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由 如風輕似雲淡 發表于 人文2022-06-26
簡介如果說,還有什麼能夠支撐著李清照活下去,那就是她和丈夫趙明誠花費畢生錢財和心血收集的古玩文物,睹物思人,保護好文物,就是對兩人愛情的延續

陰何一詞在古詩中的意思

這短短的一生,人們無懼幼年時經歷的苦痛折磨,最害怕晚景淒涼,不得善終。由此,在年少和壯年時,無不加倍努力,築牢根基。

然而,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

千古詞人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境優越,得遇良人,婚姻幸福。然而,隨著時局動盪,戰亂四起,她平靜的生活被打亂,晚景更是淒涼。

從李清照熱烈而又坎坷的一生中,不難發現,晚景淒涼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徵。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01

老伴先逝,孤苦伶仃。

少年夫妻老來伴。

更何況李清照和趙明誠的甜蜜愛情和幸福婚姻,跨越千年,依然為人們稱頌。

他們相戀時的美好,可以從李清照的《點絳唇》中窺見一斑: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情竇初開的少女,第一次瞥見愛人,那份羞澀、喜悅彷彿就在眼前。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二十一歲的趙明誠喜結連理。婚後夫婦倆恩愛有加,不僅在平常生活中,愛意滿滿,更是在金石字畫收藏與鑑賞,文學創作上琴瑟和鳴,充滿志同道合的歡樂。

然而,夫妻倆平靜的生活卻因為金人大舉南侵,發動“靖康之變”而發生巨大變化,隨著趙明誠染病客死他鄉,李清照也大病一場,生活從此急轉直下。

面對國破家亡的沉痛打擊,李清照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從前那個“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女不見了,一個面對生活束手無策,“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孤苦女人出現了。

再也沒有人陪伴她飲酒、看花;再也沒有人邀她把玩文物,她徹夜暢聊;更無人噓寒問暖、給予依靠了。

失去了丈夫的李清照,猶如靈魂被帶走了,她的後半生,也開啟了顛沛流離之路。

一個晚景淒涼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失去了愛人。沒有了愛的陪伴,生命就再也沒有意義可言,活著也成為行屍走肉。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02

家業盡毀,身無所依。

如果說,還有什麼能夠支撐著李清照活下去,那就是她和丈夫趙明誠花費畢生錢財和心血收集的古玩文物,睹物思人,保護好文物,就是對兩人愛情的延續。

然而,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自身安危都無法保障的弱女子,又如何保全得了這些文物呢?

起初,面對繁多的文物,李清照反覆挑選,忍痛割愛,精選出了15車文物送到船上,將它們送往南方。餘下的想要來年再帶走。

然而,這些文物先後都被戰火吞噬了。

如果說趙明誠去世,如同在李清照心尖上插了一把刀;那麼,大部分文物的被毀,就是命運對李清照的又一次酷刑。

帶著文物逃難的路途上,多少心酸、多少苦楚,多少遺憾,該如何承受啊。

人老了,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如果說生老病死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終究還是能坦然接受,但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由於人為因素,而家業盡毀。

熟悉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不再屬於自己,那種“生別離”,是一種持久的無法平息的痛。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03

情感被騙,雪上加霜。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當一個極度要強的人,甘願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時,往往並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心中僅存的念想。

如同李清照,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的她累了倦了,太需要一個依靠了。更重要的是,她想要為僅存的一些文物找到安身之所,保住了它們,似乎,才有了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於是,她再婚了,一個名叫張汝舟的男人。他看起來是那樣體貼,那樣為她著想。

然而,一切都是假象,張汝舟看重的不是李清照,而是她珍藏的文物。

李清照何其高傲,寧願坐牢也不願意與他繼續生活。於是,她以科考作弊為由將這個虛偽的男人告入大牢。按照當時律令,只要是妻子告丈夫都要坐兩年牢。於是,李清照也坐牢了。

好在,李清照當時挺有名氣,也有不少朋友照應,坐了幾天牢便出來了。

但情感上再一次遭受重創,對於已經悲苦不已的李清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的晚年已經遭遇不幸了,與其還想要尋求情感上依靠,想要獲得外在的依靠,還不如自己整理好傷口,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04

沒有兒女,無可相依。

老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可是,李清照一生無兒無女,當父母、愛人都先於自己去世,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孤家寡人”。

人老了,總免不了三病兩痛,需要有人端茶送水,問醫拿藥,這個人,可以是保姆,可以是親朋好友,但最好是自己的兒女。

不管過往的歲月裡,和兒女之間發生過怎樣的不愉快,但行將就木之時,只要有兒女的陪伴,便會有一種滿滿的安全感。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在養老院裡的人情冷暖。雖然都交足了費用,但護工對老人的態度卻有很大偏差,並不是看誰更有錢,而是看誰有兒女。

那些隔三岔五就有兒女來看望的老人,自然會問長問短,醫護人員也不得不有所畏懼,生怕被“投訴”。而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即便遭遇“不公平”待遇,時常被敷衍,又有誰來為他們“撐腰”呢?

兒女的陪伴,是晚年生活裡最明亮的色彩。反之,一切都將黯淡無光。

晚景淒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05

結束語:

一個人的晚年生活能否安康如意,如同寫一部長篇小說,早早地埋下了草蛇灰線,在中年時就已經有所暗示了。

李清照的前半生,可謂生活在“蜜罐裡”,一切順遂如願,但由此,她也養成了對家人的依賴,尤其是對丈夫的依賴,對浪漫和美好的執著。

當變故突然來臨時,她頓時束手無策。當然,如果她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許不用遭受顛沛流離之苦。

但誰又能保證,她的心也能安之若素呢?

所以,想要避免晚景淒涼,不如從很早就開始,讓自己學會依靠自己,不把自己的人生寄託在任何人身上,哪怕世事變化,依舊從容以待。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