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學古詩詞有什麼用?是為了穿越後像範閒一樣技驚四座嗎?

由 蝸牛漫時光 發表于 人文2022-07-09
簡介現在,有許多人都很疑惑,學詩詞到底有什麼用呢

夜宿山寺的意境是什麼

現在,有許多人都很疑惑,學詩詞到底有什麼用呢?在繁忙的日常裡,它似乎並不能給予我們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難道是為了穿越以後,像範閒一樣技驚四座嗎?估計打死我也背不下來這上百首詩。

1.

《慶餘年》中有一場宮廷夜宴,莊墨韓為了自己的弟弟,不得已接受長公主的安排,想要毀了範閒的名聲,果能如願嗎?

一場夜宴,範閒讓世人驚豔。一首首精彩絕倫,震古爍今的絕妙詩詞橫空出世。那是一個人的狂歡,是他一個人的詩詞大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隨口吟誦便是千古名句,每一首詩都似乎寫到了極致。或孤高、或豪邁、或纏綿、或哀怨。浪漫到極致,悲涼到極致。

範閒對莊墨韓說:“注經釋文,我不如你,背詩,你不如我。做文壇大家,我不行,做人,你不行。”

一場夜宴,一舉成名。

詩歌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張揚而自芬芳,在潛移默化中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學古詩詞有什麼用?是為了穿越後像範閒一樣技驚四座嗎?

2.

華中師範大學的戴建業教授就被學生問到:“戴老師,學詩詞有什麼用呢?”戴老師給出了簡潔卻很準確的回答。

想象力豐富

比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寥寥數筆,寫出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山寺絕高,星夜曠闊,讓人心嚮往之。

梭羅說過: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才能產生想象力。

儒貝爾也說過:想象是靈魂的眼睛。

直覺敏銳

比如說,我們看到夜晚的月亮很美,許多詩詞也都是讚美它的。可是宋朝就有個人,他因為心情不好,看到月亮的臉很蒼白,就寫下了

“月亮似寡婦,蒼蒼無顏色”

。這位詩人的感情何其細膩,月亮確實沒有顏色,他用來形容寡婦蒼白的臉色,也確實貼切,蒼白的還有那寡婦再無色彩的生活。

這位詩人對於事物有自己的看法,細節觀察獨到,洞察力強,莫非他是天蠍座?

邏輯嚴謹

古人寫詩,講究對仗工整,不僅如此,還要合乎邏輯。

如賈島寫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當時他在“推”和“敲”之間猶豫,不確定用哪個字更精準些。韓愈建議他用“敲”字,一方面是到別人家,敲門有禮貌些。另一方面,夜深人靜,“敲”會顯得磊落些。靜靜的夜晚有著敲門的聲響,動靜結合。

韓愈說過:文從字順各識職。

那就是用詞一定要準確、恰當,邏輯上能夠說得通才好。

便於記憶

古詩詞的節奏感強,語句押韻,吟誦時也很有美感便於記憶。許多流傳至今的佳作,字句並不拗口,卻又意味深長,很容易就能背誦下來。

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字句淺淡,寫出了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以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語言發達

詩歌完全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讀得多了,文章自然就寫得好,但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要帶著功利心去看,而是要有一個長遠的目光。

3.

學古詩詞到底是為了什麼?它的韻味,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最難體味到的,便是它的意境之美。它的輕靈、深韻、浪漫、豪邁等等,每一種都讓人驚豔。

但歸根結底,感受詩詞之美的同時,能感受到一份真摯的情感。那份歷經過人世滄桑、酸甜苦辣的悠長回味。

有時候萬語千言都無法訴說的心情,一句古詩足矣。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