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由 網事回味 發表于 人文2022-06-30
簡介在1980年代以前,鎮平的鼓兒哼可真有名,附近的鄧縣(今鄧州市)南陽縣、南陽市、唐河、淅川縣、新野縣、南召縣、西峽縣、南召縣等地,都有鼓兒哼的身影

犁鏵大鼓哪裡的

作者:網事回味 日期:2018年2月26日

05:03

談到地方戲,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有一個劇種叫做“鼓兒哼”,當地又叫說書、鼓兒詞、咕嚕哼、大鼓書,犁鏵大鼓。表演者一般一人就可以,道具是一面小鼓、一副鋼板(舊時是犁鏵板)。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別看這小鼓,可以唱出大戲。(有一部小鼓大戲的電視機,獲得過全國第三屆“農村小康電視節目工程”二等獎)。

在1980年代以前,鎮平的鼓兒哼可真有名,附近的鄧縣(今鄧州市)南陽縣、南陽市、唐河、淅川縣、新野縣、南召縣、西峽縣、南召縣等地,都有鼓兒哼的身影。

鼓兒哼以說、結合唱,演唱使用的是南陽地方方言,富有地方特色,它是以擊鼓和碰擊犁鏵片為伴奏樂器,演唱的時候起腔及落腔都是用鼻子哼出來的,因此叫做鼓兒哼。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鼓兒哼的特點:

一個人就能表演,一般出門演出是兩個人,師傅帶個徒弟。由於演員不多,在以前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到哪裡容易招待,人們容易接受;

一般的大臺戲,有樂隊、演員,由10多人組成,人多就會造成經濟開支大,一個家庭、一個小隊不能接受。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鼓兒哼的表演,不亞於大臺戲,別看這一個人的獨角戲,能夠表演的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鼓兒哼的表演藝術,融合了說、唱、評書、相聲,還可以現場發揮。

鼓兒哼演唱的曲目,可長可短,開場一般是幾句閒言、作詩,盡而是書帽子,然後開正本。

開場的閒言,多是一些笑話,就像今天的惡搞、搞笑;

書帽子是一個很短的故事,也是搞笑之類的或教育之類的,多是倫理道德,孝敬父母這些中國傳統風俗;

正本書,劇本有中篇和長篇。中篇一般可以唱一個晚上,長篇甚至可以連唱三個月。

鼓兒哼一般是野語村言,歷史經典。不唱關於政治之類的,你懂得,誰都要避開現實社會的文字獄。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關於鼓兒哼的起源,據說是孔子的門徒子路傳的,最早是山東省,南陽市鎮平縣的鼓兒哼,是從山東省傳過來的。根據老藝人的回憶,是由山東省單縣一位叫張萬年的藝人傳到了鎮平。現在透過山東大鼓與鎮平鼓兒哼做對比,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鎮平的鼓兒哼有她的獨到之處,與山東大鼓又不同,加入了鎮平地方元素。鎮平是豫西“曲子”之鄉,鼓兒哼融入了曲子的唱法,其“哼”調獨特。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鼓兒哼的節目

傳統的《包公案》、《施公案》,《楊家將》、《水滸傳》《呼家將》,《三國》、《大八義》、《小八義》等;

現代新劇《林海雪原》、《戰南京》、《鐵道游擊隊》等;

短篇《拉荊笆》、《十字坡》、《包公插桑》《桃園結義》、《姜子牙麥面》、《羅成算卦》等。

書帽《兒子與狗》、《摳老漢》、《十八扯》、《李豁子》、《大實話》、《繞口令》、《鴨子跳坑》、《十仨月》、《顛倒歌》、《白姑娘》、《五分錢》、《夢裡大姑娘》等。

鎮平鼓兒哼:民間曲藝的精華

鼓兒哼

現場發揮的書帽,根據演出的現場情況而自編的臨時曲目。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