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國術精華 ——技擊術

由 風彩6681 發表于 運動2021-06-18
簡介撩:多用後撩,實戰中常結合前掃腿或上肢擊打動作,突然前俯轉身做後撩踢以腳跟擊打對方胸、腹或臉部,威力頗大

技擊之術是什麼

國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提高,明朝中葉為了抗去倭寇,官方整軍經武,民間也習武成風;清末至民國時期隨著國門被列強開啟,國人倍受外國人欺凌,強國強種成為一代人的夢想,尚武精神風靡全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受影視劇的影響,一代青年為習武而熱血沸騰。這三個時期應該是國術發展的高峰期,目前,國術由於被一些影視不切實際的神化,以及被所謂的大師們過度消費,所以國術受到質疑和冷落。然而,在任何時期尚武精神不能丟,這是練武人的責任。正當世界之大變局,外敵環視,技擊術更要繼承。

國術精華 ——技擊術

技者,方法也;擊者,搏打也。技擊術,在戰場上就是殺人的方法。戰場上環境殘酷,敵我的生死決斷,練習技擊術要求一擊必中,克敵必勝。

古代練武十分注重實戰的效果,因為武藝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戰鬥的勝敗和個人生命的安危。明代戚繼光在訓練兵勇時說:“練武藝不是敷衍官家的公事,是你防身殺賊立功保命的勾當。你殺了賊,賊如何又會殺你?你若武藝不如他,他就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也。”《戚繼光:紀效新書》他批評那些譁眾取寵的虛架拳路時說:“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此是花法勝,武藝之病也。”指出那些沒有實效的花拳繡腿則“不可學也”。《同上》這裡所謂的武藝,就是攻防格鬥的實戰技術—-技擊術。

技擊術包括徒手和器械兩種。徒手就是不拿任何兵器,靠赤手空拳制服對方;器械就是使用刀、槍、劍、棍等兵器戰勝對方。無論是徒手的或是器械的,基礎在於拳法。練家們認為拳法是初學入藝之門徑,是武藝之淵源。因此,本文只涉及徒手技擊部分,拋磚引玉,歡迎關注,評論。

國術流派繁多,各流派都有獨到之處,不能說某派比某派高明,理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提高技擊水平,條件很多,練法不一。方法、功底、戰術卻是較為重要的三大因素。

一、方法:

要取得技擊實戰的勝利,不可不注意技擊的方法,儘管力大如牛,膽量過人,倘若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只憑蠻幹,難免要敗北的。大凡技擊之方法,不外乎踢、打、摔、拿等。

(一)踢。就是以腳攻擊對方,方法頗多,摘其要有彈、踢、踩、、撩等,

彈:主要是攻擊襠部,腳平直,力達腳尖,靠膝關節的屈伸發力,若用大拽發力與踢結合,力量更為迅猛。彈踢之法應在瞬間完成,並神速收回。實戰中常聲東擊西,指上打下而攻其不備,或在對方攻我下部時,反以二起腳彈踢對方面部。

