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由 職路施語 發表于 人文2022-06-25
簡介職場裡,始終以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工作中的不如意,少些抱怨,多些實幹,你才會擁有真正做好事情的願望,從而使內在的驅動力能夠充分而有效地發揮出來

事事無成身老也什麼意思

閱讀點關注,職場不迷路。

蘇格拉底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話中的意思是,一個人的人生要經過自己的規劃與思考,清晰地感知到自己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否則,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過一天,算一天,走到哪裡,算哪裡,這樣的人生除了浪費時間,沒有太大的實在意義。

同樣的道理,放到職場當中,也是如此。

職場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員工,工作幹得好與壞無所謂,職務提升的快與慢也無謂,基本上處於一種躺平的狀態。

就像自己親戚家的一位孩子小趙,已經32歲,90後,在一家銀行做職員,每天朝八晚五,好不自在。

在別人眼裡是令人羨慕的物件,但他自己卻覺得很失敗。儘管他曾不止一次的“審視”、規劃了自己的職場。諸如,再過三年要晉升至經理,利用業餘時間,備考公務員,還有每天運動半個小時,半年內減掉10斤稱。

可惜的是,這些目標也只是審視而已,一到真正執行的時候,便繳械投降了。一晃3年過去了,除了體重增長之外,其他的沒有絲毫變化。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很失敗,一事無成。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實際上,像小趙這樣的職場人,所出現的一系列“心動卻沒有行動”的情況,真得不在少數。

背後的原因,就在於缺少一種內在“驅動力”,哪怕自己的目標很清晰,方法很具體,但想歸想,做歸做,兩碼事兒,兩者總是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一起。

每個人基本上都有三種驅動力,一種是出於本能,滿足自我生存需要的生理性驅動,一種則來自外在,即我們平常日所說的,獎勵與懲罰所形成的一種無形壓力;還一種就是做好每件事情的慾望。

而我們平時所說的“驅動力”,主要就是指這種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可以說,早已潛伏在每人人的內心深處。

當用科學的方法將它喚醒,並轉化成實際行動時,就可以主導我們的人生及至職場。具體來講,可以採取以下5個步驟:

1。積極暗示

有個成語,心想事成。聽起來,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荒謬,但給我們揭示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凡事想做好,你要不停地想,而且是往正面的方向,也就是合理的目標去想,這樣才能促成事情最終得以實現。

心理學,有項研究表明,大凡能取得成功的職場人士,都會初步確定的方向與目標出發,然後,積極地展開想象,隨著想象的深入與具體,起初的目標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由此,則會將自己心底對成功最原始、最深切的渴望調動出來,把目標的實現,當成一種使命來完成。

並據此不斷預演著成功的場景,這樣的場景深深地刺激著他們的右腦,使他們從潛意識裡開始接受並認同這樣的場景,直至將這一場景變成現實。

比如:我們在朋友圈會經常看到,有的人員工作之際無論厭倦還是輕鬆,時不時地要借朋友圈發表一些勵志的話語,如“加油”、“你可以的”、“沒什麼大不了的”等等。

還有,有些公司剛一上班都會集合全體員工,進行喊話式激勵等,實則,這些都是在進行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離完成工作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西方有一句名言說“你想要成為什麼 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持續不斷的心理暗示,真的會讓人“夢想成真”。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2。發掘優勢

對於驅動力而言,真正能讓其充分發揮作用,乃至做到極致,主要源於個人自我優勢的發掘。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曾講過這樣一句話,成功就是把最拿手最喜歡的事做到極致。這裡面所謂的“最拿手最喜歡”,顯然,就是個人優勢的一種通俗解釋。

對於蔡志忠而言,畫畫就是他人生的優勢,對此,他曾在椅子上58個鐘頭做一個4分鐘的電視片頭;42天沒有開門只做一件事,用4年時間,完成了40本諸子百家與四格漫畫等等。

可謂,一旦發掘自身優勢,就相當於開啟了驅動力的驅動“馬達”,無需加壓,便能一騎絕塵。

那麼,究竟如何發現自己的優勢呢?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會什麼?

即使不擅長,最起碼也是自己喜歡的,這種喜歡體現在工作過程中,則是哪怕遇到了挫折,也不認為是自己選錯了路,而是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還需更加努力,也願意更加努力。

2)我曾經做過什麼?

