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由 無錫王子謙 發表于 運動2022-08-13
簡介玉祁街景玉西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地處玉祁鎮之西而得名玉西大隊,1983年改設玉西村

常州無錫有一個地方嗎

玉祁

位於無錫縣西北隅,東與前洲及江陰桐岐相連,南連洛社,西與武進橫林、崔橋交界,北與武進芙蓉相鄰。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平湖新城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舊照

自宋以後,先後屬

青城鄉

興道鄉

。解放初設玉祁鄉,1958年成立玉祁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設玉祁鄉。全境總面積40平方公里,80%是低窪圩區,地面高程低於2。5米,北半部是跨無錫、江陰、武進三縣的芙蓉圩的一部分,芙蓉圩建於明代;南半部多零星小圩,大多分佈在五牧河、橫港沿岸。解放前水利長期失修,災害不斷,大雨受淹,小雨成澇,每年7——9月進入颱風季節,多暴雨,是威脅圩區主要的災害性氣候。上世紀90年代初,因暴雨造成潰壩,導致了大面積的水災。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91年黃泥壩潰壩

玉祁鄉鎮企業發達,原有電梯、農機、電晶體、鍍鋅、高頻焊管、電珠、布纖、傢俱等17家鄉辦廠。著名的

玉祁酒廠

也在境內,所產

玉祁雙套酒

已有100多年曆史,譽滿江南。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酒廠

玉祁歷史人文薈萃,玉祁老街“迎龍街”建於

明朝正德

年間,為江南水鄉典型的村鎮老街,兩側傳統民居鱗次櫛比,曾是玉祁的政治、經濟、商業中心。老街中酒坊茶肆建築多,街上的插板店鋪、粉牆木樓、活水古井,依舊守望在現代市鎮的夾擠之中。

玉祁龍舞

是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禮舍古村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龍舞

玉祁歷史名人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孫冶方

,我國經濟學界泰斗

薛暮橋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孫冶方故居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薛暮橋紀念館

以下是整理的玉祁部分地名及歷史由來:

禮 舍——自然鎮名。舊志稱呂舍,後名禮社,習稱禮舍。

五牧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五牧地區名稱命名為五牧大隊,1983年改設五牧村。歷史上五牧地跨運河兩岸,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從《五牧薛氏家譜》和《強氏家譜》看,玉祁、洛社部分割槽域以及武進的餘巷應該也曾是五牧的地域。南宋詩人

楊萬里

在宋光宗趙惇元年(1189)的元宵夜坐官船經過五牧,雖已是二更時份,卻見“

道旁火炬如晝明

”,可見當時的五牧已比較繁華。元代時,五牧是朝廷在無錫境內設定的十四個“急遞鋪”之一,明洪武年間裁撤五個,但五牧仍得保留,所以,那時的五牧叫

“五牧鋪”

。而且,五牧的驛站是“腰站”,規模較大,清康熙年間因接待費用超支還受到戶部補貼。南宋末年,文天祥的兩位部將

尹玉、麻士龍

曾拒元兵戰死於此,留下了“

英雄戰攻駐守之跡

”。

金 巷——村名,以金姓得名。

下壩村——村名,因位於河壩北面,故名。

範絳巷——村名,位於高絳,且以範姓得名。

餘莊巷——村名,“薛宇照”原為人名,因最早居此,得名宇照巷。後演變為餘莊巷。

黃泥壩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境內黃泥壩(村)命名為黃泥壩大隊,1967年改名紅星,1982年恢復原名。1983年改設黃泥壩村。

跳板村——村名,因村南河上用跳板代橋,故名。

李稍灣——村名,該村位於河灣處,且以李姓得名。

萬里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萬里高階社社名為萬里大隊,1983年改設萬里村。

葑 莊——村名,

明嘉靖年

間,楊姓到此定居,原名富莊。後演變為葑莊。

東 柳、西柳——村名,元初,柳姓自五牧遷此,分別居於東、西兩處,故名。

彭丁橋——村名,清同治年間,彭、丁兩姓到此定創居,合建三節木橋,故稱。

朱趙巷——村名,以朱、趙兩姓得名。

湯 巷——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禮社大隊,1967改名東風,1982年以駐地禮舍(自然鎮)更名為禮舍大隊,1983年改設禮舍村。

