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由 興化姜堰教育通 發表于 運動2022-08-03
簡介興化十六夜的風俗活動很豐富多彩吃湯圓、炸老鼠眼、烙餈粑、化糕湯、沰稻印、送鞋子、偷船樁、玩花燈、豁鈍事、跨火堆、請問灰堆姑娘、送河蚌、送碗等

河蚌代表什麼寓意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我們興化的元宵節日子很特別,習俗內容很豐富,別的地方都是正月十五鬧元宵而唯有興化是正月十六鬧元宵,家鄉的元宵節稱為十六夜。

說到這裡自然而然的故事就來了,

關於興化的元宵節為什麼是正月十六?這裡有兩個版本的傳說。

一是明朝宰相李春芳回家鄉過十五元宵節在路上耽誤了一天,十六才到興化。宰相回鄉,為補元宵佳節,鄉親們又聚集一起點燈籠,熱熱鬧鬧的,十六夜呢就一直傳了下來。

二是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由於之前戰事損兵折將比較多,就遷怒於興化,想殺點興化人煞煞氣。於是就定在正月十五這天派兵到興化殺人,誰家門上有燈的就說明過得好就殺。劉伯溫知道後一心想救下興化老百姓,就裝作仙家來到興化,讓興化人正月十五不要過元宵,也不要點燈玩花燈,要等到十六夜再點燈玩燈,否則會有災禍。到了正月十五晚上,朱元璋派來的人到興化看見整個興化基本上沒有人家點燈,只有少數幾個不相信劉伯溫的人家點了燈被殺了。第二天興化的老百姓發現後全都相信了。

從此以後,興化只過十六夜,不再在正月十五玩花燈了。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興化十六夜的風俗活動很豐富多彩

吃湯圓、炸老鼠眼、烙餈粑、化糕湯、沰稻印、送鞋子、偷船樁、玩花燈、豁鈍事、跨火堆、請問灰堆姑娘、送河蚌、送碗等。

1、元宵節,人們早上吃湯圓,寓意著全家團團圓圓。

2、炸老鼠眼。晚上,人們把蠶豆放在鍋裡炒炸,炒炸時發出“噼哩叭啦”的爆炸聲,意味著老鼠眼被炸瞎了消滅了,人們祈禱討厭的老鼠越少越好。

3、烙餈粑、化糕湯。烙餈粑就是用米粉加水調和成厚粥狀,倒入抹過油的鍋中煎烙成兩面金黃的塊狀餈粑餅,以作食用。兒歌中的“十六夜,烙餈粑,餈粑黏,買塊田”,希望當年能買田置地。(用團切片煎烙也可)。興化的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我們村是化糕湯,用幾塊米糕煮成湯吃,寓意生活水平步步高。

4、沰稻印。各家用蒲包裝上石灰,在門前、院子裡沰上許多白石灰印子,一直通到河邊,稱為“沰稻印”,預祝當年大豐收。

5、送鞋子。先備一雙鞋子,說是從“送子娘娘”那兒迎來,青年好事者於當天晚間,敲鑼打鼓將鞋子送到久婚未育之家,以此為生子吉兆。“鞋”與“孩”諧音,望子心切者對此感激涕零。

6、偷船樁。用意與“送鞋子”相似。船樁原為漁船、農船用以代錨的小木樁,好心人於這晚趁船主不備竊之,並用紅紙包好悄悄送往久婚未育之家。但有人說,若船主發現即不靈驗。船樁,即男根,指生男孩。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7、玩花燈。晚間,同街巷或鄰居的小孩都拿出各具特色的燈具,到鄰家互展,炫耀;鄰家見之,既為其祝福、喝彩,又為之“更燭”,即換上新的蠟燭,預示這一年閤家前途光明。

8、豁鈍事。意即把倒黴之事捨棄掉。當晚,鄉鄰們在場邊或巷口寬闊處,用一抱乾草,內夾子鞭,點火燃燒,男女老少在上邊豁來豁去,這就是“豁鈍事”。預祝未來不會碰上倒黴的事。

9、跨火堆。十六夜”,興化無論男女老少,都要從火把上跨一下,只要跨過去,以前所有的晦氣就都沒了,來年運氣會很好,家有中考高考的學生火堆必需要跨,寓意考試運氣好。十六夜吃過晚飯,村莊就開始熱鬧起來了,人們取來稻草、材草、蒿草堆在一起燃起火來。為什麼要用這三種草燃火堆?是因為稻草火旺寓意來年稻穀大豐收,材火旺寓意來年財運旺,蒿草火旺寓意來年娃娃的學業進步,步步登高。等火旺了起來,老的少的,奮力地跨過去再跨回來,在歡聲笑語中,所有的晦氣都垮掉了,留下的只有心想事成的好運。還沒學會走路的孩子,大人抱著他們在火裡跨來跨去,大人祈禱他們健康成長。

