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由 晴日心理_何日輝 發表于 運動2022-09-12
簡介第一次進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TPMIH)時,Lucy處理的問題是:燁華遇到不順心的事,心裡窩火,非常容易把情緒發洩到媽媽身上,即使那件事跟媽媽無關

男生髮呼呼暗示什麼

上週,我們分享了一位患者媽媽的自述文章。她的兒子燁華不久前接受了我們的心理干預,病情大大緩解,目前已告一段落。

燁華媽媽的分享主要從家屬的角度出發,回顧了孩子的患病經過,一家人的心理歷程。而今、明兩天,我們將從臨床心理干預的角度出發,詳細地、深入地分享燁華的心理干預過程,揭曉症狀後的心理根源。

01、不能曬太陽的雙相障礙男孩

燁華是江西人,17歲,他在初三時面對考取重點高中的壓力,出現嚴重的學習障礙,引發劇烈情緒波動。

後來因一些學習方面的應激事件,他幾次情緒崩潰,拒絕上學,還出現了不能曬太陽、面板有灼燒感的軀體症狀。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路

媽媽帶他到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就診,醫生沒有下具體診斷,開了抗抑鬱藥舍曲林。但燁華服用後噁心、嘔吐,吃了一週就擅自停藥了。

後來,媽媽帶他到臨近省份的省會城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醫生診斷為雙相障礙,並建議住院。燁華媽媽在自述文章裡提及,這個診斷幾乎把她和丈夫擊倒了,她幾乎從高樓上跳下去,幸好及時恢復了理智。

經過規範的住院治療,燁華的情緒穩定了很多,斷斷續續讀完了初三,考取了一家中專,並堅持複診、吃藥。雖然燁華的社會功能有所恢復,但媽媽發現孩子仍然容易情緒失控,沉迷遊戲,缺乏動力和目標,內心還是自卑消沉。

媽媽很敏銳地感覺到,孩子仍有心結。如果任由他這樣下去,他與同齡人的差距越拉越遠,他會更加自卑、自我否定,後續可能復發。

媽媽跟孩子的主管醫生說過這個擔心,但醫生認為完全康復的可能性不高。媽媽還帶燁華找過幾個心理諮詢師,但他都不認可。後來,媽媽輾轉了解到我們,透過前期瞭解後,決定一家人來面診。

面診時,燁華及父母反饋的主要是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比如他總是封閉自己,在外遇事忍讓,在家則愛發脾氣,遇到挫折容易情緒崩潰,沉迷遊戲,作息混亂等等。

而在深入交談中,我們發現燁華遭受了很多來自原生家庭的、老師同學的、學習上的疊加性心理創傷。當然,在面診前他的媽媽也有所意識了。她自我反省,提前列出了一些可能對孩子造成了傷害的創傷事件,這值得肯定。

面診最後,我對燁華患病背後的原因詳細分析,他非常符合我們提出的新診斷“創傷後反應失調(PTSRD)”,燁華及父母也表示認同。

我還建議燁華,雖然現在他的學歷偏低,但完全可以緊跟社會發展趨勢,掌握一技之長,也可以實現彎道超車。比如,現在是“短影片時代”,他可以嘗試學習短影片製作,提升競爭力。

面診後,燁華一家表示希望接受我們的心理干預,我們也評估認為合適。落實了心理干預方案後,他們就回家等待了。期間,媽媽遇到一些具體困惑,我們透過微信建立聯絡,及時提供建議。

輪到燁華一家接受心理干預時,由於爸爸工作忙,燁華由媽媽陪同前來。我能明顯感受出母子倆的關係比之前稍好了些。

按照我們的診療模式,頭幾次心理干預一般由我先與患者和家屬進一步建立信任、增進了解。

燁華媽媽反饋,她在面診後更加意識到要加強自我反省。而燁華也聽從了我的建議,報了一個短影片製作班,他說獲益良多,還小有成就感。

他還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了我一個秘密:“我在心裡埋下的愛情種子已經開始萌發了,但現在還不確定,也還不敢表白!”原來,他暗戀上了一名女生。

不過,談起對這一次心理干預的預期時,燁華的信心不太足。他說,雖然非常期待我們的深度催眠下創傷修復,但覺得自己的問題實在太多了,病情複雜,還長期服用著精神科藥物(丙戊酸鈉、舍曲林、阿立哌唑),“我覺得只要能解決75%的問題,比如減藥,讓我的內心強大一些,就可以了!”

