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古代錢幣的形制、特徵之錢體文字

由 農夫古泉蔡老師 發表于 運動2022-10-20
簡介中國曆代古錢幣使用各種書法的漢字計重、計值、計地(錢監、錢局)、標年號等,如春秋戰國初期“日”字空首布(古文),戰國“濟陰”,圜錢(篆書),唐“開元通寶”(隸書),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唐國通寶”(楷書),北宋“元祐通寶”(行書)及“至道元寶”

璽的金文怎麼寫

我國古錢幣的錢體文字,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在世界錢幣中,具有獨特的魅力。書體可分為篆書(大篆、小篆)、隸書(分秦隸、漢隸)、楷書(古稱今隸,今人又稱真書)、行書(又稱稿書,分行楷、行草)、草書(分章草、今草)等,而玉劃金鉤的瘦金體在方孔圓錢上更充分顯示了民族特色。

中國曆代古錢幣使用各種書法的漢字計重、計值、計地(錢監、錢局)、標年號等,如春秋戰國初期“日”字空首布(古文),戰國“濟陰”,圜錢(篆書),唐“開元通寶”(隸書),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唐國通寶”(楷書),北宋“元祐通寶”(行書)及“至道元寶”(草書),如將這些錢幣排列在一起,除了型制的不同,朝代各異,其獨立的書法藝術形如一整套特殊的“書法大成”,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各代錢幣文字都有其不同風格,為了明辨古錢的真偽,古錢幣愛好者不妨多欣賞些各朝代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用以加深對各種書體的印象,使偽品不能魚目混珠。有些假錢的文字,初看似乎差不多,如果冷靜思考,與印象中的書體相比看它是否相符,這要由你對書法的瞭解程度決定,有些造假者只能照貓畫虎,如你細心觀察,由此及彼即可推斷出真偽。

歷代古錢文字多由名書法家或有極高書法藝術的無名書法家書寫,如唐有開元通寶由歐陽詢題寫,北宋有元豐錢由蘇東坡所書,而宋徽宗題寫的玉劃金鉤瘦金體“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其書法藝術是任何鑄工、寫字匠所無法達到的。而偽品雖點劃之間有些相似,但缺乏內涵情調,任憑龍飛風舞,總掩飾不住作假者的匠氣。錢體文字的書法,並非歷代相承,一成不變。隸書始於秦,但直至東漢才脫體於篆書,形成“蠶頭燕尾”式的漢隸,秦代的“半兩”,西漢的“五銖”都是小篆體錢文,唐代正式用隸書鑄錢是在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楷書形成於三國,行書則始於晉代,而以楷書正式鑄錢已是五代十國,行書鑄錢則在北宋前期。這些書體代表著各個時期順序決不混亂。尚有幾種較特殊的錢幣不同於前者,如晉代所出篆隸相間的“太平百錢”,純隸書的“漢興”,隸楷相間的“太夏真興”錢,這些情況也應引起收藏者的注意,以作參考。

古代錢幣的形制、特徵之錢體文字

崇寧通寶(宋徽宗御書)

以上談到的錢體文字,較多地表現了時代的一致性,按其時代的共性也可作為鑑定的依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