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由 AA人間煙火孰知味AA 發表于 人文2022-06-11
簡介圖注:釀酒如果說史書、文物等實實在在的物事為劍南春酒的發展歷史和名酒地位提供了無可撼動的史實依據,那麼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與唐代綿竹縣令韋續、北宋文豪蘇東坡與綿竹道士楊土昌之間的一些詩文故事,則從另一個側面對劍南春名酒做了最好的註腳

銅壺燒酒可以嗎

在綿竹茶盤街諸葛雙忠祠裡,有一口民間廣為流傳的諸葛井。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古井

傳說這井的形成與諸葛瞻父子墓園有相當大的關係呢。話說綿竹父老忙活了大半夜才將諸葛父子的墳墓建好,他們收起工具含淚陸續離去,但有的人還是依依不捨,當大家回到家裡時,雞就開始叫鳴了。辛苦一天一夜的人們,惦記著昨天壘墓的事,都想去看看諸葛墳的樣子,大清早就趕到西門外,墳壘得高大雄偉壯觀,忠臣孝子得以安息令人們感到異常欣慰。再看取土的地方,都大吃一驚,坑裡裝滿了清澈見底的泉水,昨天挖土,一點水也沒有,怎麼半夜之間,水就滿了,伸手舀一捧喝,甜甜的,潤潤的,真是好水!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諸葛瞻父子墓園

有人說這麼好的水,把它箍眼井,豈不是一舉兩得嗎?大家都認為是好主意,說幹就幹,沒幾天功夫,井就箍好了。取個什麼名字呢?人們開始商量“天賜井”“忠孝井”,議論紛紜,後來全城德高望重的人們商議說:這個坑這麼深,是大家想把忠臣孝子的鮮血壘到墳墓上,可第二天就來了一坑清水,或許是諸葛父子為答謝綿竹人才賜與了清泉,就叫“諸葛井”吧!眾人拍手叫好,諸葛井就這樣誕生了。

第二年夏天干旱,城裡人吃水困難,河道乾涸,很多井無水,唯獨諸葛井的井水旺盛,大半個城的老百姓都到諸葛井取水,綿竹城裡幾千人沒一個被渴死,這樣一來,人們更加崇敬諸葛瞻父子。後來民間還流傳著好些諸葛瞻顯聖綿竹城的故事呢。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綿竹雙忠祠區域性

且說綿竹城西黃泥壩,有一孝子名叫白正順,他母親有個酒癮,一天不喝酒,就要周身發痛,走路都困難,喝酒後就精神飽滿,還可以幫兒子乾點農活,因此白正順就天天到城裡打酒。白正順家境不寬裕,莊稼又差,長年累月支援不住了,但母親的酒還是離不得,他只得從每天半斤減到二兩,最後沒辦法只有去賒賬,天天去賒,幾個月也沒錢付賬。

正在著急之中,看到一個姓曾的大爺來擔水,他說這諸葛井的水好,我們吃了半年,一家人從不得病。一句話提醒了白正順,他去打了一罐諸葛井的水,拿回去當酒哄老孃吃,老孃喝了這水,平平安安,只是說這罐酒比往回買的差一點,口味淡一點,但這酒味醇淨爽,從此白正順天天傍晚就去諸葛井打一罐水拿回家,老孃吃了很高興。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酒坊

肖家酒鋪的肖老闆,見白正順很長時間不來打酒感到奇怪,於是叫人打聽,方知原來如此。肖老闆就開始用諸葛井的水來釀酒,果然這酒吃起來比以往的酒更醇正,香味更濃郁。訊息一個傳一個,大家都到肖家酒鋪來買酒,生意十分紅火。

後來綿竹西門外諸葛井那一線,開了很多家釀酒作坊。以民國二十五(1936)年為例,全城大麴作坊25家,這裡就佔14家,另外還有13家燒酒作坊。在不到一里的路段,就有這麼多作坊,其中歷史最悠久,縣內外最著名的朱楊白趙四家大麴作坊也在這裡,用的都是諸葛井這一線水脈。這裡釀出的酒就是名揚全國的“綿竹大麴”,還在“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得了獎。至今,“天益老號”還在繼續釀酒,為生產名酒劍南春做貢獻。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天益老號

