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由 海鷗的夢想 發表于 人文2021-06-09
簡介圖蟲創意悲觀者在職場中是“安全”(security)取向,他們在面對未知前景時,更想要獲得安全感和確定感,因此總是會去考慮到那些最壞的可能性,這讓悲觀者在需要風險意識的行業中會比樂觀者更加能發揮優勢

樂觀悲觀還有什麼觀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說一個人是樂觀或悲觀的時候,通常指的就是一個人在氣質型別上的樂觀/悲觀。氣質型別上的樂觀/悲觀,指的是人們對於未來是好是壞的預期和判斷。樂觀者,通常認為自己的未來會是美好的;悲觀者,則並不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是美好的。

與氣質性悲觀/樂觀不同,還有一種悲觀/樂觀是認知風格上的,它強調對過去發生事件的記憶、解釋、歸因偏向、評價、態度等,以及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傾向。在這裡,本文主要談的是認知風格中的歸因偏向。擁有樂觀歸因偏向的人在遇到壞事時,會認為失敗只是暫時的,每個失敗都有原因,這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或者其他人為原因的後果。樂觀的人會把失敗看做是一種挑戰,更努力地去克服它。解釋性悲觀的人,相信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這件壞事會毀掉他的一生,會持續很久。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氣質性的悲觀/樂觀一定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2007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則研究宣佈,有大約32%的人生來就擁有一種叫做ADRA2B-deletion的基因變異體,這使得他們對消極的經歷保持更鮮活、更富含細節的記憶;他們也會更多地放大負面的經歷和情緒,對人生持更悲觀的態度。與之相對的,悲觀/樂觀的歸因偏向則更容易隨後天環境轉變:父母的教育和行為表現、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鄰里社群的環境、接受心理諮詢與治療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應該用樂觀/悲觀的二分法判斷一個人,誰都不會是絕對的悲觀主義者,或者絕對的樂觀主義者。而且,在不同的方面,或者對待不同事物和情境時,同一個人都可能會有著不同的態度,譬如:有的人可能在社交上是樂觀的,認為自己有能力交到很多朋友;但在學業或工作上是悲觀的,總是很難相信自己會獲得好的機會。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01

成功路上

悲觀與樂觀無好壞之分

職場中,悲觀者與樂觀者均具備成功的潛質。Abigail Hazlett在2011年《社會認知》雜誌【2】提到過,悲觀和樂觀只是我們在面對人生的不可預測性時,所採取的不同認知取向,他們沒有好壞之分。

樂觀者相比其他鬱鬱寡歡的同事們,對工作的滿足程度高很多,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同事的幫助;積極情緒佔主導的人對工作參加度很高,工作責任更強,不容易曠工和辭職,也更容易獲得更多薪水。樂觀還可以預測未來的職業成就,研究表明,大學裡幸福感更高的人,畢業3個月以後更容易接到面試機會。他們對自己的工作追求會更明確,在行動上會更積極地遞交工作申請參與應聘,這都有助於順利就職。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悲觀者在職場中是“安全”(security)取向,他們在面對未知前景時,更想要獲得安全感和確定感,因此總是會去考慮到那些最壞的可能性,這讓悲觀者在需要風險意識的行業中會比樂觀者更加能發揮優勢。2012年,杜克大學的研究對美國企業的1011名CEO和534名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財務官)做了人格測試,結果顯示,94。9%的CFO認為自己不是樂觀的人,這可能是因為CFO更需要對公司進行風險的把控。

然而,樂觀與悲觀一旦過度,都會成為獲取成功路上的阻礙。過度樂觀者容易盲目相信一切都會更好,從而導致行動和思想上的懈怠。此外,處在過度樂觀狀態下的人,通常無法看清眼前的形勢,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比如,認為自己能夠同時完成很多項工作,最後卻無法按時做完;以為自己勝任某一職業,入行後才發現有太多與期待、能力不匹配之處。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過度悲觀甚至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過度悲觀者往往缺乏希望感(Hope Sense),面對挑戰,ta們更多會感到無能為力,會有一種強烈的負性自我否定——“我註定一事無成”,甚至還會有被全世界遺棄的孤獨感。同時,過度悲觀者容易出現“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行為——面對風險,ta們會不顧一切地選擇安全地留在原地,為了逃避風險而選擇不做出任何改變,從而最終不會獲得任何實際成績,離成功越來越遠。

