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不易被察覺的選擇

由 天榜大佬小密圈 發表于 運動2022-10-27
簡介在更大的框架下認識症狀或問題行為想要滿足的正面目標,會改變對該行為的內在反應,開啟一扇門以更有意圖取向、更有創意的方式採取行動

扭能組什麼詞語

讀書筆記: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不易被察覺的選擇

如果你能豐富或拓寬你的地圖,會感覺到同樣的現實為你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結果無論你選擇做什麼,你都可以表現得更有效,更聰明。

語言是表層機構,它試圖代表或者表達深層結構的含義。為了真正理解和活用某種語言模式,我們必須內化它的深層結構。

語言是我們用來建立內心世界的主要元件之一,是我們如何覺知現實、如何迴應現實有極大影響。

邏輯層次:環境、層次、價值觀、系統,上層可以統志下層。但信念一旦形成,發力點就是信念。

在人類的所有成就中,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涉及語言的應用。

我們人類以兩種方式使用語言,首先,

我們用語言描繪我們的經驗——並把這個過程稱為推理、思考、幻想、預演。當我們把語言用作表象系統時,我們在為自己的體驗創立模型。

我們運用語言的表象建立世界觀,是基於我們對世界的觀點。其次,我們用語言彼此交流我們的世界觀或表象。當我們用語言交流時,我們稱之為談話、討論、寫作、演講、歌唱。

語言是用來描繪經驗、為經驗建立模型的工具,同時也是交流這些模型的工具。

口語是內心體驗的象徵。

寫下和說出的話語只是「表層結構」,它們由心理和語言的「深層結構」轉換而來。其結果是,

言語既反映心理體驗,也塑造心理體驗。這使得語言成為思想或其他無意識心理過程的有力工具。

語言不僅是一個附屬品,或一套用來交流心理體驗的隨意的符號,它是心理體驗的關鍵部分。

語言和內在的表象系統的體驗活動相應,甚至塑造它們。這有重要意義,

「談論」某事不僅僅是簡單的反映我們的觀點,實際上也在創造或改變我們的觀點。

世界觀建立在內在地圖的基礎上,地圖透過我們的語言和感官表象系統而形成,是個體生命經驗的結果。是這些「身心語言」地圖,而非現實本身,決定我們如何解釋周圍世界和對世界作出反應,如何對我們的行為和經歷賦予意義。

能夠創造性反應和有效應對的人,是那些對其情景建立表象和模型的人,做出行動時他們能感知到廣泛的選擇。另一些人則覺得只有很少的選擇,而且哪一個都沒有吸引力。並非世界過於侷限或別無選擇,而是這些人自己封鎖了自己,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中沒有,於是他們看不到開放的選擇和可能性。

如果你能豐富或拓寬你的地圖,會感覺到同樣的現實為你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結果無論你選擇做什麼,你都可以表現得更有效,更聰明。

事實上,最有效能的人,是那些其世界地圖能幫他們覺察到最多可能選擇和觀點的人。他們覺察,組織和迴應世界的方式更寬廣更豐富。

我們的世界地圖可以與我們對世界的經驗相對照。經驗指感覺、感受、覺察周圍的世界和我們內在反應的過程。我們的經驗由感官所接受到的外部環境資訊和內部升起的相關記憶、幻想、感覺和情緒所構成。

活在當下是一種所有感官意識都聚焦在此時此地的外部環境的狀態,以及由活在當下所增加的感官體驗,幫助我們充分覺察和享受生活,覺察和享受周圍眾多的學習的可能性。

原生體驗跟我們實際從感官所接收和覺察的資訊有關,次生體驗,則跟我們用來描述和組織原生體驗的言語和象徵性地圖有關。原生體驗是我們直接覺察周圍實景的功能,次生體驗則來自心靈地圖,用來描述和解釋這些感知,也對它們加以明顯的刪減、扭曲和歸納總結。

但是這個詞語會不斷貶損語言中體驗的積極面。

用雖然這個詞語來替代但是。

結果框架主要強調建立和保持聚焦目標或渴望的狀態。建立結果框架,就是致力於建立和保持聚焦於目標或渴望的狀態一致的活動或資訊。

結果框架的應用包括將問題陳述重新表述為目標陳述的技巧,將負面言辭描述換框正面言辭。所有問題都可以重新認識為挑戰,或者改變、成長、學習的「機會」。這樣看來,所有「問題」都預示著渴望的結果。如果有人說「我的問題是我害怕失敗」,可以設想這意味著一個目標:「相信我將獲得成功」。

人們經常無意中負面陳述他們要的結果,例如「我想避免尷尬」「我想戒菸」「我想擺脫這種衝動」等。這樣做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而且事與願違的是,經常形成與問題狀態有關的嵌入暗示。

