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馬麗香:以刀為筆刻“錦繡”

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運動2022-09-01
簡介近日,記者在馬輝統、馬麗香家中見到,兩人正手執刻刀和畫筆,在商討調整瓷刻作品《清明上河圖》

菊花該怎麼畫

馬麗香:以刀為筆刻“錦繡”

馬輝統、馬麗香生於上世紀50年代,金臺區人。夫妻二人均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馬輝統為市級非遺專案金臺馬氏瓷刻傳承人,二人合作的瓷刻作品屢摘大獎:《八十七神仙卷》獲2009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大儺圖》獲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2016年,《大儺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同年作品入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清明上河圖》獲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

刻刀堅硬,瓷器易碎,用刻刀在瓷器上作畫,彷彿薄冰行走、刀尖舞蹈,是一門優雅與艱難共存的藝術。在我市金臺區有一對瓷刻伉儷——馬輝統、馬麗香,他們堅持傳承金臺馬氏瓷刻大半生,其作品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央視熒屏等。

近日,記者在馬輝統、馬麗香家中見到,兩人正手執刻刀和畫筆,在商討調整瓷刻作品《清明上河圖》。這件作品刻畫在20個瓷盤上,分則獨立成幅,合則宛然長卷,給人一種格調高雅、金石韻味濃郁的視覺享受。瓷刻是個慢活細活,桌子一旁,放置著他們新近完成的瓷刻《漁樂圖》《蘭花》《瓦雀棲枝圖》等作品。馬麗香執筆作畫,馬輝統操刀鐫刻,夫妻共同創作,瓷盤上,蓬鬆的雀鳥羽毛、柔軟的柳條、蒼茫的山勢,被刻畫得細膩生動,令人賞心悅目。

馬麗香:以刀為筆刻“錦繡”

馬輝統、馬麗香在仔細觀察瓷刻作品的細節

“傳家寶”和名畫的邂逅

馬氏瓷刻起於清代,出自西安。後來因馬家人工作生活變動,馬氏瓷刻技藝被馬輝統的父輩帶到了寶雞。傳統馬氏瓷刻淳樸古雅,如今的馬氏瓷刻作品更顯典雅、精美,馬氏瓷刻的今昔風貌有了很大差異。這種非遺傳承中的創新活力,正是出自馬輝統、馬麗香的實踐和探索。

馬輝統今年68歲,他說:“馬氏瓷刻是我們馬家的‘傳家寶’,打我記事起,父親就喜歡搗鼓瓷刻,我是摸著父親的刻刀長大的。”受家庭氛圍影響,馬輝統也愛上了馬氏瓷刻。從甘肅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畢業後,馬輝統當過機械工、車工,馬氏瓷刻成為他心中不忍割捨的“傳家寶”。

上世紀80年代,馬輝統與寶雞姑娘馬麗香組建家庭,馬麗香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頗有藝術特長,兩人有了創新馬氏瓷刻的想法。但是,傳統瓷刻線條單一,在表現形式和創作內容上有所侷限,為讓馬氏瓷刻再上臺階,夫妻倆開始創新。先從刀具開始探索,因工作關係,馬輝統很懂刀具,他選用了細小刀頭的金剛石刀作為刻刀,可以充分表現點、線、面等效果。接下來是瓷器,馬輝統曾在瓷瓶、瓷盤上多次嘗試,廢掉了許多盤子,最終選擇了景德鎮瓷盤作為“畫布”。

刀、瓷盤有了,刻畫什麼內容?馬麗香建議,將馬氏瓷刻與中國古典名畫相結合。馬麗香根據瓷盤大小和觀賞特點,將古典名畫內容進行分割,二次創作成多個畫面,移植在直徑三四十釐米的瓷盤上。瓷盤和平面紙張不一樣,有弧度和曲面,這就要在構圖方式上一遍遍調整,直到畫作與瓷盤相契合。

1999年,兩人成功創作了瓷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整組瓷刻展現在20個直徑37釐米的瓷盤上。原畫有87個人物,移植在20個瓷盤上需要分割畫面,會有區域性重疊,如此創作下來,這套瓷刻作品人物多達108個,看起來頗為壯觀。《八十七神仙卷》吸引了央視記者的目光,央視七套鏡頭聚焦馬氏瓷刻,製作了半個小時的專題片,讓全國觀眾感受到金臺馬氏瓷刻之美。

《八十七神仙卷》的創作成功,提振了夫妻倆的創作信心,夫妻倆立志在馬氏瓷刻與中國古典名畫結合這一沃土中,繼續深耕。

馬麗香:以刀為筆刻“錦繡”

