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由 千年史館 發表于 運動2022-10-02
簡介我國氣象局不僅會用大炮,擁有的重火力裝備數量更是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足以讓一眾中小型國家的炮兵部隊汗顏

中國每個縣城都有部隊嗎

我國最低調的一支武裝力量是什麼?你絕對想不到,就是我國氣象局。

他們擁有上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戰力之強可以碾壓一個國家,妥妥的高規格戰力,毫不誇張地說,將這支武裝力量拉去中東地區,絕對能成為一方霸主。

那麼,為何氣象局有如此多的重火力武器?這些武器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實際上,氣象局拿著這些武器,主要是用來對付老天爺的。

這些高射炮、火箭炮並不會拉上戰場打擊敵軍,而是專門用來求雨的工具。

人工降雨,也叫人工增雨

,是近現代發明出來。它在一定程度內影響天氣的科技手段,對農業發展、自然災害防治都有著極其巨大的作用。

一般來說,在萬里無雲的天氣是無法進行人工增雨的,這種影響天氣的方式並不能徹底改變氣象,需要配合一定的氣候條件使用。

根據降雨原理,氣象局在天氣達到形成積雨雲條件,卻又似降不降時,便會進行人力干預。加大形成雨水的因素,使得雲層中的水分快速凝結增大,直至落向地面,這便是人工降雨。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我國每個大小地區,大到城市,小到偏遠縣城,

至少都會配備3至5臺高射炮、火箭炮等重火力裝備,每臺裝備都會有1到2名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員負責。

也就是說,“服役”於氣象局的“炮手”動輒數萬人,這種量級的人數已經碾壓一些中小型國家的炮兵部隊了。

在乾旱無雨的季節,城郊、荒野的公路上時常會出現一副奇異景象,一群戴著草帽、穿著氣象局制服的工作人員抬頭望天,他們的身後經常會有一輛皮卡車,上面裝載重火力裝備,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打仗。

這些人經常會一言不合就向“老天”開炮,然後再等上一段時間,天上便會降下甘霖,滋潤乾旱的莊稼土地。那場面,簡直就像是把老天打“哭”了。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如此“暴躁”卻又極為有效的求雨方式,常常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他們常常將這些隸屬於氣象局的大炮與炮手,稱為國家專門用來對付老天的“精銳部隊”。

而更有趣的是,雖不在軍隊編制中,卻能熟練掌握使用重火力裝備的,除了那群在中東打游擊的,估計也就只有我國的氣象局專屬“炮手”了。

我國氣象局不僅會用大炮,擁有的重火力裝備數量更是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足以讓一眾中小型國家的炮兵部隊汗顏。

以繼承了蘇聯遺產的烏克蘭舉例,該國得到的蘇聯軍械數量雖然不是加盟國中,至少也是前三之內,擁有1000餘門火炮、2000餘門火箭發射器,對於中小型國家來說已經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了。

可這在我國氣象部門面前,還差了點意思。

我們用來人工降雨的重型武器數量,多得令人咋舌

高射炮7000餘門、火箭炮發射器8000餘架,至少在1萬5以上!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農業蓬勃發展,人工降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氣象局已經不滿足於打打高射炮、火箭彈。開始更新裝備,逐步列裝了制導武器!

很快,我國航天科工部門研製的

神鷹400制導火箭彈

發射後,成功穿過22號超強颱風“彩虹”中心,成功捕捉到了極為珍貴的一手科研資料。

“彩虹”作為風速52米每秒,強度高達16級的超強颱風,是建國以來10月登陸我國本土的最強颱風。獲得其科研資料,對於我國氣象相關研究有著重大作用。

那麼神鷹400又是什麼來頭?

它可不是一般的制導武器,這個型號的火箭彈採用了先進的垂直髮射方式,最大射程可達360千米,誤差不過十幾米,只需稍加改造打磨,完完全全能夠當作一枚中程彈道導彈來使用。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也就是說,我國氣象局人員為了這次科研目標,直接動用了一顆中程彈道導彈水準的武器!

