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沒明白這四點,那我不建議你做產品

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運動2022-08-03
簡介入門做產品前,你需要知道這幾點:好產品不常有、產品思維、好奇心、同理心

觀察花為什麼要依次從外向內觀察

入門做產品前,你需要知道這幾點:好產品不常有、產品思維、好奇心、同理心。

沒明白這四點,那我不建議你做產品

自從 14 年從技術轉產品,到現在快 6 年過去了,這一路磕磕絆絆踩了很多坑,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

很不幸,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做出可以稱得上代表作的產品。因此,也經常有人質疑,你到底做過什麼產品,天天在這瞎嗶嗶。

可能唯一被部分人知道且使用過的產品,就是之前在京東做的「京東大藥房」了。

不過我的讀者群,大部分還不是它的目標使用者,這是一款 B2C 平臺型醫藥電商產品,使用者過千萬、年 GMV 超 50 億。

雖然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產品代表作,但基本從 0 到 1 的創業產品和從 1 到 N 的大型產品都做過了,以 C 端使用者型產品和交易型產品為主。

回顧過去 6 年,做過的產品不下十款,以工具產品、網際網路醫療產品、電商產品為主。

在不斷的踩坑和爬起來的過程中,還是積累了一套完整的關於產品構建和開發的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紛紛想轉型做產品,覺得這是一條出路。也有很多人問我做產品的門檻到底在哪,是不是好入行。

要奉勸的是,別因為本職工作做不好或覺得沒前景就轉型做產品,因為這隻會更難。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一種心態,而不是一個結論。走到產品門口容易,想進入門裡面還是有難度的。

做產品的門檻不在門口,而是在裡面。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產品經理很多,但優秀的產品經理很少的原因。

如今產品經理也在發生代際性變化,對行業背景、垂直技能、科學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準備打持久戰,就別輕易進產品的門。

01 好產品不常有

要做出好產品,除了個人天賦、能力,還需要一個在切入點上就不錯的產品,更需要一個好的時機和環境。

一位產品前輩曾經跟我講過這麼一句話:

“好產品經理常有,而好產品不常有,不必過於追求你控制不了的結果,重在過程中建立你對產品的思考和方法”。

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作品確實是最有力的說明,這是世俗標準,無法逾越。

產品經理和作品是相互成就的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

很多如今成功的產品,就算換一個人做,可能也會獲得同樣、但方式不同的成功。

定義優秀的產品經理,其實就是在定義成功,作品是優秀產品經理證明自己的標誌,但優秀的產品經理不一定能做出好作品。

至於原因,前面有提到。

對於大部分產品經理而言,透過做產品學會一種思考方式和行動策略,比刻意追求產品結果更重要。

實話實說,現在已經不是過去 5 年和 10年的機會視窗期了,再次成就產品之神的機率已經很小,所以還是現實點比較好。

尤其是對應屆生和產品新人,保持足夠的理性和客觀態度對待產品經理這一角色,把自己的預期放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別以為自己真的是來改變世界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來為這個世界做貢獻的。

更何況,改變世界的機會(好產品)本來就是稀缺的,而想改變世界的人又是海量的。

這裡面的不對等關係,也就決定了很多人都是貢獻者,也可以是非常優秀的貢獻者。

好產品經理常有,而好產品不常有。

進了產品的門,目的在於透過產品創造價值,而不是透過產品證明自己多厲害,這是心態的差別。

心態不一樣,過程和結果自然不一樣。如果沒有合理預期的心態,還是別輕易進產品的門,因為理想和現實的差異會很大。

02 產品思維

現在,產品思維被廣泛推崇,已經成了一個網際網路代名詞。在我看來,產品思維是一種

思考方式

行動策略

那麼問題來了,是先有產品,還是先有產品思維?