馬輝統在刻制瓷刻作品

金剛刀頭和瓷器的碰撞

成績背後是汗水,瓷刻創作過程頗為艱難。瓷器精美但易碎,稍有不慎就會破裂,細小、堅硬的刀頭刻在瓷盤上,既要把握輕重,又要表現出畫面效果。構圖設計既要契合瓷盤特點,又要保持長卷的震撼與美感。諸多創作要求匯聚在馬輝統、馬麗香手底下,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思索、設計、修改、覆盤、重來……

瓷刻作品《清明上河圖》是馬輝統、馬麗香的代表作品之一。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在我國美術史上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畫中人物繁多、生活場景豐富。為做好這套瓷刻,2000年,馬輝統去往江西景德鎮,和窯廠工人們一起吃住、幹活,守在窯廠邊數月,燒出了20個直徑45釐米的白胎瓷盤。馬麗香將長卷分割成20個畫面,二次創作在白瓷盤上,畫好墨線稿後再刻。

馬輝統說:“刻刀刀頭僅有8毫米,一刀下去只有小米的三分之一大。刻的過程中一點也不能分心,不然一刀跑偏,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瓷刻是個細工慢活,最讓馬輝統煩惱的是,有時刻了大半天,起身一看瓷盤,還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出效果,令人沮喪懊惱。馬麗香在設計構圖中有很多小細節,比如瓦片、車輪、水波等要想表現出來,就要在刻的過程中非常專注,每一刀都要在它的位置上。

伴隨著微小細密的瓷刻聲響,馬輝統、馬麗香經過17年打磨,終於在2017年完成了瓷刻作品《清明上河圖》。20個瓷刻作品組成一幅長卷,生動反映了北宋時期汴京春天的繁榮景象。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苗重安曾評價他們:“筆墨在宣紙上達不到的效果,你們在瓷盤上達到了。”

找到了創新之門後,憑藉勤奮創作和堅持努力,馬輝統、馬麗香的瓷刻之路越走越寬。他們的單幅瓷刻作品《大儺圖》創作在一個直徑45釐米的瓷盤上,一舉摘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殊榮,並於次年被邀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馬輝統、馬麗香感慨:“我們的夢想在埋頭苦幹中一步步實現了,這曾經是我們做夢也不敢想的。”

馬麗香:以刀為筆刻“錦繡”

馬輝統、馬麗香在給瓷刻作品上色

“大個子”和“馬老師”的嚴細

“你看,這幾隻鳥的羽毛要有輕盈、蓬鬆的感覺,‘大個子’把它刻得多細膩。”馬麗香在介紹瓷刻作品時,不吝對伴侶的讚美。“‘馬老師’是師,我是匠,缺誰都不行。”馬輝統笑著說。

在日常生活和創作瓷刻的過程中,身高近1。9米的馬輝統,被馬麗香稱為“大個子”;擅長美術的馬麗香,被馬輝統稱為“馬老師”。“馬老師”執筆、“大個子”執刀,每一件作品都是兩人共同創作的。“馬老師”“大個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嚴細,對待瓷刻細節精益求精,使得他們手底下的瓷刻作品耐看、好看。

2022年初,馬輝統、馬麗香完成了瓷刻作品《漁樂圖》。《漁樂圖》是明代畫家吳偉的山水畫,用到了國畫皴法。在將繪畫轉換成瓷刻的過程中,需要透過微雕來表現山勢、草木、小船等,必須嚴細,才能呈現最佳效果。為此,馬輝統、馬麗香對每個細節都嚴格要求,如此才表現出工寫兼備的美感。

虎年春節,當人們沉浸在過節氣氛中時,馬輝統、馬麗香又拿起刀和筆,對4件瓷刻小品進行“打磨”。有時,偶然從側面看一個瓷刻作品時,會發現不足之處,兩人當即商量修改對策。

在兩人工作室的中心位置,放著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那是馬輝統、馬麗香觀察作品的地方,兩人在欣賞、觀察瓷刻作品的過程中,查詢問題商量修改意見。兩人經常在椅子上或看、或畫、或刻,一坐就是一天。

幾十年來,做瓷刻花掉了兩人的積蓄,也消耗了大量時間,但他們樂在其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併力爭做好,亦是一種享受。目前,馬輝統、馬麗香正在籌備瓷刻宋人小品系列。他們說:“我們想在有生之年,盡力打造中國古典繪畫瓷刻作品的系統工程,繼續創作一批馬氏瓷刻與古典名畫相結合的作品。”(記者 張瓊)

【來源:寶雞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