02

“樂觀點”不如“現實點”

所以,悲觀者需要讓自己變樂觀嗎?其實不必,悲觀者只需要變得更加現實就好。有研究表明,相比於完全樂觀和悲觀的人來說,看待事件更加客觀的人們,心理健康狀態更好,心理壓力值更低。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那麼,如何才能“現實點”呢?“悲觀鬧鐘”是值得一試的方法。每次有了悲觀的想法,便給自己設定“悲觀鬧鐘”,花10分鐘使勁想最壞的可能結果,一邊想,一邊用紙筆或電子裝置詳細記錄下來,同時問自己“還有嗎?”,直到窮盡能想到的所有不好的後果。思考和記錄的過程不但可以幫你梳理思緒,也方便你未來回顧和統計自己的預判是不是對的,譬如:你經常預判自己會被拒絕,但是事實上結果還好,這些記錄就可以矯正你的思維模式。

“悲觀鬧鐘”鈴聲一響,悲觀思考使用時間期限已到,接下來要切換到樂觀思維模式,可以同樣設10分鐘鬧鐘,這時使勁去想:最好的結果是什麼?也詳細記錄下來,包括事情和感受。“樂觀鬧鐘”響鈴後,便將自己轉換和專注在最重要的“行動頻道”,因為緩解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這個時候把注意力專注在你想實現的目標上,讓你的理性思維工作,問問自己做哪些事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並選擇1-2個你覺得目前可能最有用、最想行動的馬上去做。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圖蟲創意

其實,天生氣質的樂觀還是悲觀並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面對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挑戰,做出更多有效決策,逐漸讓自己生活境遇變好,才是獲得良好生命經驗的不二法門。

03

樂觀孩子不靠“教”

真自信從實踐來

家庭教育中,培養“符合現實的樂觀思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譬如:每次批評孩子時,都是對孩子認知風格的一次塑造,當父母不自覺地用永久性、普遍性、個人化的資訊批評時,孩子就開始獲取了自己的悲觀模式。當父母說出具體的、可以變化的原因時,孩子就開始形成一種動態的成長性思維,逐漸開始習得樂觀。

當我們談“樂觀悲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然而,為了讓孩子習得樂觀,就把成功直接加在孩子身上,同樣不可取。譬如:一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做手工失敗,自信心受打擊,就幫ta把手工做好,這並不會讓孩子樂觀起來。當一個小孩沒有獲得掌控能力的時候,將成功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會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戰,克服挫折,才能獲得自尊和愉悅感。

真實的樂觀永遠建立在成功經驗基礎上,這種成功經驗只可依憑自己的努力去獲得。

參考文獻:

[1] Stefano, & Gattei。 (2002)。 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Cladistics。

[2] Hazlett, A。 , Molden, D。 C。 , & Sackett, A。 M。 。 (2011)。 Hoping for the best or preparing for the worst? regulatory focus and preferences for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n predicting personal outcomes。 Social Cognition, 29(1), 74-96。

[3] Meza, D。 D。 , & Dawson, C。 。 (2020)。 Neither an optimist nor a pessimist be: mistaken expectations lowe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 Whitfield, J。 B。 , Zhu, G。 , Landers, J。 G。 , & Martin, N。 G。 。 (2020)。 Pessimism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but optimism is not protective。 Scientific Reports, 10(1)。

[5] 馬丁·塞利格曼, 塞利格曼, & 洪莉。 (2010)。 教出樂觀的孩子。 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 | 唐義誠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稽核 | 黃 佳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