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由 太觀無極 發表于 人文2022-06-24
簡介一直到雍正即位後,乘著皇太極和孝莊成親的百年之際,雍正順著康熙帝和孝莊太后的意思,將暫安奉殿改為昭西陵

懸棺入土是什麼意思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孝莊前後輔佐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尤其是在輔佐康熙皇帝的時候,孝莊展示出了極高的才能和品德,與清朝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太后慈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我看來,孝莊歷史評價好於慈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孝莊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將權力還給皇帝,而慈禧則寧可犧牲皇帝,寧可犧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也要牢牢掌握國家大權。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年底,七十五歲的孝莊病危。這個輔佐過兩位帝王的女人,經歷過輝煌,也飽受過非議,特別是在孝莊為自己的後事留下遺言之後,更讓世人對她的誹謗更甚。

《孝莊後傳》:“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這段話的意思主要是說,卑不動尊,皇太極已經去世多年,不能因為自己在動封土;也可以避免勞師動眾,減輕農民負擔;還有就是心裡想著兒子和孫子,希望能和他們在一起。

康熙帝一直待祖母非常孝順,可為何祖母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而不下葬?

自古人倫之理,對親人盡孝,生前“待親孝順”,死後“入土為安”,讓死後的親人得以入土安息是一種天大的孝順。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呢?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按照滿清祖制,孝莊死後應該要和葬在盛京(今瀋陽)的丈夫先帝皇太極合葬。當然,古時歷來就有“夫妻合葬,婦死隨夫”習俗,即“生前同屋,死後同穴”,也一種團圓夙願。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入土為安的傳統喪葬禮節,但是康熙卻30多年沒有埋葬自己的祖母。即使因為問題棘手,也不至於這樣子。雍正給出的理由是康熙和祖母的感情太深了,不忍心下葬。因為康熙在孝莊太后逝世以後,準備在宮中為祖母守喪三年,這朝中大事誰管啊,所以朝臣反對。但是康熙也堅持為孝莊帶了兩年孝。

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遲遲不將她下葬?

此後康熙幾乎每年都會來參拜祖母,但是從來都沒有提過要將祖母請出暫安奉殿。一直到雍正即位後,乘著皇太極和孝莊成親的百年之際,雍正順著康熙帝和孝莊太后的意思,將暫安奉殿改為昭西陵。

雍正在權衡利弊之後,把所有大臣叫來一同商討。先是歌頌了孝莊的豐功偉績,繼而點出這麼多年大清朝蒸蒸日上,說明祖奶奶放置的地方是塊寶地,索性就在暫安奉殿建造陵寢。

懸棺37年時間之久的孝莊太后,如今總算是有了著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