燁華對未來也感到非常迷茫。他本來考取了中專,但狀態一直不好,很快就堅持不下去了,後來一直待在家裡。他雖然渴望實現自我價值,但以往受到的打擊太多了,對重新返校讀書想都不敢想。

我引導他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還分享了我們的另一個真實案例皓軒。皓軒輟學了5年,還當過小混混,但逐步康復後,他決定復讀,成功考上了大學,最後獲得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

這個案例對燁華的觸動很大:別人輟學了5年能考上大學,他為什麼不能?雖然他還是缺乏信心,但起碼開始考慮重新學習的可能性。

後來得知他們家所在的城市比較缺乏繼續教育的資源,而燁華的爸爸又在珠海工作,我甚至建議他們可考慮搬到粵港澳大灣區生活。這邊的教育資源和人文思想更加豐富和開放,對燁華重新上學很有幫助。

接著,我向燁華講解了我們的心理干預模式,接受深度催眠時的注意事項等等,進一步加強信任度和配合度。

燁華的催眠感受性不錯,我便把他轉給催眠治療師Lucy,準備接受核心的心理干預——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TPMIH)。

02、為何總愛朝媽媽發脾氣

在這裡要向讀者們介紹一下。通常患者被轉給催眠治療師Lucy之後,並不是馬上就進行深度催眠。

Lucy會先與患者深入交談,歸納總結患者目前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然後再決定先從那個問題入手。

比如,Lucy和燁華一起初步總結了他的問題:

對外遇到負性刺激總愛忍著,但回到就衝父母發脾氣;

比較虛榮、好面子,也會容易引起情緒波動;

認為自己的創傷來自於父母和學校,自我封閉,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等等。

第一次進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TPMIH)時,Lucy處理的問題是:

燁華遇到不順心的事,心裡窩火,非常容易把情緒發洩到媽媽身上,即使那件事跟媽媽無關。而且,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發生,媽媽非常痛苦,燁華也被情緒折磨得很疲憊。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考慮到燁華只有媽媽陪同做心理干預,母子倆的關係亟需緩和,於是先解決這個問題。在深度催眠下,Lucy發現了4個相應的創傷事件,以下分享其中兩個。

第一個是在燁華約4歲時,媽媽帶著他和朋友的女兒到公園玩。公園裡可玩的專案很多,燁華想往東,小女孩想往西,倆小孩經常意見不合。

燁華非常希望媽媽支援自己,可媽媽每次都順從了小女孩的建議。燁華只好無奈地跟著她們一起去玩了。後來,燁華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個樓梯,小小人兒興奮得不得了,想得到媽媽的關注和肯定。

但他一轉頭,媽媽卻在遠處圍著那個小女孩轉,一點都沒留意到他的小成就。

燁華心裡非常很委屈,他嫉妒那個小女孩,覺得媽媽總在迎合、討好別人,一點都不愛自己、不喜歡自己,產生了討厭母親的感覺。

第二個創傷是燁華7、8歲時,當時媽媽為了調動工作,有求於一位領導,請領導吃飯。席間,為了讓大人們能好好談事情,當然也為了得到領導的認同,媽媽讓燁華帶領導的兩個孩子玩。

那倆孩子很小,才2、3歲左右,燁華和他們根本玩不到一塊去。燁華非常不情願,想自己看電視。但媽媽不允許,狠狠地說了他一頓,還強迫他給兩個小孩子餵飯,照顧好他們。

燁華又委屈壞了,而且非常生氣。他想為什麼媽媽總是要去討好這些沒有教養的人呢?還有,那些有權力的大人太欺負人了,自己孩子為什麼自己不照顧?

因為這件事,他對媽媽的反感更深了,並開始討厭人情世故和社會。

這兩個創傷都與媽媽直接有關。Lucy引導燁華要客觀地看待媽媽的做法。媽媽確實不應該處處順從別人的孩子,忽視了燁華的需求,甚至強迫燁華做不愛做的事。

但同時也要看到,媽媽的行為背後是有具體原因的,她討好別人是為了調動工作,而調動工作是為了給燁華創造更好的條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具體方式沒有處理好。媽媽需要改正和提升,燁華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

其它的創傷還包括燁華從農村到城鎮上學後,遭到一些同學的嘲笑和指責,他錯誤歸因為是媽媽讓他轉學的錯。

還有,他的爸爸曾帶他和同事、同事的孩子一起出遊,同事說起自己孩子很優秀,爸爸非常強勢地指著燁華說:“你看人家多厲害,你一定要向他學習!”

燁華頓時覺得很沒面子,覺得爸爸莫名奇妙,“為什麼突然拿我跟別人比個高低?就像我有多不如別人似的!故意讓我丟人!”

