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由 桃花石雜談 發表于 運動2022-10-08
簡介而且他們要監視商朝遺民,手裡當然也有一定兵權,因此大約是在公元前1042年,管叔和蔡叔開始到處散佈周公旦要篡奪王位的謠言,並聯合本來就對周朝沒有太大忠心的武庚,也就是殷國,發動了一次規模浩大的叛亂

蓮能組什麼詞語外

商朝是中華文明早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總共存在了500多年,不但奠定了後世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而且還給我們留下了甲骨文這樣的漢字鼻祖。而在商朝滅亡之後,雖然其統治群體商人失去了對中原政局的主導權,卻仍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一定實力,先後建立過幾個政權,對東亞歷史的發展也產生過相當程度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有哪些政權是商人後裔所建?它們對後來的歷史又分別產生過什麼影響呢?

紂王之子的反撲

在這裡首先說明一點,本文不涉及所謂“殷人東渡美洲”的相關內容,因為針對這種說法,桃花石雜談曾經專門寫過多篇文章探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桃花石雜談參閱那些文章。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周初形勢圖

其實根據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在商朝滅亡之後,商人遺民仍然大量存在,而且仍然有相當強的實力。另外,根據上古時代中原“二王三恪”的傳統,新王朝建立之後至少在名義上也要善待前朝王室後裔,給予其封邑,讓其祭祀宗廟。

所以在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之後,其實也很快對商朝的遺民進行了分封,而當時接受分封的商朝遺民首領就是商朝末代國王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當時,武庚的封地就在商朝最後的都城殷的周邊,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以及山西東南部一帶。因為位於殷的周邊,所以這個封國就被稱為了殷國。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蔡叔塑像

但很明顯,當時商人對周朝的忠心肯定是要打上問號的。因此,雖然周武王給了商朝遺民一塊封地,卻也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範商人可能造成的威脅。而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把自己的三個弟弟霍叔、管叔和蔡叔也分封在了殷國周邊,對殷國進行密切監視。這三人也因此被稱為了“三監”。但周武王沒有想到的是:針對商朝遺民威脅而採取的防範措施本身卻在後來成為了周朝最大的威脅。

首先在商朝滅亡僅僅3年之後,周武王自己也去世了。而周武王去世時年紀很輕,可能只有30多歲,所以當時他的兒子周成王姬誦年紀也非常小,可能只有13歲,沒有獨自執政的能力。而在這種情況下,周武王的另外一個弟弟周公旦就成為了周朝的主政者。

但我們剛才已經說了,負責監視殷國的三監其實也是周武王的弟弟。所以這三個人,特別是其中的管叔和蔡叔當時很不服周公的氣。而且他們要監視商朝遺民,手裡當然也有一定兵權,因此大約是在公元前1042年,管叔和蔡叔開始到處散佈周公旦要篡奪王位的謠言,並聯合本來就對周朝沒有太大忠心的武庚,也就是殷國,發動了一次規模浩大的叛亂。這次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周公平定三監之亂路線圖

而面對這樣大規模的叛亂,周公旦也肯定要出兵鎮壓了。最終經過3年左右的戰爭,周公旦成功擊敗三監叛軍,將管叔和蔡叔斬殺,將霍叔貶為庶人,平定了這次大規模叛亂。而在殷國叛亂之後,周朝當然也不可能繼續將其保留了,所以殷國至此也就滅亡了。不過,雖然殷國是滅亡了,但後來不同史書裡對於武庚本人的命運卻有一些不同的記載。

有些史書,比如《史記》裡就記載說武庚在三監之亂被平定後也被殺了。但《逸周書》裡卻有“王子祿父北奔”的說法,而有學者認為祿父其實就是武庚,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武庚沒有被殺死,而是逃到了北方。而根據這種看法,再結合其它的一些記載,有些近代學者甚至認為:武庚北逃之後,還在遼西一帶建立了一個北殷政權,又存在了50年左右,最後在周康王時代才被滅亡,其封地被併入了諸侯國燕國。當然,這裡必須說明,這種說法是非常有爭議的。