這天晚上,村頭的打穀場上、圩堤上也滿是火堆,這兒一塊,那兒一塊,年青人在火堆旁邊跳著、鬧著,也有人把田裡的枯草也點了起來,火光照亮了村莊的整個夜空。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10、請灰堆姑娘。這種活動源於唐代。天將黑,用一個簸箕戴上花,在簸箕口插上一根玉簪,先坎在灰堆上,燒一柱香,放一串鞭後,讓兩個姑娘(未婚)將簸箕平搭到事先鋪好的米粉旁邊,用先前插的玉簪在米粉上寫字。可問人事吉凶,年景好醜,有問必答,甚是奇妙。據《顯異錄》、《制楚歲時禮》等記載,灰堆姑娘是古代萊陽人何麗卿,被壽縣李景納為妾,受到李景正妻唐氏嫉妒,於正月十五被殺死在廁所中,王帝封其為廁神,民間稱“灰堆姑娘”。

十六夜請灰堆姑娘是興化“十六夜”系列習俗之一,也是比較好玩的,記得小時候每逢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時,村裡無論哪家請灰堆姑娘,都會有好多人蹭過去看熱鬧,看人家請問灰堆姑娘。據說灰堆年代越長越靈,要請灰堆姑娘先找出時間長的灰堆。

傍晚大約三四點鐘的時候上一把香,插在灰堆邊,輕輕地說:“大姑娘看家,二姑娘繡花,給三姑娘下山玩耍”進行預約。等天黑再用簸箕(柳條做的)去請回家,簸箕上用一條幹淨方頭巾蓋在上面,邊上還插一個玉簪或魚穿,請回的灰堆姑娘放在一張小桌子上,桌子上用米粉鋪在上面。簸箕一邊一個人單手捧著,要求是沒有例假的女性(末婚處女更靈)。兩個姑娘各用一隻手託著,讓簸箕懸在桌子上,有人問來年的事,讓灰堆姑娘回答。比如說某人今年多大,灰堆姑娘就用叩頭或在米粉上寫字來回答。可以在鋪的米粉上畫剪刀、菜刀等簡單的畫。最神奇的是她能寫出你心中的小秘密,比方說你暗戀誰。

請灰堆姑娘的時間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過了正月十六意味著過年已經結束就請不到灰堆姑娘了。

11、聽讖語。就是偷聽別人的談話,從其內容或諧音等情況猜摩未來之事。據說民國初年竹泓有個姓瞿的人家樂於此舉,且很靈驗。有一年十六夜,瞿某從晚上出去,走到東走到西。這兒聽聽,那兒聽聽,直到午夜,都沒聽到一句。又不能回家,因為聽不到“讖語”要倒大黴。於是硬著頭皮繼續找,等到天要亮時,在河邊見一條小篷子船。隱約聽到動靜,他屏住呼吸,躲著看,偷著聽,(因為被人發現要捱打),忽然船幫處傳來嘩啦嘩啦的聲音,原來是個女人在小便。一會兒聽到一個男的開玩笑似地說:“你倒像踏撥車了”當年果然發大水。(注:民國初年,時常發大水。撥車,農家用來四人踏的出水工具)。

11、送河蚌。事先將準備好的一隻河蚌 (活的),用紅紙包好。當晚,八、九個青年好事者敲鑼打鼓將蚌送至大齡未婚的男子之家,男方燃放鞭炮以示“迎新”。晚宴喜酒後要“鬧洞房”,在“今年某某娶新娘,明年抱個小兒郎”之類的一陣“鴿子”聲之後,將其河蚌塞到“新郎”的被窩裡,預示其將喜得嬌妻。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這些習俗當中吃湯圓、炸老鼠眼、烙餈粑、化糕湯、玩花燈、請問灰堆姑娘、跨火把我都親身玩過,家鄉現在還在玩。沰稻印、送鞋子、偷船樁、玩豁鈍事、聽讖語、送河蚌這些風俗活動我只是聽爸媽他們說過,自已沒玩過。我的家鄉興化是水鄉是世界鍋底窪,興化的人多水多風景美,著名自然風景區有李中水上森森,千垛菜花,萬畝荷花,裡下河溼地……優渥的自然條件育孕著上百萬的家鄉人,直接導致了家鄉的人文美。元宵自然風俗多,故事多,表明家鄉的人們自古以來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所以自古以來家鄉多才子。

家鄉元宵節不鬧十五鬧十六,習俗多故事多,所以才子多

元末明初文學家,《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相高榖、李春芳、吳甡,“楊州八怪”中的鄭板橋、李鱓 ,“後七子”之一文學家宗臣,著名文藝理論家、“東方黑格爾”劉熙載,經學家、揚州學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國學大師李詳,江淮名醫趙海仙等。近代,從這裡走出去的學者還有生物學家李繼侗、化學家紐經義、地理學家李春芬等。

興化文化積澱深厚,人才輩出。自南宋鹹淳至清末光緒,興化有262人中舉,93人中進士,在蘇北實屬罕見。

當代文學新秀畢飛宇,龐玉亮,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專案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

為了家鄉代代多出才子,我們家鄉人要學習家鄉傳統文化,重視家鄉的傳統文化,重視傳統佳節,大鬧元宵十六夜,你們覺得對嗎?歡言留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