨著燒水壺。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日常泡茶/煮茶時,茶桌旁的空氣溼度很大。

對於好茶儲存並無益處。

還是放在乾燥潔淨的櫃子裡,存茶更安心。

另外,針對鐵罐存茶的特殊性,茶友們千萬別“裸罐存茶”。

鐵罐裡面再套上一層塑膠袋後,再裝入茶葉。

緊接著綁緊袋口,或者用上密封夾“夾緊”袋口後合上蓋子。

雙重保險,存茶防潮更可靠。

存了幾年的白毫銀針,開啟後竟是濃重的巧克力味,這是怎麼回事?

《7》

和密封袋存茶的做法類似。

鐵罐包裝的白毫銀針若是數量不多,僅是50-150克左右。

長期存放時,既達不到團隊陳化效果,又不如三層包裝那樣密封。

為了喝到出色茶味,這樣的罐裝白毫銀針建議儘早喝掉。

早點喝完,落肚為安。

白茶裡,談到白毫銀針的存茶,經典做法有三點。

一是三層包裝密封。

一是密封袋儲存。

一是鐵罐儲存。

值得注意的是,三層包裝,大箱存放,針對的是“長期藏”。

而鐵罐和密封袋存茶,側重“短期存”。

大箱封存的白茶,日常不建議頻繁開箱翻動,干擾後期儲存轉化。

短期臨時存放的白毫銀針,儘早喝完,才能避免跑氣浪費。

區分出長期藏茶與短期存茶的不同。

存茶目標越具體,越能順利存好茶,喝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