其實這裡不完全是爸爸的問題,還暴露了燁華愛虛榮、好面子的不良心態。關於這個問題Lucy當時也留意到了。我們後面還會談到。

當天修復了上述4個創傷事件後,第二天媽媽前來接受心理干預時非常高興。

她說,昨晚燁華回去後向她道歉,說“媽媽,我以後再也不對你發脾氣了”。

媽媽很感動,回答:“如果你覺得媽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可以發脾氣的啊,直接指出來的,不要憋著”。

燁華又說:“不是的,是我自己應該提升!”

很明顯,燁華的自我反省能力增強了!

我又向媽媽瞭解那幾件創傷背後的來龍去脈,瞭解到媽媽當時確實有苦衷。不過,我也指出媽媽的做法確實不妥,沒有意識到要尊重孩子內心的感受,結果無意之中傷害了孩子,媽媽也非常後悔。

後來,我和燁華單獨進行干預,再次解釋了媽媽當時那麼做的原因,希望他能成熟起來,要從成年人的角度去理解媽媽的一些做法。我甚至教了他人際關係中的一些法則,希望他藉此提升自己的情商。

這些道理並不深奧,燁華以前也不見得完全不懂。但如果沒有精準化地找到相關創傷事件,沒有進行高效修復,單純對燁華意識層面的認知做干預,很容易被他認為是在講大道理,恐怕幾乎是沒有效果的,甚至可能引起反感。

創傷修復後,燁華就能很好地吸收這些積極的認知了,而且馬上對媽媽感到內疚。我還引導他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要反省自己,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遷怒於別人,這是不成熟的表現。

燁華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改變。他說在來的路上又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但他沒發火,如果是以前早就發火了。媽媽還很開心地肯定了他。我也很開心,馬上給燁華肯定!在這之後,燁華和媽媽的相處更加融洽了。

02、遇挫折容易災難化思維

第一個問題順利解決了,但很快燁華就出現了情緒波動。

媽媽說,燁華理了個發,對效果不太滿意,但當時沒有表露出來。第二天他們準備出門吃飯,燁華梳了半天頭髮都不滿意,嘴裡嘀咕著“剪個平頭算了”。媽媽便建議他下次換一個理髮店試試。

結果燁華瞬間情緒爆發,大吼大哭,說這次如果再治不好,自己這輩子就廢了,然後拿起刀子想把自己頭髮割掉,用力扯自己頭髮,扇自己耳光,還把手指放到嘴巴里,歇斯底里地摳自己下巴,樣子非常恐懼。

媽媽嚇壞了,趕緊安撫,過了20分鐘左右燁華才平靜下來。媽媽回憶,燁華以前也有過這樣的爆發,扯自己臉,摳下巴,扇自己耳光。

燁華也承認,他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災難化思維,以前痛苦的事一件接一件地浮現在腦海裡。情緒崩潰之後,他會拼了命地用手摳下巴,“我也很擔心會把自己的下巴摳下來,但完全控制不住”。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毫無疑問,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而且明顯是創傷導致的。在深度催眠下,燁華先“看到”的不是某個創傷事件,而是一個小丑的畫像。小丑頭很大,高額頭、棕黃色頭髮,鮮紅的嘴唇裂得很開,燁華說看起來非常恐怖。

這種畫面是患者自發浮現的,Lucy從不會進行相關暗示。這種不真實的、缺乏邏輯性的病理性記憶畫面,我們在臨床中遇到過不少。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也不能確定。

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語言,這可能相當於一種投射,或者說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如果從記憶機制的角度來說,這可能是內隱記憶的淺層面。可能,燁華遭遇過某些具體創傷事件,又曾看到過小丑的畫像,然後他可能透過某些心理活動或心理機制,將兩者聯絡在了一起。

但隨著時間流逝,他在外顯記憶層面中遺忘了相關創傷,也遺忘了這個聯絡,但在內隱記憶層面裡還有。這種記憶畫面雖然怪誕,但肯定與創傷有關,也可能同時與患者成長時接觸的電影、圖畫、遊戲等畫面有一定關係。

不管怎樣,Lucy應對這種情況已經很嫻熟了。她對這個恐怖的小丑畫面進行了處理,然後,燁華的具體心理創傷事件就呈現出來了。

燁華1、2歲時,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在一個夜黑風高、雷雨交加的晚上,停電了,屋裡面漆黑一片,而爸爸媽媽仍在吵架。

小小的燁華坐在角落裡,緊緊地靠著牆。他的周圍是一片漆黑的、壓抑的環境;是呼呼的風聲、轟隆的雷雨聲、父母咆哮著的吵架聲;還是一道閃電閃過時,客廳裡映射出的父母大打出手、凶神惡煞的神情。