行事奇特的宋國

但無論武庚是否北逃,殷國在三監之亂之後就滅亡了。不過雖然殷國滅亡了,當時中原地區仍然存在大量的商朝遺民,而且他們之前能參與三監之亂也說明:他們當時仍然有一定實力。這樣如果對這些人安排不當,他們未來恐怕仍然有可能再次惹出亂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周公決定再給商朝遺民冊立一個諸侯國。

在三監之亂的過程中,商紂王同父異母的大哥微子啟也曾參加叛亂。但他在周公旦大軍到來之後很快認清了天下大勢,投降了周公,因此也得到了周公的信任。所以周公就任命他成為了商朝遺民新封國的首領,而這個商朝遺民的新封國就是春秋時代非常重要的諸侯國宋國。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春秋初年宋國也是主要諸侯國

宋國的都城仍然設在殷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周邊。而宋國其實曾經長期遵循了商朝的一些傳統,比如“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在公元前859年,這一傳統曾被打破。當時宋國國君宋湣公子共死後,本身也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子熙。但他的兒子子鮒祀卻發動政變,殺死了子熙,自立為國君。此後宋國國君傳位變成了周朝流行的父子相承。不過在公元前729年,宋國國君宋宣公子力死後,又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子和,使宋國又重新恢復了兄終弟及的商朝古制。

當然,說起宋國,多數朋友最熟悉的還是曾經被列為春秋五霸的宋襄公。不過宋襄公能成為春秋五霸其實還是比較偶然的。雖然宋國的實力在春秋年間得到了一定增長,曾經對鄰近的衛國和鄭國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力,但總體上宋國從未成為春秋時代實力排名前列的大國。

但在公元前643年,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齊桓公病重,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奪王位發生內訌,將齊桓公軟禁在寢宮裡餓死了。此後,這5個人公開開戰,其中的公子昭在戰事不利時逃到了宋國,投奔當時的宋國國君宋襄公子茲甫。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電視劇裡的宋襄公形象

而宋襄公這時果斷地抓住了這一機會,聯合衛國、曹國和邾國的軍隊,以幫助公子昭復位為由攻打正處在內亂中的齊國,最終這次行動獲得成功,公子昭被成為齊國國君齊孝公,也使得宋襄公在諸侯中建立起了一定威望。但此後宋襄公卻忘乎所以,打起了繼承齊桓公霸業的主意。

但宋國的國力畢竟有限,所以宋襄公無法像齊桓公那樣憑藉實力成為霸主。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宋襄公在爭霸時另闢蹊徑,多次試圖以“仁義“的方式讓其它諸侯臣服於自己,結果卻多次鬧出了笑話。

首先在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得到了齊楚兩國的支援,在宋國召開了諸侯大會。但齊國雖然名義上支援,到大會舉行時卻藉故沒來。而宋襄公為了展示自己的仁義形象,故意只帶了少量隨從來到了會場。結果在會上他竟然被遠道而來的楚成王伏擊,成了楚軍的俘虜。之後楚國還藉機對宋國發動了入侵行動,但這次行動也沒有成功。最終宋楚之間的僵局在魯國國君的調解下暫時得到了化解,宋襄公被釋放。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描繪泓水之戰的畫作

但這事自然在後來成為了別人的笑柄,而宋襄公為了雪恥,又聯合衛國、許國和滕國一同討伐臣服於楚國的鄭國。結果這次行動又引發了楚國出兵,最終雙方在宋國邊境的泓水(今河南柘城)遭遇。當時楚軍自南岸開始渡河,宋襄公的手下子魚曾建議他趁楚軍渡河沒有準備時發動進攻。而這時宋襄公這時又不知哪根筋搭錯,又以“仁義”為理由,拒絕在楚軍半渡時發動攻擊,而是等楚軍完全渡河,而且從容佈陣完畢之後才與其開戰,結果宋軍被楚軍打得大敗,他本人也中箭身亡。

