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由 人間史名人錄 發表于 運動2022-10-11
簡介木匠、石匠、篾匠、鋦匠、騸匠這些傳統的職業工匠已經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時代變了,人們的生活和需求也隨之而改變,這幾類“純粹的手藝人”由於沒有了需求和市場,所以便慘遭淘汰

篾這字怎麼讀

最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諸多影片平臺的出現,不少人發現很多在過去來講都是特別接地氣、特別生活化的手工技藝又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喜歡編竹篾的小夥、擅長製作油紙傘的大叔、一心研究木刻的爺爺、最愛刺繡的大姐……

這些手藝人透過短影片得到了無數“粉絲”的追捧和稱讚,可見中國傳統民間技藝之美如今依然妙趣橫生、引人注目。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然而,隨著全球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新興工業生產工藝過程的機械化、電氣化、整合化,

有5種民間傳統手藝人正在逐漸消失。

過去,這5種傳統手藝人是極受百姓們敬惜的“座上賓”,而到了如今的城市和鄉村走一走、看一看,您還真就很難找到這5種民間傳統手藝人的蹤影。

排在百行工匠之首的木匠

中國人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確,在以往的歲月裡,民間有很多技藝不同的工匠,他們憑著自己的手藝造物謀生,在方便了百姓生活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他人的尊重以及不錯的待遇。

在百行工匠之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木匠,因為有句話說得好:百業百行,木匠為王。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在封建社會,按照古代統治者對平民職業的分工來看,木匠在“士農工商”這樣的層級排序中僅僅位列其三,甚至連普通的農民都不如。

可為什麼以前的人們都非常尊重木匠而且向來都不敢苛待他們呢?

在水泥、混凝土、鋼筋都沒有成為建造房屋的材料之前,

人們的居住、出行、用具、婚喪等的生活諸多方面,都完全離不開木匠的手藝。

在遙遠的舊時代,欲居者必先有其屋,也就是說人要生存就得有屋宅以供居住和庇護;

造好了自家房屋就得有門有窗,還要置辦桌、椅、箱、櫃等傢俱傢什;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過去婚嫁的人家需要打嫁妝、辦喪事的人家需要做棺材;

耕地需要木製的農具、過河需要木船、打水需要木桶……

總而言之,上至王孫貴胄、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木匠手藝。

以前的老百姓都對木匠高看一眼,因為木匠的手藝決定了器物和房屋結實與否、美觀與否。

好的木匠是“全能型人才”,他們會設計、會造型、會計算、會用料、會拼裝、會雕刻、會上色。

總之無論立體還是平面,一個好木匠就好比是一個“木料藝術家”,能讓百姓的生活起居舒適、實用並且多姿多彩。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如今,人們的傢俱基本都是工廠的車床批次製造出來的,即便是再偏遠的農村也沒有人用木頭來搭建房屋了,

無數金屬製品、塑膠製品、紙製品成功代替了木料製品,使得木匠手藝人正在迅速地消失

歷史傳承時間最長最久的石匠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很少聽說過

“石匠”

這個行當。

但你可知道,

石匠不但是歷史上傳承時間最久遠的職業,而且它還是人類最古老的手藝。

石匠是透過

劈、敲、撬、鑿

等方式開採石料,然後利用石料來製作各類石制器具的手藝人。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若是細究起來,石匠出現的時期應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

無數的博物館陳列物、歷史人文教科書示圖都向我們展示出了舊石器時代便已出現了的各種石器,那些形狀樸拙的石斧、石杵、石銼、石臼都幫助原始人類更好地適應了粗糲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極大地加快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每個國度都有很多依託石頭製品而傳承下來的遺蹟與文明: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石塊與石刻的精美結合體;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全球最壯麗的人造景觀之一;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蘇美爾文明是透過14塊石碑記錄並儲存下來的;

伊拉克發現的石刻碑文記載了古代發生大洪水的具體景象。

在舊時代中,無論是石磨、石桌、石刻、石碑還是石橋、石門、石佛、石塔、石樓,無不凝聚著石匠手藝人們的顆顆汗水以及心血結晶

而在充滿了機械化和科技感的現代社會,人們早已用機器、機床、鋼錘、鐳射等取代了老石匠們手中的鐵鑿和錘子。

除了修葺一些文物古建築以及鑿刻墓碑需要石匠操作之外,大概其他地方都不需要石匠來施展技藝了。

於是,石匠群體也在快速地退出現下的社會生活。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十分考驗技術精巧程度的篾匠

“篾”

字是竹字頭,它是用竹子劈成的薄片。

篾匠

就是用蔑來編織、製作竹製品的手工藝人。

或許有人說,我們北方人根本就不懂啥是

篾匠

,其實這也很正常,雖然說北方人也經常使用竹篾製品,但由於北方不產竹子,

所以篾匠這個職業基本上都出現在南方地區。

舊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往往離不開竹篾製品的頻繁使用:

小到蒸制包子點心所用的籠屜、婦女們買菜置物所用的籃筲簸箕、戶外勞作的人們慣用的篾帽,大到夏日裡人們離不開的竹蓆涼床、餵養桑蠶所用的笸籮、翻曬糧食所用的竹簟……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都是篾匠們以巧手和巧思編織出來的精美日常用品。

也有人說,篾匠不就是竹匠嗎!

