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巴鹽古道延續三千年 西沱古鎮是它的起點

由 上游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2-06-18
簡介在石柱西沱古鎮,也有一條歷經千年的巴鹽古道,每天迎來送往的是負重前行的背二哥

巴梢是什麼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送別詩,喚起了多少人心中的記憶。在石柱西沱古鎮,也有一條歷經千年的巴鹽古道,每天迎來送往的是負重前行的背二哥。3000多年前,巴鹽古道從西沱出發,在崇山峻嶺間綿延上千公里。

巴鹽古道延續三千年 西沱古鎮是它的起點

站在西沱古鎮雲梯街入口,巴鹽古道從給老街中間橫穿而過,一路向上延伸至山巔。隨著時光的流逝,背二哥彪悍的背影,消失在古道盡頭,只有被踩得光溜溜的青石板默默無聞地保留了下來。

巴鹽古道從這裡出發

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忠縣的泔井和塗井兩大鹽泉,是巴人最重要的“鍋巴鹽”生產地。

隨著鹽業的不斷髮展,巴鹽外銷量日益增大,古代三峽航道險灘較多,而鹽巴浸水即化。為減少損失,巴人遂從旱路運鹽,在崇山峻嶺之中依崖鑿道、伐木開路、遇水搭橋、以石壘梯,開闢出了多條以鹽運為主的陸路貿易通道。

巴鹽古道延續三千年 西沱古鎮是它的起點

當地居民說,西沱周邊鹽場密佈,除了一江之隔的泔井和塗井兩大鹽場,還與巫溪大寧鹽場、雲陽雲安鹽場、彭水鬱山鹽場都相距不遠;而且這裡離方斗山最低點楠木埡最近,取道黃水壩進入湘鄂地區路程最短,佔據了地利之便。西沱便成了當時“巴鹽銷楚”最著名的起點之一。

當地的“鍋巴鹽”煉成後,包裝成百十斤的鹽包,用木船運到長江對岸的西沱,再用人力背運至湖北鄂西的武陵山區。

從西沱出發,巴鹽古道經朱家槽、楠木埡、王家壩、石家壩、黃水壩、萬勝壩、菜坪壩,翻越川鄂屏障七曜山的石門坎進入湖北利川后,經咸豐、來鳳、湖南龍山、裡耶古鎮、花垣、吉首、鳳凰古鎮而銜接雲南茶馬古道。

背二哥運出去的是食鹽,揹回來的是桐油、藥材、茶葉、菸葉、獸皮、燈草等貨物,促進了西沱水陸貿易的發展,西沱也隨之成為長江邊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

“川鹽濟楚”迎來黃金時代

歷經時代變遷,巴鹽古道不僅是物資交流的平臺,後來還成為了“川鹽濟楚”的重要運輸線。

石柱文物專家介紹,從“巴鹽銷楚”變成“川鹽濟楚”,這得追溯到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佔了由清軍把守的長江水道,切斷了淮鹽運銷湖南湖北的通道,導致楚地食鹽告急。

既然兩淮和廣東的鹽都進不來,何不從四川調鹽?於是,“川鹽濟楚”的相關政策和措施隨之出臺。

一時間,從忠縣中壩轉運至西沱的食鹽與日俱增,連同它一起轉運來的,不光是忠縣本地產的“鍋巴鹽”,還有長江上游和峽江其他地區的井鹽。所以,“巴鹽”擴大至“川鹽”,“銷楚”也變成了“濟楚”。這些食鹽轉運至西沱,再透過巴鹽古道運往楚地。

食鹽的大量集運,給古道沿途帶來蓬勃商機,讓很多人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為鹽而忙,農民離開耕地加入背夫的隊伍,商人傾盡家產開鑿鹽井,投資販鹽。巴鹽古道在歷史的推動下,進入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一為解決展示資金短缺問題,二是為彌補兩湖地區短缺淮鹽之苦,發起了第二次“川鹽濟楚”運動。三峽井鹽業進入“井噴”模式,1944年,僅鹽稅收入就佔四川國稅收入的60%,約佔全國國稅收入的25%。

古鎮上兩個鹽店最有名

在國內許多地方,是先有政治中心,才有城鎮。可是在西沱,是先有了巴鹽古道,才有了後來的古鎮。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巴鹽古道已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雲梯街上,還能看到過去鹽運留下的痕跡:被鹽水和風霜侵蝕的石頭鹽櫃檯,青石板上留下的打杵窩,以及街道兩旁諸多的鹽店、錢莊、茶館、客棧、會館、商號。

其中最有名的兩個鹽店,一為官府所開的同濟鹽店,另一個便是民間所開的下鹽店。

巴鹽古道延續三千年 西沱古鎮是它的起點

據說下鹽店是清朝“湖廣填四川”時一名姓楊的財主所開,為了與古鎮上面的官鹽店相區別,遂名下鹽店。在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鹽店規模宏大,生意興隆,是下川東地區最大的川鹽經銷商,也是川鄂湘邊區最大的川鹽轉運倉庫。

每天近百條從自貢來的運鹽木船在碼頭等著卸貨,近千背二哥源源不斷地從下鹽店揹著川鹽,走上巴鹽古道。他們十幾人為一梢,一梢一梢地成群結隊,將鹽運送至利川、恩施、來鳳、龍山等地。

由於上千年來鹽巴的浸漬,老街上的古井竟帶著一股淡淡的鹹味。當地人用井水根本泡不出豆芽,用井水做飯,可以不放鹽或少放鹽。

組建背二哥鹽運隊 再現“巴鹽古道”鹽運民俗

以前的背鹽隊到底是什麼樣的?作為老街的後代,從小在西沱長大的譚紅建、黃寧平、袁小健、鄧勁輝四人開始尋思如何再現過去背鹽的情景,讓“巴鹽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

袁小健說,除了資料、檔案的記載,最瞭解古鎮的,莫過於是那些年歲已高的老人。於是,他們幾個人開始走訪鎮上以及周邊的老人,還挨家挨戶蒐集古鎮的老照片,以及能代表古鎮的文化老物件。

巴鹽古道延續三千年 西沱古鎮是它的起點

“我們找到了10來個居民,其祖輩都是背二哥。”袁小健介紹,他們按照背二哥的裝束,成立了“背二哥大隊”,還原了當年背二哥背鹽的場景,鹽運民俗也成為了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60歲的彭家勝,便是“背二哥大隊”的隊長。他說:“父輩的辛酸,是古鎮文化的一部分,應該被記住。”

為了讓“背二哥大隊”效果逼真,彭家勝還挨家挨戶收集以前背二哥穿過的衣物和使用過的物件,讓大家裝備上,其效果連鎮上見過真正背二哥的老人,看了都說很像。現在,從雲梯街走過的“背二哥大隊”,已成了西沱古鎮一道靚麗的風景。

此外,當地居民還組建了玩水龍以及玩牛的隊伍。“這些都是我們西沱的特色,也是需要被傳承、被髮揚的民俗文化。”袁小健說。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 李舒 攝影 李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