訊息一出,世界各國直接被驚掉了下巴,紛紛驚歎於我國氣象局的強大實力。

要知道,中程彈道導彈被許多中小國家視為壓箱底的“大殺器”,特別是中東一眾土豪國家,礙於相關條約想買都買不到,只能幹瞪著眼饞。

而我國隨手一揮,就將一枚他們夢寐以求的“鎮國神器”打向颱風。明明擁有這種高科技武器,卻偏偏運用在氣象領域,這讓他們羨慕得捶胸頓足。

戰爭年代用來殺敵,和平年代降雨,

我國可謂是將重火力裝備玩出了花,軍用民用兩不耽擱,完美實現退役武器再就業,造福百姓。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許多人心中可能都抱有疑問,我國為何會想到將高射炮、火箭炮這樣的武器,運用於氣象領域呢?

就算再怎麼有效,在對此事完全陌生的人來看,火箭彈和人工降雨,這兩件事完全聯絡不到一塊去。

而我們不僅用上了,數量還這麼龐大,難道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嗎?

這一系列問題的起因,還要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說起,其實我國摸索出用炮彈進行人工降雨的方法,不僅是逐步摸索出來的,更是被逼出來的。

我國氣象部門之所以會使用火箭炮、高射炮等重武器來進行人工降雨,還要從上世紀中講起。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六七十年代,我國軍事壓力驟增,獨自面臨美國、蘇聯兩個超級軍事強國的擠壓、威脅,美國對我國東南海域垂涎三尺,蘇聯在北方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發動侵略戰爭。

為了盡最大程度守衛國土、人民的安全,我國開始大力推行民兵制度,讓百姓在面對可能發生的入侵時,不至於沒有回擊的能力。

明明是掌管天氣的氣象局,卻擁有不輸于軍隊的戰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上個世紀我國為了抵抗美蘇軍事壓力,在全國修建了大量軍火庫,並組織統一教學活動,教民兵組織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培養他們的軍事素養,並指導其學會各式武器的使用方法。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其中,高射炮、火箭炮等防空武器的教學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在戰爭中,最先到達的往往是發動空襲的敵方飛機。

為了讓全體國民重視起來,我國還著重設定了“三防三打”訓練,

即打敵機、打空降、打坦克、防原子、防化武、防細菌,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播。

三打三防中的第一位,就是打敵機,足以看出國家對於防控的重視程度。

當時政府還會給各個民兵組織分發一本小冊子,上面詳細記錄著步槍、機槍等武器,在不同的距離下,該提前多少機身倍數才能擊中。

因此,步槍擊落飛機的戰例,這些都不是開玩笑,其實在我國也出現過很多次。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當然,這種輕武器的射程與防空效能畢竟極為有限,要打敵機,還得上專業裝備,37高射炮開始列裝於各大鄉鎮,捍衛祖國領空。

這種高射炮最早是從蘇聯引進,1955年我國實現自主生產能力。是當時我國主力防空武器,後來還以此型號為基礎研究改進出了

65式、74式等雙管高射炮

,功勞顯著。

早期蘇聯提供給我國大量37式,後來我國又自主生產了一大批,導致這種高射炮數量極為龐大,足以充裕列裝。

作為三位一體國土防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十分重視“人民防空”,不僅給民兵組織分配了大量高射炮等防空武器,還推行一系列措施深化人們的防空觀念。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比如,各鄉鎮間的高射炮部隊經常聚集在一起交流培訓,有時還會舉辦比賽,各部隊一起打飛靶,共同精進防空技能。

可以說,那個年代我國的領空,足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

各大民兵組織組建而成的防空網路一旦啟動,成千上萬的高射炮便會立刻對準天空,別說飛機,一隻鳥都別想進來。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軍工科研也從一窮二白變得百花齊放,防空武器自然也有了長足進步,各式對空導彈層出不窮,個頂個的先進好用,保準膽敢來犯之敵有去無回。

我國領空遭受侵犯的可能性驟降,防空壓力也隨著大大降低,再也不需要老舊的37式高射炮來撐場面。

最低調的武裝力量,坐擁近萬臺高射炮和火箭炮,中國氣象局

民兵組織解散後,數以萬計的高射炮也找到了新的去處,老化過度、破損嚴重的回爐重造。

而那些效能未受影響,依舊能正常使用的,下發給各地氣象部門,進行“人影作業”,繼續造福百姓。

這項措施,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還充分展現了我國“鑄劍為犁”的先進思想,緊張年代它是保家衛國的利器,和平年代它又成為了幫助百姓的“農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