試想一下,「我想要不害怕」實際上帶來暗示。「害怕」是思想的一部分。採用結果框架則會提問「你想要什麼」,或者「如果你不害怕,你會感受到什麼」

儘管檢視症狀及其原因,作為有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來說很重要,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檢視實現渴求狀態的情況。否則,對症狀的成因和探索無法帶來任何問題的解決。當結果或渴求狀態成為獲取資訊的焦點時,雖然對問題沒有充分理解,也常常能找到解決方案。

如何幫助人們改變其觀點:

從問題框架轉向結果框架

從失敗框架轉向反饋框架

從不可能框架轉向「就像」框架

將結果從「做得完美」改成「探索」「學習」「發現新東西」,會極大地改變我們處理和理解練習中所遇到體驗的方式。對於「做得完美」來說是失敗的,對於「發現新東西」來說是成功的。

如果就「舒適和安全」的結果來評價我們對挑戰情景的反應,可能看上去我們輸得很慘。如果將同一情景的結果看作「成長得更強大」,可能會發現我們已經非常成功。

換框著力於幫人們改變感知問題的框架,拓展對情景的認識,從而重新解釋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在心理學上,對某事物「換框」意味著將其置於與之前感知不同的背景框架或情景下,從而改變其意義。

改變框架大小跟我們視野的寬度或廣度有關。

我們所關注的框架的大小,決定了我們能感受到的大部分意義和含義,在有效解決問題上這一點尤其重要。

改變框架的大小,讓它更寬廣或更聚焦,包含進來更多的時間、更大的人群、更大的系統等。而後縮小框架,集中於特定的個體、有限的時間框架、單一的事件,注意看這會怎麼樣改變你對情景的認識和評價。

短期看來是一件失敗的事情,長遠看來經常是走向成功的必需步驟。

能夠改變你對情景的判斷和總結,使之更積極更正面的框架是什麼?那個更長或更短的框架是什麼?更多或更小的人群,較大或較小的視野的框架是什麼?

情景換框的目標是認識到特定行為在特定情景中的用處,從而改變人們對它的內在負面反應。這讓我們將行為簡單地看作「一個行為」,而把注意力轉向確定更大情景的相關議題。

負面反應經常會保留甚至強化問題行為,而不是讓它消失。經常責備,會引發「極化反應」,實際上會激發而不是抑制不受歡迎的行為。

意義換框是改變我們對特定事件或情景的觀點或認識水平。

不同的人由於觀點和目的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一樣。這明顯就是迴應術模式改變至另一結果的潛在機制。

意義換框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將一個人的「行為」和「自我」分開。這就是說,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將產生行為的正面意圖、功能、信念等與行為做區分。根據這個原理,對問題行為的「深層結構」做反應,比迴應表面的表達方式更為尊重、更有益於發展、更有實效。

在更大的框架下認識症狀或問題行為想要滿足的正面目標,會改變對該行為的內在反應,開啟一扇門以更有意圖取向、更有創意的方式採取行動。

意義換框致力於找出問題行為潛在的、可能的正面意圖。其目的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行為背後積極的內在動機(例如渴望安全、愛、關懷、尊重等等);二是考慮更大的系統和行為所發生的情景下,該行為所帶來的正面利益。

很多批評家的問題是,除了做負面評判以外,他們還使用負面的言辭來做陳述,他們用否定的方式來說話。一種陳述(避免壓力)描述的是不想要什麼。另一種陳述(變得更加輕鬆)描述的是想要什麼。

許多批評家的框架是不想要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例如這句批評「這是浪費時間」,背後的正面意圖可能是渴望「聰明而有效地使用既有資源」。然而從批評的表面結構裡很難確定這個意圖,因為批評所宣告的只是避免什麼。檢查批評並從問題框架轉換至結果框架的一項核心語言技巧,是識別和引發正面意圖的正面陳述的能力。

要引發意圖或準則的正面陳述,需要問這樣一些問題:「如果壓力、花費、失敗、浪費是你不想要的,那麼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或者「如果能夠避免或者去掉你不想要的,你會得到什麼」

下面是一些負面陳述化為正面描述的示例:

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不易被察覺的選擇

一旦發現批評所蘊含的正面意圖並用正面的言辭來陳述,批評就變為了詢問。當批評變成詢問時,與用總結或判斷來陳述它相比,聽者可以選擇的迴應完全不同。

為了幫別人成為「建設性」的批評家或者顧問,需要:

找出批評背後的正面意圖

確定這個正面意圖做了正面陳述或框架

將批評變為詢問——特別式「如何」式詢問

迴應術的核心:意圖和重新定義

意圖指將人們的注意力轉向隱藏在歸納總結或陳述後面的目標或意圖。

重新定義是用意思相近但含義不同的新的字句,代替陳述或總結中所使用的。

迴應意圖比迴應問題行為的表達更容易也更有建設性。

使用意圖模式意味著迴應某種總結或判斷背後的正面意圖,而不是迴應陳述本身。

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不易被察覺的選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