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話留三分軟,事留五分滿,人留七分暖

由 晨娛碼頭 發表于 運動2022-09-01
簡介同事李丁是個特別喜歡把話說滿的人

三分之五等於多少度

話留三分軟,事留五分滿,人留七分暖

CFIC導讀

為人處世的智慧,就是話不過滿、慮不過多、欲不過縱。

話留三分軟,事留五分滿,人留七分暖,方能過好這一生。

話留三分軟,事留五分滿,人留七分暖

圖片來源:中國金融資訊中心

《小窗幽記》中說:“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

講的是,無論說話、處事還是用情,都要留一份不盡之意。

正所謂水滿則溢、過猶不及。

為人處世的智慧,就是話不過滿、慮不過多、欲不過縱。

話留三分軟,事留五分滿,人留七分暖,方能過好這一生。

01

話留三分軟,是給自己留餘地

很早聽過一句俗話:“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這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茶倒七分滿,才不會水溢燙手。

說話亦是如此,要留三分客氣婉轉的“軟話”。

同事李丁是個特別喜歡把話說滿的人。

公司經理召集大夥開會,研究一個重要專案。會議開到一半,經理問誰想接手這個專案。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出聲。

李丁“噌”地站起來,拍著胸脯說:“經理,你放心,專案包在我身上,一定能提前完成。”

經理又特地交代了一遍,專案有一定難度,從開工到現在沒有實質性進展,不好完成。

李丁聽了,不以為然,還是信誓旦旦地說:“沒問題。”經理聽了很高興,讓他好好表現。

轉眼就到了專案要驗收的日子,經理問李丁進展如何。

這時他支支吾吾,一會說客戶脾氣不好,難溝通,一會又說公司給的條件不夠優惠,對方不滿意,專案還停留在原處。

經理大為惱怒,怒斥李丁“就愛說大話!”

當初有多“自信”,如今就有多狼狽。

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隨意誇下海口,最後尷尬的只有自己。

曾國藩說:“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這句感慨,源於一件小事。

當時,他剛升遷至翰林院,正春風得意,盛名之下,不免有些“飄”。

父親生日時,好友鄭小珊前來祝壽。

由於熟識已久,曾國藩拉著好友誇誇其談、自我吹噓,評上幾句親朋送的書畫,談論一番遇到的事……

一旁的鄭小珊臉色越來越難看,一甩袖子,憤怒離去。

事後,曾國藩在反思日記中列出了自己的三大錯:平常自以為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得罪了人還要狡辯。

此後,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還將“戒多言”當成家訓。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自滿和自大,有時自誇就是自損。

永遠不要把話說太滿,留三分不點透,給他人留顏面,也給自己留後路。

要知道,

你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02

事留五分滿,是不給自己添堵

看過一個寓言故事: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農夫說:“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夫又說:“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坦言道:“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生活中,很多人像極了故事中顧慮太多的農夫:

同事無意間說了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就開始琢磨:“說的是不是我啊?”;

朋友圈有人分享了張毫不相關的照片,就開始猜TA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

家人在一起談論別人家的孩子不聽話,就開始瞎想“是不是說我家孩子呀?”;

……

作家檀金在《你就是想得太多》中說:“所有的不堪和煩惱,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擔心和疑慮,全是自己的原因。”

一個人最大的內耗,就是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反覆琢磨。

總是瞻前顧後,把簡單的事想得複雜不堪,煩惱自然跟著來了。有時候,放下顧慮,反而更加輕鬆。

世界著名導演卡梅隆在準備拍攝《阿凡達》時,廣受爭議,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演員們的埋怨、社會各界的質疑聲紛湧而至:

“投資這麼大,到底能不能獲得高額票房?”

他沒有受這些聲音的影響,放下顧慮,勇敢去做,考慮最多的就是怎樣將電影做到盡善盡美。

《阿凡達》上映後不到9個月,全球票房超過27億,打破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

他也因此獲得“第67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殊榮。

卡梅隆的行為,應了那句話:打理好自己的事,演好自己的角色、種好自己的“田地”,便是最大的成功。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毫無意義。

馮唐在《萬物生長》中說:“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換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

要知道,想太多,心會累,身會倦,人也疲憊。到最後,為難的還是自己。

想不開的事不要再想,沒有發生的事不必擔憂。

03

人留七分暖,是讓自己更豁達

阿爾及爾地區有一種猴子,喜歡偷吃大米。

於是,當地農民研發出一種捕捉猴子的辦法:把一隻葫蘆型的細頸瓶子固定在一棵大樹上,裡面放上猴子最愛吃的大米。

瓶子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好能伸進去,抓滿一把大米後卻拿不出來。

農民利用猴子貪婪的天性,一抓一個準。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求而不可得,得而不知足。

有慾望是常情,能節制才是本事。

如果慾望過於強大,連自己都壓制不住,終會被慾望反噬。不沉淪於慾望的追逐,人生路上才會多一分豁達。

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以千金厚禮聘他為相。

莊周笑著對使臣說:

“你見過祭祀天地用的豬吧?被精心餵養多年,當牽進太廟做祭品時,想做個自由的豬已經不可能了。”

“你們趕快離去,不要玷汙了我。我寧願在小水溝裡身心愉快地遊戲,也不願被國君所束縛。”

他果斷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終身不仕,一生活得自由自在。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剋制、約束自己的慾望,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京劇演員王珮瑜被稱為“小孟小冬”。11歲一鳴驚人,15歲獲梅葆玖稱讚,16歲以一折《文昭關》技驚四座,20歲前把京劇大獎悉數拿到手。

優秀如她,也一度迷失過:

物質上膨脹:賺8000元花5000元,有錢了還要再有錢。

食慾上膨脹:下館子上酒樓,追求味蕾的享受。

心態上膨脹:想擁有自己的劇組,跑出去做工作室。

日漸頹廢的狀態、發福的身體、賠光的積蓄,恩師劉曾復一句話點醒了她:

“不要為生計唱戲,這樣你唱的就貴氣,不侷促。沒有物慾,剩下的才是對京劇本身的慾望。”

她從素食習慣開始改變,剋制物慾和貪吃,成為自由、歡喜的行者。

如今的瑜老闆比從前更紅了,把京劇推廣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心中。

就像她自己說的:“剋制一分慾望,接近一寸智慧。”

剋制慾望,不任其放縱,才是自律的關鍵所在。

畢竟,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04

王小波曾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求太滿,才能圓滿。

話留三分軟,不把所有話全盤托出。

事留五分滿,不祈求事事盡善盡美。

人留七分暖,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留一點餘地,才有迴轉的機會;不刻意計較,才能更淡泊從容。

願每個人都能活得實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樸、活得坦然。

本文來源:京博國學

作者:小七媽咪

微信編輯:王時通

上海證券報,新華社主辦,中國證監會法定披露證券市場資訊媒體,創立於1991年,是新中國第一份提供權威金融證券專業資訊的全國性財經日報,現已形成涵蓋報紙、網站、客戶端、影片、微信、微博等平臺的全媒體財經傳媒矩陣。

追求政治品德、新聞品格、專業品位、服務品質、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體財經資訊服務商,做您的決策參謀、投資顧問、理財助手。

因為敬業,所以專業;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