後 造——村名,清初,原有前造村,

咸豐

時被毀,重建宅於其後,故名。

瓦薛宕——村名,此地多瓦屑。又因薛姓得名瓦宕。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街景

民主村——行政村名,原屬民主鄉,1958年沿用其名為民主大隊,1983年改設民主村。

徐 巷——村名,清雍正時,名陳巷。又名石橋頭。解放後,以徐姓得名。

新 橋——村名,據橋碑載:原名

星橋

清嘉慶元年

二月重建而改名新橋。因橋得名。

施家宕——村名,原名李家村。後因施姓入贅,改稱施家宕。

曙光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曙光高階社社名為曙光大隊,1983年改設曙光村。

莊巷橋——村名,原名莊黃橋,後演變為莊巷橋。

下薛宕——村名,以薛姓得名。

上薛頭——村名,以薛姓得名。

槽 坊——村名,

明洪武初年

,周氏在此開設槽坊而得名。

義 村——村名,原名溪村,變寫為義村。

玉東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地處玉祁(自然鎮)之東,而得名玉東大隊,1983年改設玉東村。

下 毛——村名,原名上毛。

清嘉慶年間

改名。

東村頭——村名,

清道光年間

,諸、沈等姓先後在此定居,取名諸家村。後以地處玉祁鎮之東而改今名。

東北村——村名,

清道光年間

楊、張、戴、胡、薛

等姓聚居於此,因位於玉祁鎮之東北,故名。

西北村——村名,

清咸豐時

,陳姓遷居於此,因位於玉祁鎮之西北,故名。

河南三房——村名,

清咸豐年間

,陳姓第三房由西北村遷來河南,故稱。

玉祁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駐地玉祁(自然鎮)命名為玉祁大隊,1983年改設玉祁村。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街景

玉西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地處玉祁鎮之西而得名玉西大隊,1983年改設玉西村。

齊家社——村名,原名徐家舍。後改為今名。

蓉東村——行政村名,1958年地處芙蓉圩東部而取名蓉東大隊,1983年改設蓉東村。

蓉湖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古芙蓉湖(湖)得名蓉湖大隊,1983年改設蓉湖村。

十房村——村名,清道光時,全村僅有九間房屋,名九房村。咸豐時被毀,另建房十間,改今名。

南橫河——村名,位於橫河南,故名。

北橫河——村名,位於橫河之北。

楊家莊——村名,因位於楊家小圩旁,故名。

小南壩——村名,因位於小壩旁,故名。

六房村——村名,清初,吳姓第六房遷此,故名。

姚家村——村名,曾名天喜村、河西村。清初以姚姓改名。

朝東村——村名,因該村房屋均朝東,故名。

蓉南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原蓉南鄉鄉名為蓉南大隊,1983改年設蓉南村。

二閘口——村名,因位於東瀾港第二道閘口處,故名。

東 絳——村名,該村位於東瀾港附近高絳處,故名。

蓉聯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蓉聯高階社社名為蓉聯大隊,1983年改設蓉聯村。

吳慕灣——村名,

清嘉慶時

,吳姓由

常熟縣

梅里遷居於此。故名。

蓉中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境內蓉中河(河)得名蓉中大隊,1983年改設蓉中村。

橫 絳——村名,以村旁橫土絳得名。

北張巷——村名,原名黎家巷。

明代中期

,張姓由蘇州遷居於此,為區別於其南面的張巷(屬玉西村),故名北張巷。

蓉新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蓉新高階社社名為蓉新大隊。1983年改設蓉新村。

新任家村——村名,1923年由任家村村民分遷於此,故名。

蓉豐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地處芙蓉圩而得名蓉豐大隊,1983年改設蓉豐村。

莫家港——村名,該村位於西瀾港旁,且以莫姓得名。

蓉西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原蓉西鄉鄉名為蓉 西大隊,1983年改設蓉西村。

南謝村——村名,原名謝村。後分遷另一村稱北謝村(屬顧北謝中的一個小村),又改稱南謝村。

顧北謝——村名,為顧家、北謝兩小村的統稱。

湯許家——村名,以湯、許兩姓得名。

鄭家水產場——場名,1959年在曹家圩成立水產場。1960遷於玉東大隊鄭家宕村附近,因無專名,1982年以鄭家(村)命名為鄭家水產場。

無錫玉祁老街,常州江陰無錫三地交界處的小鎮,繁華髮達不輸市區

玉祁地名圖

參考資料:

《無錫縣地名錄》、《無錫市地名錄》、地方誌及部分網路文獻,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因精力和材料有限,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遺漏之處也請補充;如希望做一期您的家鄉篇,可私信聯絡,有優質的家鄉圖片希望可以私信發我,小編也將在圖後備注來源;

各位親,別忘了關注+點個贊哦,感謝!未完待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