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12個七字成語,若能認識7個,算你厲害

由 古典文學與詩詞 發表于 運動2022-08-31
簡介’11四海之內皆兄弟【釋義】本義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四海:全國,泛指天下),指親如一家

字的含義從哪幾方面

古時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叫張三的人,好不容易攢了三百兩銀子,他很害怕銀子被人偷走。

於是把錢埋在屋後,又在旁邊立了個牌子:

此地無銀三百兩。

隔壁王二看到了牌子,很好奇,晚上偷偷來到張三屋後,看到了牌子,靈機一動,挖了起來。

三百兩銀子被王二挖走了,為了避免引人懷疑,王二也在旁邊立了塊牌子:

隔壁王二不曾偷。

第二天早上,張三看到牌子,恍然大悟:自己的銀子被王二偷走了。

明明是為了掩蓋事實,反而暴露了真相,“此地無銀三百兩”成為一個成語,成為笑談。

七字的成語,除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你還知道哪些呢?

以下12個“七字成語”,你若知道一半,算你厲害,不信,你來看。

12個七字成語,若能認識7個,算你厲害

01

牽一髮而動全身

【釋義】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域性。

【出處】宋·蘇軾《成都大悲閣記》:“吾頭髮不可勝數,而身之毛孔亦不可勝數,牽一髮而頭為之動,撥一毛而身為之變,然則發皆吾頭,而毛孔皆吾身也。”

02

一失足成千古恨

【釋義】

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恨事。

【出處】出自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03

此地無銀三百兩

【釋義】

比喻本想掩蓋事實,反而暴露了真相。

【出處】清代《龍圖耳錄》第四十回:“見了大哥,就說柳兄沒到這裡來。”蔣平笑道:“如此一說,那明是告訴大哥,柳兄在這裡了。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12個七字成語,若能認識7個,算你厲害

04

放之四海而皆準

【釋義】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確。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出處】《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05

畫虎不成反類狗

【釋義】

比喻不切實際地攀求過高的目標,實現不了,會鬧笑話。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06

身在曹營心在漢

【釋義】指關羽身在曹營,心想劉備,

比喻身處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出處】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公曰:“深感丞相厚意。只是吾身雖在此,心念皇叔,未嘗去懷。”

12個七字成語,若能認識7個,算你厲害

07

新官上任三把火

【釋義】

比喻新上任的官總要先做幾件有影響的事,以顯示自己的才能和膽識。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述,三國時,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時間內連續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惇統領的十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萬人馬,幾乎全部覆沒,第三次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當時,人們把這三把火稱為“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傳到後來便成為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08

不敢越雷池一步

【釋義】指不要越過雷池(雷池:古代地名,在今安徽望江縣西南)。

後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範圍,多指保守、拘泥;或指對手不敢隨便來侵犯。

【出處】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09

挾天子以令諸侯

【釋義】指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出處】《三國志·袁紹傳》:“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12個七字成語,若能認識7個,算你厲害

10

醉翁之意不在酒

【釋義】

本意指醉翁即作者的情趣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或別有用心。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四海之內皆兄弟

【釋義】

本義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四海:全國,泛指天下),指親如一家。

【出處】《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12

近水樓臺先得月

【釋義】

本義是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後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

【出處】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公即薦之。

圖片作者:陸儼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