踹:時與纏蹬結合,以對方腰、胸、臂為目標,發勁於腰胯,著力於腳趾。實戰中多以閃退步成半臥魚勢而突發之,並以轉身連環踹而增其威力。

踩:以腳跟著力,膝外展,用力方向自前而下呈弧形,實戰中對方手臂交接多用此法,配合上肢動作,踩擊對方脛骨。

跺:騰空躍起,側重前腳踩躁對方胸部,對方閃避反擊,則速用後腳轉踢之。此法須有較好的腿功及彈跳力。

撩:多用後撩,實戰中常結合前掃腿或上肢擊打動作,突然前俯轉身做後撩踢以腳跟擊打對方胸、腹或臉部,威力頗大。

(二)打。用拳或掌攻擊對方謂之打。通常採用拳、掌、肘、肩、腳、膝、髓、頭等直接攻擊對方。但最常用的是拳掌、肘、膝、腳等。

主動進攻,手打連環:用掌向對方面部虛揮之,並速向下、向外、向上劃弧再擊之,另一手又擊之。

借勢打勢,順手牽羊:藉助對方的力量打擊對方。對方用拳向我打來,我則借其勢而打之,或拉或推,或拳或掌,手腳並用,周身一體。

進身擁撞,以氣催力:當對方用上肢向我攻來時,撥架其手臂,並順勢收抱兩拳於腰側,同時迅速上步貼近對方,以氣催力,推撞對方胸腹,並用腳施以絆技。

左閃右打,右閃左打:此為進身:別撞之破法。對方向我進身別撞,我則速向左或右閃身,同時用右手或左手砍擊對方頸部。

邊格邊進,以守為攻:對方出手打我,我則邊格邊進,邊進邊打,防即攻。

肘的用法有頂、盤、裹、搗等。用肘須貼近對方身體,多以胸、脅、面部為攻擊目標,用勁迅猛,殺傷力大。

頂,對方來拳,我邊架邊進屈肘打之。或一手撥架,另一手橫拳貫耳,順勢屈肘裡收,以腰發力,翻時頂之。

盤:手被對方抓住,速向胸前屈肘,同時上步進身,以肘頂撞對方胸部或面部。

裹:對方來拳,我一手撥架,另一手臂外旋,屈肘裡裹,拳肘齊用裹擊對方或胸。又直掌插擊對方面部,速變拳後下撒,外繞貫耳,繼之臂外旋屈肘裡裹,擊打對方腰肋。

搗:與對方手臂交接,可進身搗肘。或被對方從背後摟住腰使,我則上體前俯,並稍向一側翻起,一臂屈肘,大臂夾緊,貼肋用肘尖向後搗擊對方頭部。

膝的用法須近身,多頂撞對方襠部或命門穴,常在上肢的搏鬥中,用膝頂撞而奏奇效。

(三)摔。即中國式摔跤。摔在武術實戰中有重要地位,雖然現在摔跤是一專項運動,但是要提高技擊水平,摔的技術和適用是不可忽視的。摔的方法不下幾十種,這裡簡要介紹幾種。

連環腿:一腳上步落在對方異側腳跟處,一手推其胸,另一腳立即上步落在對方異側腳跟處,一手推其胸,因兩腳配合上肢連繼進攻,使對方來不及調整重心而跌撲。

貼身挑:進身與對方貼靠,兩手摟其腰,一腳迅速從裡纏住對方一小腿並向後上挑起,同時上體用力前傾,撞壓對方胸部。

跪腿:一腳向側上步,另一腿插入對方襠部向外劃園下跪,大腿和小腿夾住對方小腿,一手握其小腿,身體前傾並向外轉,以胸衝壓對方大腿,使其倒地。

雙蹬腿:重心後坐,主動倒地(以臀部先觸地),兩手緊抓對方兩臂,兩腿收屈,用兩腳猛蹬對方腹部。

(四)拿。所謂拿,即擒拿之法。我國的擒拿術是從實戰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特別是宋朝以後,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且前流行的套路有《擒拿對練》等。擒拿術是按照反關節的原理,控制對方區域性關節,而使其全身僵滯,疼痛異常,不能隨意動彈,如若頑抗,輕則關節錯位,重則筋斷骨折;而只有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才能解脫。主要手法有點、拿、鎖、扣、搬、纏、切、壓。在進行擒拿時應力求主動迅速,準確熟練,出手穩、發勁狠。其要領如下:

反背關節:反關節是擒拿術之基本原則。人體各部關節的活動皆有一定限度,不能反向扭轉。根據這一原理,用擒拿術之時特有方法,迫使對方關節相背,以達到制一點而牽動全身的效果。

擰、裹、纏、繞:交手時憑肌肉感覺,及時掌握對方勁路的變化,順其勢而拿之,速以擰、裹、纏、繞的手法,迫使對方勢背力僵,繼之以冷而脆的勁路抖發之。在抓拿對方關節時,用力須輕柔靈巧,不可硬壓生搬,否則,拿而不纏,必遭對方打擊。