天益老號是一個古色古香的院落,臨街是青瓦黑漆龍門,上懸“天益老號”木匾,門的兩邊掛著一副木刻對聯,上聯為“酒氣沖天飛鳥聞香化鳳”,下聯是“糟粕落水游魚得味成龍”。每到春季,嫩綠的爬山虎便將這扇古老的大門擋住了一大半。這是一個具有典型川西民居風格的四合院。跨過門檻,推門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開闊的天井,天井的左面是斑駁的山牆,正面和左右是抬梁式木結構的槽坊。水井、水缸、木質的雞公車、酒甄,穿著傳統服裝哼著號子的釀酒工人,以及散發著酒香的古老窖池,讓人彷彿走進了久遠時代,這就是四川省唯一儲存最完整並且一直在生產的傳統釀酒作坊——天益老號。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天益老號生產現場

諸葛井的傳說並不是無中生有,它也有些真實的影子在裡面。如此看來,似乎綿竹釀酒歷史源於三國末期。不過,就考古證據來看,綿竹釀酒的歷史還可以朝前推一些。1976年2月,綿竹縣清道鄉金土村農戶在住房挖沼氣池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墓葬,從該墓出土青銅酒器、炊食器、兵器、工具等文物多達150餘件,這樣大型的墓葬,這樣豐富貴重的陪葬品,在四川戰國墓葬中極為罕見。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銅提樑壺

經分析,墓葬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期,在四川當為古蜀王朝時期。根據古蜀國墓葬的禮儀規格,推斷墓葬主人為古蜀王室成員,再從各方面歷史資料分析,專家們猜測,這處戰國船棺墓葬主人應該是距今2300餘年前的古蜀玉妃。從墓葬中出土的青銅酒壺、溫酒器、銅勺等大量酒器可以證實,綿竹產酒不晚於戰國時期。從該墓葬中出土的蟠虺紋提粱銅壺、蟠獸紋銅豆等距今2400餘年前的酒文化實物,造型華美工藝精湛。均為古蜀人使用的珍貴盛酒器,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銅豆

北宋文豪歐陽修編撰的《唐書》中《德宗本紀》篇有這樣一段記載:“

大曆十四年登基,大赦天下,減免稅賦,免去劍南歲貢燒春十斛,裁宮女300……

”從這段記載不難看出,在唐代德宗之前,綿竹所產之酒品質已經很好,是全國聞名的名酒,被作為朝廷貢酒要求每年進貢。而唐代中書舍人李肇所編撰的《唐國史補》一書中,收錄記載了開元至長慶年間(713-842)的天下名酒,其間也有這樣一段記載:“

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這段記載進一步有力地證明了綿竹所產酒聞名天下的事實。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歐陽修

《宋史食貨志》中曾記載有關於南宋綿竹酒稅丞楊祖職一事,從綿竹專設酒稅丞一職可以看出,南宋時期綿竹的釀酒業已是當地一大主要產業。而宋史中還明白記載,抗金名將張浚為了增強國家財力支援抗金大業,曾推行隔槽釀酒法,以增加四川酒稅收入。這些真實的歷史文獻不僅為“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更從側面直觀地反映出綿竹酒業生產規模及其在當地經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釀酒

如果說史書、文物等實實在在的物事為劍南春酒的發展歷史和名酒地位提供了無可撼動的史實依據,那麼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與唐代綿竹縣令韋續、北宋文豪蘇東坡與綿竹道士楊土昌之間的一些詩文故事,則從另一個側面對劍南春名酒做了最好的註腳。杜甫曾在一首詩中寫道:“

劍南春色渾無奈,觸忤愁人到酒邊

”。唐代綿竹縣令韋續一首《七絕》中也這樣寫道:“

燒春譽滿劍南道,把酒投壺興致高。美酒良辰添此物,詩情酌興翻波濤。

”兩人的詩文中,均出現劍南燒春等字樣,而兩人更是好朋友,杜甫築草堂於成都浣花溪,曾專門寫詩向當時綿竹縣令韋續覓竹,而韋續也多次向杜甫贈送綿竹所產“劍南燒春”,杜甫晚年在蜀中寓居近十年,對蜀中美酒“劍南燒春”情有獨鍾。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杜甫劇照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豪和政治家,在其豐富的著述中留下許多有關酒的詩文,《東坡酒經》是最為著名的一篇,內容裡很詳細地講了各種酒的釀造法。其中記述,宋元豐五年,綿竹武都山道士楊士昌路過黃州,見到被貶的蘇軾,他將蜜酒的釀造方法傳給了蘇軾,為此,蘇軾特賦《蜜酒歌》記其事,其中寫道,“

西蜀道士楊士昌善作蜜酒,絕醇釅,餘既得其方,作此歌以遺之

”。由於蘇軾的介紹,蜜酒方得以廣為流。宋李保在《續北山酒經》中把蜜酒方列為釀酒法之一,宋伯仁《酒小史》也把楊世昌蜜酒列為名酒之中。蘇軾的《蜜酒歌》及其與楊士昌的故事成為一則關於劍南春美酒的佳話廣為流傳。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東坡醉酒