其實不然,直接利用毛竹來製作粗使竹器的人才是竹匠,而篾匠的手藝是個精細活兒,主要靠手上的柔韌與靈活來完成

劈、拉、削、刮、編

等一系列技巧十足的工作。

而且

將竹片細細地劈成1毫米以下的薄片特別不容易,所以篾匠行當內部有種說法是:三年學徒,兩年劈篾。

可見,篾匠的手工技術難度要比竹匠難得多

隨著塑膠製品的廣泛使用以及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生活和生產過程中

製品的需求和使用日漸減少。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篾匠的手藝失傳的較多,但我們仍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得到保護性的傳承,讓精美巧作、環保實用的蔑製品能夠繼續服務並豐富人們的生產生活

被說成“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的鋦匠

現如今如果你不是特意去古玩行裡找人打聽,恐怕根本就找不到

鋦匠

作為一門既古老又十分傳統的職業,

匠愣是

能用巧手將破碎、殘缺了的瓷器、陶器、鐵器用鋦釘來進行修補和復原,使得器物殘而不破,可以繼續照常使用。

身為專業的修補匠人,鋦匠通常會肩挑一個擔子走街串巷,擔子兩頭挑著風箱、小泥爐、錘子、鑽子、小板凳等物什,

不但修補老百姓家庭常用的瓷質、陶質、鐵質的鍋碗盆缸,而且還能精修達官顯貴家的帽筒、花瓶、古董文玩等東西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當然,鋦匠能修補的東西絕不能破碎得一塌糊塗,一般來講,

陶瓷製品開裂、掉碴甚至是碎成三兩大塊

的情形,都是鋦匠能夠接受的業務範圍。

說起來,鋦匠手裡最重要的2樣工具便是

鋦釘

杆鑽

修補小型器物所用的鋦釘,是用烤軟並砸扁的銅絲製成的,而修補缸、盆、鍋等大件則需用鐵條彎成的“鐵鋦子”。

幹鋦匠這種手藝活兒最少不了的就是那根“無堅不摧”的杆鑽,杆鑽的鑽頭是用硬度極強的金剛石製成的,故又稱其為“金剛鑽兒”。

東北話裡所說的“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便是由此而得來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鋦補物件這種手藝活兒雖然算不上是尖端秘技,但也能給尋常的百姓家庭節省很多購買新碗新盆、新鍋新缸的錢,更能為富貴人家及文玩收藏行業一解“不痛失寶物”的憂心之急。

可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早已大大提高,任何鍋碗瓢盆、日常傢什只要破損了就會立刻賣新棄舊,基本上誰都不會吝惜添置新物所花費的那點小錢。

因此,鋦匠基本已經在尋常生活中消失匿跡了,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還能略微回憶起當年鋦匠們走街串巷、燃爐鋦補時的身影和聲音。

可稱作“鄉村家禽家畜閹割術操刀者”的騸匠

舊時代裡,

騸匠

的職業空間基本上都在

鄉村

,雖說騸匠的名字不好聽而且社會地位較低,但在農村卻非常受歡迎,一切都因為

騸匠是專門給蓄養家禽家畜的農家解決動物不會胡亂生育問題的“外科專家”,堪稱牲畜家禽閹割術的操刀者。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騸匠手藝是個精細的技術活兒,過去,人們將割除雄性禽畜、動物的睪丸稱為“騸”,割除雌性禽畜、動物的輸卵管稱為“劁”,而騸匠正是使用小刀來割除動物生殖器官的工匠。

在農村,農戶們為了自家的驢、馬、牛、豬、雞等禽畜能夠性情溫順易於管理,且容易育肥以及使役,便會請來騸匠操刀去掉它們的生殖器官。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更加安全、科學、便捷的閹割禽畜技術在農村推廣應用開來,

如今的專職獸醫早已逐步取代了騸匠的職能,因此騸匠這類手藝人也就無從尋蹤了

木匠、石匠、篾匠、鋦匠、騸匠這些傳統的職業工匠已經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時代變了,人們的生活和需求也隨之而改變,這幾類“純粹的手藝人”由於沒有了需求和市場,所以便慘遭淘汰。

農村正在消失的5種手藝人,曾經都是座上賓,如今卻難覓蹤跡

然而我們同時應當意識到這5種手藝人所掌握的精妙技術不但是生活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類文化寶藏,我們應當讓這些匠人和技術有所傳承,以記錄先人祖輩留下來的對世界的改造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