恐懼完全吞沒了年幼時的燁華。催眠下的燁華說,他“看到”當時的自己兩眼直直地看著前方,使勁抿著嘴巴,“上嘴唇用力地包著下嘴唇”,持續了1、2個小時。

Lucy問他,覺得滿分10分的話,當時的恐懼達到了幾分?燁華回答,8分。

後來聽Lucy回顧這個創傷的時候,我頓時明白他為什麼情緒爆發時會摳自己下巴了。在那次心理創傷中,他把高度的恐懼和“嘴巴緊抿”這個畫面和行為聯絡在一起了,在他的內隱記憶層面裡,嘴巴緊抿就代表著深深的恐懼,是恐懼的產物。

所以一旦焦慮、害怕、恐懼,他馬上就想摳開自己的嘴巴,越用力越好,摳得越開越好,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他的恐懼和焦慮。

那扇自己耳光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與媽媽的不理性的行為有關。

燁華8、9歲時,犯了一個大錯。媽媽氣得渾身發抖,但是她不罵、不打,反而騰的一下跪在燁華面前,用力扇自己的臉,聲嘶力竭地求燁華以後不要再這樣,要聽話。

當時的燁華心裡很慌、很不安,他根本沒預料到媽媽會這麼做,而且媽媽當著他的面打她自己,求自己,比打在他身上更讓他難受、難堪。

他還在恐懼中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知:原來,在難受的時候,可以透過扇自己耳光來發洩。

在深度催眠下,Lucy引導他理解自己當時的恐懼,並意識到自己現在即將成年,在遇到類似的情景時不需再恐懼,應該拋棄這種不合理的釋放負性情緒的方式。

Lucy還發現了另外一些創傷,都一一給予了認知上的引導,就不全都詳述了。

第二天,我向燁華媽媽反饋這些發現。媽媽非常驚訝,她沒想到孩子的內隱記憶裡還記得1、2歲的事,更沒想到當時跟丈夫爭吵,會給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創傷!

而關於媽媽扇自己耳光的事,在心理干預時她的表情很沉重,沒有說話。

事後,她發微信向我承認,這件事確實發生過,自己當時情緒失控了,我向她反饋時,她礙於面子沒有當場承認。雖然只發生過一次,但她沒想到一次就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她還在微信裡寫了很多,包括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自己的反省和觸動等等。看得出來,這次心理干預對媽媽有很大的撼動。

在心理干預前,她就有一定的自我反省,但從沒能反省得那麼深入。這很大程度上是Lucy能精準化地找到創傷的功勞。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我與燁華媽媽的聊天記錄

做完這次創傷修復後,燁華對康復的信心又進一步提升了。他還問我:“為什麼我做完創傷修復,全身有一種發熱的感覺呢?”

我一下子被問住了,以往從來沒有患者提過這個疑問。但很快我就想明白了。

其實,在接受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時,患者真切地再次體會病理性記憶的過程,情緒非常強烈,如恐懼、氣憤、焦慮、興奮等等,這時交感神經系統會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管擴張,全身會感覺發熱。即使創傷修復完畢後,從催眠狀態中出來,這種身體發熱的感覺也仍有殘餘。

04、入睡困難、情緒低落

經過前兩次深度催眠下創傷修復,燁華感覺自己好了很多,但覺得入睡有點困難,到了晚上會情緒低落。

Lucy自然很關切地問原因,因為這些症狀的背後往往都有創傷。燁華開始漫無邊際地講了一大堆,比如擔憂未來目標,人生規劃等等,Lucy給了他很多針對性的建議。

兩人談了1個小時,但燁華的憂愁似乎還是得不到解開,Lucy有點著急。這時,燁華才不好意思地說,其實剛才說的那些都不是主要的困惑,而是最近到了晚上,他就開始想暗戀的女孩。

“她今年考上大學了,我什麼都做不成,碌碌無為,我配不上人家”。表面上看來,燁華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喜歡的女孩;但實際上這也是他自我否定、缺乏自信的體現。

在這個問題上,Lucy利用深度催眠找到了2個創傷。

第一個創傷是燁華讀初二時,有一位男生總愛欺負他。一天,班主任任命這位男生當午休的紀律委員。

當時燁華不小心碰到了一名女生,就是他暗戀的那位,卻被紀律委員看到了。可能是出於故意欺負,也可能是出於誤解,這個紀律委員強迫燁華向女生鞠躬,而且不是鞠一下,是整個午休時間都保持著腰部45度彎曲,向著女生,表示歉意。

燁華非常憤怒,紀律委員在講臺上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而面前的女生就是自己喜歡的人,他覺得非常丟臉、壓抑、感覺喘不過氣來。

這個紀律委員的處理方式明顯是幼稚的、不妥當的。但燁華當時為什麼不據理力爭呢?