手拿腳封:出手引化時,下肢應同時施以鎖、靠、封、閉之法,以拌住對方雙腳,使其步法不能隨意轉換,稍一催促,則重心失衡,其勢必然背逆,我則得心應手,此謂引進落空。

二、功底:

功底即功夫,功夫等於時間加汗水。包括訓練的科學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等因素。不流汗、不吃若、甚至不流點血,是練不出功夫的;蠻幹兩天,不能持之以恆,功夫也不會長。三年小成,十年大成堅持苦練數年,功夫自然日深。現在由於社會、生活條件的優越,不少人真正對“功夫”二字則不甚追求了。因為那不僅是要時間,而更需要有吃大若、耐大勞的精神才出成效的。

提倡技擊,就要注意功夫,要有功夫就必須苦幹、實幹、有恆。練功方法及流派很多,目的都是為了頭腦清、筋骨壯、身子靈、步法穩、關節柔、氣力增。所謂頭腦清,就是實戰中沉著、果斷、機智、靈活,平時大腦工作效率高,耳聰目明,對周圍環境保持一種自然的警戒狀態,以致於達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境界。所謂筋骨壯,就是肌肉結實,經得起摔打。所謂身子靈,就是閃、展、騰、挪,身法自如。所謂步法穩,就是腰、胯、腿、足能夠協呼叫力,動則輕靈便當,靜則穩若泰山。所謂關節柔,就是關節韌性好,放長擊遠,富有彈性。所謂力增,就是指力、腕力、臂力、腳力達到較高的水平,拳腳生風,交手時且能做持久戰。

如何才能達到上述要求呢?除了進行全面身體素質鍛鍊以外,還應著重進行一些專門性練習。

捶打功:兩手握拳,捶打臂部、胸腹、腿部、頸部以致面部、襠部、頭部無不可以捶打。開始要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漸加重,而對面部、肝區及襠部,一定則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

鷹瓜力:把用鐵砂縫製的袋子從地上反覆地抓起來,也可兩人對拋,砂袋的重量可酌情增加。或用手指伸直反覆插入鐵砂之內,以增強指力。初練者可先插黑豆、花椒、綠豆的混和物。(據認為,不易傷手,且有壯筋骨、消毒、祛心火的作用)。也有用食指、中指 點選軟木、樹木、磚瓦乃至鐵石的。

打砂包:以砂包或棕包懸之,以直拳、勾拳等技法擊打,每組數十拳或數百拳,擊陣列。可結合身法及步法的前後左右移動進行練習。

矮子步:身體下蹲,大腿接近水平,像走路一樣做行步,上體正直,忌翻臀。

腿功:各種壓法和踢法,要強調規格,特別是踢法,有的流於形式,送體而求腳高,實為弊病也,正踢腿腳尖應踢下須處;側踢腿上體要側過來,往腦後踢;十字腿應踢異側耳;裡合腿和外擺腿的整個腿和腳應貼近身體。不管那種踢法,兩腿均伸直,站立腳跟,快起輕落,踢出“寸勁”。為了增長腿腳的力量,也有腳踢牆、樹等硬物的。

跳功:經常練跳功可以保持較長的運動壽命,身體輕靈,動作嬌健,對實戰技擊頗有裨益。除二起腳、旋風腳外,還可做向前、後、左、右的跳丁步,原地騰空擺蓮及鷹飛等動作。

三、戰術:

所謂戰術包括體力分配和心理素養兩個方面,因此,也可以說是鬥力與鬥智的結合。實戰中雖然幾個回合便可以見輸贏,但是,如果體力運用不當,往往要吃虧的。倘若對手較勇猛,先發制人;我則以輕巧閃打對之,儲存實力,並誘發對方進攻,待其疲憊時,我則猛攻快打,一鼓作氣。若對手貌似沉著,但步法呆滯,出手緩慢;我則主動先發,以勇勝之。所謂心理素養,即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冷靜沉著,機智敏捷。不被對方相迷惑,坦然自若,保持戒備。當然,戰術是以功底為主的,訓練水平較低,僅憑戰術是決然不能取勝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