我的觀點是,先有產品思維。

如果我們不把這裡提到的產品定義為狹義的網際網路軟體產品,其實現實世界中,還有很多東西都是產品。

把這些廣義產品的成功定義成作品,而完成作品過程中的

思考方式

行動策略

就是產品思維。

用做產品的方式去完成一件事情,這是一種匠心、耐心、恆心的體現。

例如寫一本暢銷書,做一個被大家認可的公眾號,開一個廣受歡迎的小店,這些都是產品,也都是成功的作品。

要做好這些產品,並不簡單。

同樣需要產品思維,需要洞察使用者,需要構建產品,也需要持續運營和增長。

生活處處皆產品,大到一個人生決策,小到一個飯局怎麼組,都可以運用產品思維。

產品思維是一種把事情做成立、做精細、做得可持續的思考方式和行動策略的集合。

就拿我持續寫作這件事來說吧,寫了很多年,一直在寫。

從最初的文字生澀,到現在的下筆成文,透過不斷重複、總結,提煉了一些方法,能為讀者創造文字價值,並使其形成模式、可持續,這就是創造產品的過程。

把每篇文章當成產品去做,從讀者需求、選題、結構、金句提煉、排版、資料分析等不同角度完善這個產品。

為文章和公眾號設計增長閉環,從知識輸入、文章輸出、內容產品化、知識商業化等方面不斷實踐,打造一個可行的增長模式。

每一次實踐也是一次實驗,透過實驗資料驗證假設,進而調整下一次的行動策略。

例如,文章的“跳出率”。透過這個資料指標,可以反觀文章的內容節奏和可讀性。

尤其是到了某一個段落區間,如果跳出率很高,那就可以分析具體問題出在哪,自然知道下次該如何調整行文方法。

時間長了,重複多了,慢慢就有了體感。對文字的把握、對細節的處理、對讀者的瞭解自然就比常人更加深刻。

用做產品的方式寫文章,為此我還專門整理了一套方法,在我的知識星球裡做了兩期寫作訓練營,已經給近百位對寫作感興趣的同學體驗過,效果不錯。

很多人因此開始用做產品的方式寫文章,並且重新認識和理解了產品思維。

產品思維可運用的領域其實很廣。

透過產品思維的運用,創造使用者價值和商業價值,才是產品經理的價值體現。

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經過很多次的重複、試錯、調節,這不是一個短期工程,無法立馬見效。

沒有長線思維的人,還是別輕易進產品的門。

03 好奇心

做好產品,我認為有一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好奇心是驅使一個人不斷探索和持續行動的最強動力,沒有之一。

有的人需要發工資才會工作,有的人要靠老闆催才能做事,這種情況下,金錢和壓力是驅動力。

好奇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可的、期望獲得的動力,如果不去做、如果不搞明白,就會難受。

就是這股難受勁,驅動了思考、驅動了創新、驅動了行動。

做產品是個實踐的過程,就算熟讀產品方法論,也做不好產品。

產品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更不是感覺出來的。

遇上不懂的東西會難受,說明這個人有極強的好奇心,然後他會產生思考、進而產生行動。

例如,如果對平臺型產品感興趣,那平臺型產品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特點?雙邊平臺和單邊平臺有什麼區別?供給和需求先撬動哪一方,如何撬動?平臺扮演什麼治理角色,如何幹預平臺發展?

依次延伸下去,會有很多未解的大問題和子問題,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很多人說不知道學什麼,本質上是沒有啟動思考,沒有喚起好奇心。

有好奇心的人,眼裡都是問題、心裡都是疑問,並且他們會逐一攻破、各個搞定,最後就能成為專家。

如果眼界和思想範圍內有不明白的東西,他們就會難受。

比起一般人,有好奇心的人行動頻率要更高,試錯機會更多,實踐自然也會更多。

慢慢的,在過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做事方法,做得多了,自然就可以提煉成自己的方法論。注意,是自己的方法論。

所以,方法論很難通用,因為個性化太強了。

尤其在產品這個領域,同一個事情,會有不同的方法,然後又有不同的路徑去實現,你說哪個方法論更好?

黑貓白貓,最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只要有好奇心,只要覺得搞不明白會難受,那就去探索,不斷做,重複做,然後形成體感,並最終提煉成自己的方法。

我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大咖門徒,做產品更談不上厲害。但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是透過這種方式摔打出來的。

驅使我這麼去幹的,就是好奇心。因為不搞明白,真的難受啊!

比如,以前對於資料埋點這件事兒我就糾結過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想搞清楚原理,另一方面又想盡快投入實踐。

所以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請教了很多人,不僅體驗了至少 3 個提供資料服務的平臺,也試著在自己的產品上做一些實驗。

就這樣,在一段密集的時間裡反覆實踐,慢慢就懂了,就明白了,那種難受的勁兒就過去了。

再比如,以前一直不知道做業務到底是做什麼,做產品除了設計功能體驗之外還能幹啥,也好奇高階產品經理到底高在哪。

於是找了很多在當時我認為比我厲害的產品經理,跟他們聊,不斷聊,不管什麼問題我都問,簡直快把他們煩死了。

雖然每次吃飯都是我買單,但這點錢花的值啊,真的太直了。

還有個朋友做商業化的,一週被我請了 4 頓火鍋,要麼下班去找他吃飯,要麼吃夜宵。

以至於第 4 次他來的時候,嘴巴就像港版歐陽鋒,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你想知道啥。

就這樣,和很多人請教、研究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實驗後,我心裡除了有一張產品大圖,又多了一張業務大圖。

除了產品功能那一個點,發現原來整個產品只是完整業務中的一環。就像原來以為太陽系就是全部,結果知道了銀河系。

從供給到生產到流通和銷售,任何業務都依附於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搞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和利益相關人,熟悉他們的流轉方式和規則,很多對於產品的理解自然就升級了。

關鍵是,從中還能發現很多產品需求。

對於未知的難受,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恐懼,是驅動一個人快速成長的最好方式。

因為這種難受和恐懼,會讓你想出很多辦法去解決,最終消滅它們。

如果不會因此而難受,到了一定的階段就很難再進階了,因為認知和思維將成為一個人的瓶頸,那才是真的難受。

別輕易進產品的門。

04 同理心

都說做產品需要很強的同理心,我非常認同,我也認為這是做產品的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那什麼是同理心?

