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遼代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發展的概況以及它的影響

由 往往古今談 發表于 運動2022-08-19
簡介就遼代而言,除了不允許契丹人參加科舉、興宗時詔醫卜、屠販、奴隸及倍父母者或犯事逃亡者,不得舉進士和天祚帝時禁商賈之家應進士舉外,未見再有其他限制

嬌的篆書怎麼寫

在遼代的官吏任選上,與佔有重要地位的世選制相比,科舉面向的是一個較為開放的範圍。就遼代而言,除了不允許契丹人參加科舉、興宗時詔醫卜、屠販、奴隸及倍父母者或犯事逃亡者,不得舉進士和天祚帝時禁商賈之家應進士舉外,未見再有其他限制。

且這兩道詔令也是釋出於後期的,在其之前,可參加遼代科舉計程車子範圍要更為廣泛。而且遼後期,契丹人也可應舉更是擴大了科舉所面向的參與者範圍。

遼代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發展的概況以及它的影響

遼代科舉在社會新舊勢力消長上的作用,類似於唐朝實行科舉以後對社會垂直流動的影響,而不能以同時期的北宋科舉,對社會施加影響的情況來類比。

契丹貴族將遼朝統治區域,由北方草原和遼東擴張至佔據幽雲後,逐漸實行了因俗而治的以漢制待漢人,以國制治契丹統治政策,在幽雲和遼東等農耕地區實行“漢制”,在草原地區實行國制即契丹固有的統治制度。

遼代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發展的概況以及它的影響

在實行漢制的地區,也吸收和借鑑了中原地區的科舉制度。雖然對史料中的遼代開科舉於聖宗統和六年的記載,早有學者提出異議,且也有史料證明遼太宗佔據幽雲之初,就開始在幽雲地域內實行科舉。

但是,一方面,相對於契丹遼朝佔據北方草原、遼東和幽雲地區的疆域而言,遼初實行科舉的範圍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直到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遼代科舉的取士規模都很小。到澶淵之盟後,科舉取士人數整體上雖有增加,但直到遼道宗時期每科取士人數才明顯增長。

遼代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發展的概況以及它的影響

所以,直到遼中後期,科舉制才對遼朝原有的選官制度形成影響,即直到遼道宗以後,科舉才在取士規模上,對原有的世選和蔭補制度形成衝擊。

由於漢人、渤海人基本不享有世選的權利,所以這裡主要是指對原有恩蔭補官制度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科舉制度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貧寒的平民百姓,開闢了一條讀書仕進之路,但對於那些依仗門蔭特權而得官的世家貴族,卻構成了威脅。

遼代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發展的概況以及它的影響

一方面,透過科舉得中進士的很多士人後來的居高官。如會同初,登進士第的室昉,應歷間,累遷翰林學士,出入禁闥十餘年。之後歷任政事舍人、南京副留守、工部尚書、樞密副使、叄知政事、樞密使、北府宰相、同政事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等。此外還有杜防、馬人望、張孝傑、李儼、劉六符等進士出身者,最後也都成為遼朝重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