深度催眠下的燁華說,媽媽從小就告訴他,老師說的話都是對的。那麼,老師把權力交給了誰,就必須聽誰的指揮,不能冒犯。所以,雖然他心裡憋屈,但也選擇了順從。

雙相障礙男孩愛朝母親發火,遇事拼命摳嘴巴,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第二個創傷跟上面的有些雷同。

燁華初一時,班主任是一名數學老師,對他特別兇。別的同學做題做錯了,老師一般是罵幾句;而如果是燁華做錯了,老師經常把他揪起來體罰。

有一次,老師連續扇了他3個耳光,然後用力在他屁股上一踹,燁華一個趔趄被踹了教室外頭。老師又“砰”地一聲關上了門。

燁華感到非常恥辱,但也因為不敢冒犯老師,所以從不反抗。他說事後跟媽媽說過這件事,但媽媽不太在意。他就再也不說了。

對於這兩個創傷,Lucy引導燁華要真正地長大,客觀理性地看待權威說的話。如果權威的言語、行為也違背了常理和道德,我們可以有理有據地提出反對。

還有,現在的燁華確實離喜歡的女生有一段差距,但並不證明毫無希望;如果透過努力和付出,完全有可能獲得令女孩認可的成績,因此不需覺得低人一等,配不上對方。

做完創傷修復當天晚上,燁華就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我針對這兩個創傷去跟燁華的媽媽溝通,尤其是數學老師的體罰,她到底知不知道孩子受到了傷害?

媽媽告訴我,她知道這件事,而且那位數學老師還是燁華爸爸的校友,夫妻倆還曾經託這位校友多關照燁華,該嚴厲時要嚴厲,目的是幫助孩子學好知識。

“那這個老師到底是真的為了燁華好,還是別有用心,惡意針對孩子?”我又問。

媽媽說,這位老師是真的崇尚棍棒教育。“他說他連自己的孩子也打,還打得更狠,他孩子被打得跑上樓頂,嚷著要跳樓,他還罵孩子有本事你就跳!他初心是好的,是為了孩子好,但真的太粗暴了。”

媽媽這麼一解釋我就明白了。很多家長、老師受到“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這些陳舊觀念的影響,卻不知道這些傳統認知在當下已經不適用了,反而會對孩子造成絕大傷害,甚至釀成悲劇。

前不久,武漢一名初三男生在教學樓被母親當眾扇耳光,沉默數分鐘後,翻過護欄跳了下去,搶救無效死亡。我不禁為這個數學老師的孩子感到心憂,希望這個父親能及時醒悟。

我把了解到的資訊告訴給燁華,引導他理解老師的初心,但也要看到老師的教育方式確實不對。其實經過了創傷修復,還有還原了老師的初心,燁華對這件事已經徹底釋懷了。

而關於“追女孩”的苦惱,燁華還是信心不足。我便分享當年追求Lucy的經歷。對於信任度很高的患者來說,我們適度自我開放的作用是很大的。

我告訴燁華,當時我是月收入不過4、5千的臨床醫生,長得胖,穿得土;而Lucy是“海歸”,擔任大公司高管,不但月入數萬,還知性而美麗。我當時也被心愛的女生全面“碾壓”,很多人說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最終我抱得美人歸。

燁華的眼神很驚訝,然後變得崇拜。我有點哭笑不得,可能他把我當成了愛情導師。無論如何,我趁機引導燁華化“自卑”為動力,如果想追求更好的女孩,就必須持續地自我反省、提升。

不過,目前兩人現實的差距確實存在,他如果想表白,就要做好暫時被拒絕的心理準備,不該對對方產生怨氣,也不用自我否定。只需坦然接受,繼續努力,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熟,戀愛幸福是很容易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燁華的心理干預程序過半,他和媽媽都覺得效果非常好,燁華說自己的康復信心達到了90分!我和Lucy也很高興。

這時,燁華的爸爸終於放下了忙碌的工作,到廣州來陪同燁華,並接受家庭心理干預了。這本來是個好事,但父子倆真是火星撞地球,見面沒幾天就鬧矛盾,導致燁華情緒波動。不過,這也直接暴露了燁華爸爸的一個大問題。

下一篇的案例文章我們繼續分享。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