在此之後,宋國很快衰落,甚至多次成為了晉楚兩國交戰的戰場。雖然在公元前579年宋國曾一度促成了晉楚停戰,但其國力衰落的趨勢卻沒有得到扭轉。但即使如此,因為曾經的輝煌以及商朝後裔這個名分,所以宋國還是一直存在到了戰國時代,而且它最後的滅亡可以說也對後來中國的歷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商朝遺民政權的終結

在公元前329年,宋國發生內亂,宋國宗室戴偃奪取了王位。而這個戴偃似乎確實有一定的治國能力,他成為宋王之後,宋國國力似乎得到了一定恢復,曾先後在戰場上擊敗了齊國、楚國和魏國,還攻滅了另外一個小諸侯國滕國,一時間宋國甚至被稱為了“五千乘之勁宋”。

但是戴偃這樣做肯定就得罪了周邊各國,特別是齊國,導致齊國很快動了滅宋之心。而且他本人非常暴虐,還貪酒好色,在長期統治宋國期間也逐漸失去了大臣和百姓的支援。但當時因為秦齊兩國勢均力敵,所以雖然齊國有意滅宋,卻一直受到秦國的遏制,宋國因此得到了延續。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齊滅宋之前的形勢

但在公元前286年,失去了民心的戴偃終於hold不住局面,宋國發生內亂。齊國則看準時機發兵入侵宋國。在這種情況下,宋國百姓也像商朝滅亡之前的牧野之戰一樣,拒絕再為戴偃作戰,導致宋國都城被迅速攻克。戴偃本人則流亡到了魏國,最終死在了當地。

不過宋國滅亡雖然非常迅速,但齊國這樣就把一個在名義上還為商朝延續宗祀的古國給滅掉,也引起了其它諸侯國的擔憂,使他們害怕戰國七雄之間的均勢就此被打破。這樣,之前就和齊國有矛盾的燕國很快對各國展開遊說,最終促成了燕趙魏韓秦五國攻齊聯盟,對齊國發動了聯合入侵。

而在各國的聯合打擊之下,齊國大部國土丟失,只是憑藉固守莒和即墨兩城才避免了亡國的命運。雖然後來齊國復國成功,但已經元氣大作,無力再與秦國抗衡,使秦國成為了唯一的超霸。而這也就為幾十年之後秦國相繼滅亡六國,最終統一中原埋下了伏筆。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箕子浮雕

所以可以說商朝遺民對中原歷史的影響至少持續到了宋國滅亡乃至五國聯合攻齊之時。但即使是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商朝遺民的故事也還沒有完結。因為根據大量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史書記載,在商朝滅亡之時,還有一部分商朝遺民可能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並在當地也建立了一個政權。

那麼這個政權也就是許多朋友都聽說過的箕子朝鮮政權了。雖然近代學者對箕子朝鮮的相關歷史存在一些爭議,但總體上曾經有過一些商朝遺民抵達朝鮮半島應該還是大機率的史實。關於箕子朝鮮的起源,最常見的說法是商朝滅亡之後,之前被商紂王囚禁的紂王叔父箕子與周武王會面之後,被周武王封在了朝鮮半島。而另外一種說法則說箕子在商朝滅亡時自己跑到了朝鮮半島,周武王知道後順勢將朝鮮半島封給了他。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在商朝末年箕子就已經部分商人來到了朝鮮半島,後來商朝滅亡之後周武王也順勢將朝鮮半島封給了他。

商朝滅亡後,商朝後人都去了哪裡?怎麼影響了歷史?

長子朝鮮大致方位

但無論怎樣,朝鮮半島上也曾存在部分商朝遺民應該也是問題不大的。而根據傳統的歷史認知,箕子朝鮮在此之後也差不多在朝鮮半島存在了900年左右,持續到了西漢初年。公元前195年,西漢的異姓諸侯王盧綰背叛漢朝,其部將衛滿率領上千部眾投奔了箕子朝鮮並得到了其國王箕準的重用。但大約1年之後,恢復了元氣的衛滿發動反叛,滅亡了箕子朝鮮,建立了新朝代衛滿朝鮮。至此,明確的商朝遺民群體對於東亞歷史的影響才最終告一段落。(圖片來自網路,圖片版權歸其原作者所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