經歷往往比知識學歷更重要,前者在於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對於箇中的成敗得失,自己是有深刻體會的,對於判斷是否有優勢,自然更加直接。

3)我最成功的是什麼

?也就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在哪裡。倘若這樣的事情,總能出自你手,那麼,毫無疑問,成功事情背後所隱藏的因素,就是你的優勢所在。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場優勢,不是不存在,只是缺少了對優勢的發現。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3。挑戰問題

人的潛能往往埋沒在問題解決之中,而驅動力則正是靠潛能的激發,才能發揮出驅動的效果。倘若遇到問題,不能從自身找問題,將問題的解決寄託在他人、外部環境身上,那麼,潛能的激發則是一種笑談,而驅動力則更是無從談起。

有一個很現實的職場升職加薪的例子。原先在我們公司,有一位幹起工作沒啥說的,彙報工作不會說啥的老員工。已經在原崗位工作滿5年了,大家都提醒他到大領導那兒,主動將個人提職加薪的想法彙報一下,否則的話,一直這樣幹下去,也不是個事兒。

而且,時間再長了,或許因年齡問題,提職加薪一點兒希望都沒有了。

那位老員工,聽完也很受觸動,但對他來講如何彙報,也確實是一個難題,生怕大領導一句反問,把自己給問倒,問懵了。

但他一想,這次提職若不成功,可真就是機會失不再來了。於是私下裡硬著頭皮,將大領導對個人提職加薪可能問到的問題,想了個遍,領導這樣問,該怎麼說,領導那樣問,又該如何作答,反覆推演,直到感覺無懈可擊了。

後來,在向大領導請示提職加薪時,果然說理充分,應答自如,深受大領導讚賞,順利升為部門經理。

職場裡,你所面對的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看似成功障礙實則也是激發你進行自我驅動的進步臺階,只有邁上去,才能找到成長的樂趣。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4。養成習慣

養成習慣,實則就是形成一種自覺,不需他人強迫,甚至連自己都不需消耗額外的意志,就自動完成了,這也可以說驅動力的一種高階模式。

實際生活中,我們都會這樣的切身感受,對於每天清晨的洗漱、刷牙等活動,完全沒有排斥感,甚至可以說,如果早晨不洗臉,刷牙,就會感覺一天都不在狀態,反而不適應,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因此,當你把養成習慣作為形成從事某項工作的驅動力時,效果無疑是非常明顯的。

比如,一位資深寫作高手,每次完稿之前,都要從頭至尾檢查文章的段落是否清晰,語句是否順暢還有是否存在錯別字等等,一切都是那麼地順理成章,而對於剛接觸文字的職場小白,則往往會放置一旁慶幸總算完成了。

這一細節區別的背後,就是習慣的力量,換句話說,能夠自覺做到結稿即開始檢查,也是由於長期養成習慣所帶來的內在驅動力,也可稱之為“慣性”。

習慣如同一個驅動力調節器,好習慣會使驅動力向正方向持續提供,而壞習慣則恰恰相反,最終會使事情的進展陷入停滯,甚至南轅北轍。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5。拒絕抱怨

任何時候,空發抱怨,亂講怪話,都會給自己的工作,造成一種潛在的“傷害”,似乎終於找到了停止繼續努力與付出的藉口,而對內在的驅動力,無疑是一種致命傷。

據一次5000多人參與的關於“為何要抱怨”的調查統計,有18。8%的人表示為了發洩內心的苦悶,還有21。1%的人抱怨的目的是給自己找個逃避的藉口。

自己愛人的妹妹小姝,因一次面試失敗,抱怨了好幾天。原因是面試前期進展得都很順利,卻在面試前一天,因個人不小心,將水散到了面試簡歷,重做已經來不及。

結果,面試官看到皺巴巴的簡歷,認為這樣的員工工作不會認真仔細,便否決了小姝的入職申請。

對此,抱怨是沒有用的,反而會使無謂的時間均浪費在了壞情緒的宣洩上面,而且自己還將內在的驅動力給束縛住了。

正確的做法則是,認識到錯誤及求職失敗後,不必氣餒,反而從中汲取教訓,下次主動避免即可,這樣內在的驅動力,才不會受到壓制而失去作用。

32歲,銀行職員,自感一事無成:身處職場,有時真需要逼一下自己

職場裡,始終以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工作中的不如意,少些抱怨,多些實幹,你才會擁有真正做好事情的願望,從而使內在的驅動力能夠充分而有效地發揮出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