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道教仙蹟:凝眸遠鑑武當遠,索筆分題鳴鳳險

由 中國大資料網 發表于 運動2022-07-17
簡介5公里處“依山而居,攬山望月”的鳴鳳山是一座險峻、秀美,融道教文化與丹霞山水風光於一體、與武當齊名的仙山

鳴去掉筆念什麼字

道教仙蹟:凝眸遠鑑武當遠,索筆分題鳴鳳險

道教仙蹟:凝眸遠鑑武當遠,索筆分題鳴鳳險

道教仙蹟:凝眸遠鑑武當遠,索筆分題鳴鳳險

位於湖北省遠安縣城西南3。5公里處“依山而居,攬山望月”的鳴鳳山是一座險峻、秀美,融道教文化與丹霞山水風光於一體、與武當齊名的仙山。明代文學家袁中道形容其“如鳳之將嘯”。鳴鳳山海拔高度408米,相對高度 288米,是國家AAAA級景區。山頂上的鳴鳳山道觀,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鳴鳳山道教與武當山全真派一脈相傳,是道教文化的聖地之一。

通往山頂有南北兩路,北路鑿石為梯,窄而且陡,直通雲端,人稱“天梯”;南路更為險峻,只能攀壁而上,稍不小心將墜入懸崖,粉身碎骨,故素有“武當遠,鳴鳳險”之說。

鳴鳳山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相傳在南北朝梁武帝年間(公元502年),從西天飛來一支金鳳凰,落在山巔,久歌長鳴:“仙山在此!”鳴鳳山美名即由此傳開。

上行,從頭天門的第一級臺階開始,1370級石階,24分鐘登頂。下行,從南天門往下,山崖險峻如刀劈,攀著鐵索用小跳步前行。

沿著陡峭的山路蜿蜒前行,色如渥丹的山岩映入眼簾,燦若明霞。鳴鳳山是典型的丹霞風貌,丹霞地貌的岩層因含氧化鐵,呈丹紅色,山路開鑿在山體上,形成穩固的梯級,被山風和細雨沖刷的很乾淨,就像小溪邊被無數次打磨的洗衣石。

山道上,隨處可見信徒們留下的細小的香,未燃盡的半截,纖細的淺紅色,插在草叢中、泥土裡,代表著朝拜者微小的祈願。越往上,殘留的香越多。

站在山頂眺望山下,遠安縣城高樓盡收眼底,城市變得那麼小,隱於山腳的綠林中。而在城市的西面,則是整齊的菜畦,潔淨的農莊,清風拂面讓人心曠神怡。“凝眸遠鑑乾坤小,索筆分題雅頌來。紅樹枝頭懸日影,碧沙澗裡隔塵埃。”明代進士向儒道的《三月三日登鳴鳳山》恰似登山人此刻的心情。

下山走南天門,下山之路更加險峻,如斧劈出的峭壁令人望之膽寒,只能攀著鐵索,手腳並用下山。空山不見人,山腳下的岩石裡,散落著一畦畦的茶樹,那是一種茶水呈彤紅色的黃茶,謂之鳴鳳山茶。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與水相得益彰,雲與天相映成畫,風與月相印為詩,人與居所相得其趣。人與天、地,與山、水相親,山因人的光顧而增添人氣,人呼吸道教名山上的清風,也練就了豁達的道骨。

鳴鳳山之靈秀,引來歷代的達官貴人與騷人墨客造訪不斷,翻開古縣誌,每任州官縣官都曾遊歷,撰文賦詩讚頌,民間朝拜更是趨之若鶩,許願還願,敬香叩頭,世代相傳,即使文革中大廟被毀,明令禁止燒香拜佛,山上山下依然到處青煙繚繞,人們偷偷望山叩拜如昔,許願無聲響,還願紫煙生。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這首宋詞將鳴鳳山的山水好處形容到了極致,朝暮晨昏,行起坐臥,自在如詩。鳴鳳山,打動人心,何止曼妙風光。(文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