在我看來,同理心就是

能感受對方的感受。

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其實很難。

我們天生就無法理解別人,只能理解自己,這是本性,克服本性的事,往往都很難。

如果一個朋友失戀了,你是告訴對方想開點,還是點好菜叫上酒,陪他好好聊上一晚?

相比之下,第二種方式更有效。

如果需求方說必須下週上線,你是跟對方解釋上不了線的來龍去脈,還是給他一個能解決 70% 問題的可行方案?

相比之下,簡單有效最重要。

道理誰都懂,就算知道了很多道理,大部分人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發現很多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都不太習慣做資訊架構,有的壓根也不知道資訊架構是什麼,解釋一遍還比較難懂。

這時候,我往往會跟他們說,你去試著從同事電腦上找一下之前你們合作過的一個文件。

結果問題立馬就出來了,找不到。

事實是,每個人都有一套管理檔案的習慣,對資料夾的命名、層級管理、檔案存放分類都相差很大。

尤其是桌面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更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那為什麼他們自己能從這麼複雜的檔案管理方法中快速找到想要的檔案,而別人不能呢?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有一套對於檔案存放的資訊架構,憑著記憶和理解,能夠很快的到達檔案目的地。

這跟做產品也是一樣的,使用者內心的資訊架構是產品經理構建的。如果不能構建普通使用者能理解的資訊架構,那使用者大機率就用不明白你的產品。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產品經理設計出來覺得好用的功能,其他人就是用不明白。

也不難理解,很多產品在大改版和更新後,會受到使用者的一片吐槽,都說沒有以前好用了。

其實仔細去看,並不是真的不好用,而是使用者的習慣和心裡原本的資訊架構被打破了,他需要重新去認知和建立新的習慣。

要知道,

人都是抗拒變化的。

同理心的訓練,除了透過大量的實踐去感受,還有就是觀察,尤其是觀察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映,能幫助自己建立基本的差異化認知。

例如,當公司宣佈過年提前放假時,辦公室裡的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歡呼雀躍的,一種是沉著冷靜的。

從這兩類人的反映,大機率可以判斷,前者是性格偏外向的,後者是性格偏內向的,雖然內向者的內心同樣雀躍。

之後跟他們的相處方式也可以選擇適合的性格模式,用對方舒服的方式來與對方相處和溝通,這是情商、也是同理心。

除此之外,同理心也能帶來很多附加能力的提升。

例如細節敏感、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等,本質上,都是透過感受別人的感受,來建立差異化認知,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尤其是批判性思維,很多人都會屈服並跟隨權威,沒有形成對事物現象、本質、規律的判斷和思考。

沒有批判性思維,創新很難誕生,區別性觀點也很難產生,做產品、職場發展、個人成長都會受制於此。

如果自我衡量是一個穩定的跟隨者,那就做好前面提到的貢獻者角色,把自己的預期放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要不然,在產品這道門裡,會很難受。

05 寫在最後

從我當下的認知來看,我認為做產品最重要的兩個能力分別是好奇心和同理心。

好奇心是動力,同理心是方法。

產品思維是一種把事情做成立、做精細、做得可持續的思考方式和行動策略的集合。

產品思維的底層支撐,就是好奇心和同理心。

好奇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可的、期望獲得的動力,如果不去做、如果不搞明白,就會難受。

同理心是能感受對方的感受,以此來建立差異化認知,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有動力、有方法,在配合高密度的實踐,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訓練閉環。

用動力驅動思考,透過不斷的重複形成方法,養成自己的產品思維。

找到喜歡,變成熱愛,養成好奇,形成動力。學會批判,感受細節,不斷重複,形成方法。

做產品的門檻不在門口,而是在裡面。

別輕易進產品的門!

PS:我在 2017 年寫過一篇《真的,別想不開當“產品經理”》。當下這一篇,是對 2 年前那篇的一次延伸,伴隨著我的認知升級。不一定對,可能過 2 年後,我還會寫一篇。

前Juliye Care產品總監,《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作者,在創業公司負責過多款從0到1產品,目前在某電商巨頭負責產品工作 。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