時至今日,綿竹仍有“鵝黃蜜酒”的遺存。醪糟米酒,上點歲數的老輩人都會做。首先把糯米洗淨,在盆子裡泡半天,接著將泡漲的糯米蒸熟,倒入筲箕,用涼開水把米粒衝散沖涼,瀝乾水分,然後將米飯加入碾細的甜酒藥拌均勻,倒入一隻敞口的罈子裡,把米飯壓平實,中間用筷子插很多小洞來通氣,最後在壇口上蓋上一塊膠布,用細繩子沿著壇口牢牢地把膠布纏緊,再用一塊紅磚壓在上面,七天之後就可以開壇嘗酒了。

綿竹城裡也有賣醪糟的,以“梁醪糟”最為出名。每天下午四點過,梁師傅就騎輛三輪車在城裡轉悠,人未到就可以聽見鄧麗君的歌聲。三輪車上以醪糟為主,也有湯圓粉子這些東西,不過因為超市裡也有外地的醪糟賣,梁醪糟的生意是大不如前了。另外一種是老酒,跟“鵝黃蜜酒”也有關係,釀製方法差不多。老闆也是走街串巷叫賣,但是因為度數低,在酒桌上拿不出手,只有一些老人照顧他的生意了。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醪糟

綿竹號稱酒鄉畫城,真正撐起綿竹酒城名號的可不是米酒,而是以劍南春、綿竹大麴、東方紅、道生一、綿春貢酒等為代表的濃香型系列白酒。“綿竹大麴”的名聲肯定比“綿竹市”本身更有知名度,國內不少人都是因為喝過綿竹大麴才知道川西還有個綿竹市的。綿竹大麴清代康熙年間就問世了,《綿竹縣誌》中寫道:“

東里農田,一歲三熟,西南北膏腴,歲無兇飢;西北山林所產石炭、木炭,異色炫目,以之供炊米煮酒;酒有數種,大麴為著,聚於城西,業此致富,趨之者眾

。”寥寥數語,道盡了綿竹酒鄉的天時地利人和。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天益老號釀酒

綿竹大麴,又名“清露大麴”,這是清代翰林李調元賦予它的雅稱。他在其名著《函海》中直稱“綿竹大麴”為“綿竹清露大麴酒”。他評價道:

綿竹清露大麴色潔白,味醇香,狀若清露,具有消暑、禦寒,止嘔洩,除風溼,驅瘴氣的綜合功效。

文人好酒,李翰林也不例外,他宦遊遺蹟遍及半個中國,而對綿竹大麴情有獨鍾,自謂“

天下名酒皆嚐盡,卻愛綿竹大麴醇

”。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李調元

李調元在《過妙香院飲》一詩中,這樣描述自己酒後狂喜的神態和情景:“

不復序齒竟就座,轉瞬瓶罄空壺觴。枯腸得酒高興發,亦自起舞如巫娘。群兒拍手父老笑,此翁無奈今之狂。

”你看這李調元應該是見多識廣吧,看見桌上有綿竹大麴,連基本禮讓也不管不顧,即刻開懷暢飲,喝得酣暢淋漓,手舞足蹈,以至於連小孩子都覺得很有趣。這就是綿竹大麴的魅力了。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釀酒

曾經,綿竹劍南春位居中國白酒前三甲,有“茅五劍”之稱。可惜今天,前兩甲還在,而第三名卻已經變為“洋河”了。這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說劍南春近些年的發展勢頭也算良好,但發展步伐始終趕不上“洋河”等品牌,更不用說茅臺、五糧液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2003年改制以來的各種遺留問題沒有處理好以及沒有踩準市場節奏,應該佔據主要因素。目前,劍南春和郎酒算是白酒市場的次高階品牌第一梯隊,後面還有捨得、汾酒、水井坊等緊緊跟隨,稍有不慎又會掉隊。

綿竹好山好水出好酒燒春譽滿盛唐,不知劍南春何時能上演王者歸來

圖注:宋祖英

2011年,歌手宋祖英曾在《劍南春之歌》中深情唱道:“

春滿劍南道,綿竹景色嬌。冰川玉露水潺潺,醇香醉飛鳥。千年窖萬年糟,美酒出老號。芳名遠揚憶唐朝。國史把名標,風流數今朝。舉杯劍南春,品味人間好。

”我們期待,未來的劍南春能理順關係,在白酒市場上重回昔日榮光。(彭忠富/整理;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