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在農村,為何有的老人去世說是“喜喪”?多少歲算“喜喪”?

由 村長曉佳一 發表于 人文2022-06-03
簡介而且在喪禮上還有很多講究,有些老人去世後家人大擺宴席,鼓樂齊鳴,就如同辦喜事一般,而這樣的喪禮被人們稱為“喜喪”,在這樣的葬禮上除了子孫的少許的哭聲外更多的是賓客歡聲笑語

至80歲孝終是什麼意思

【村長曉佳一】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謝謝關注!

農村禮節傳承

在我們年幼的時候很多事情不理解,可以說是少不更事。特別是在農村的一些風俗禮節,沒有教科書參考,有的只是耳濡目染,依照大人的行為而去做,就這樣一輩輩言行身教,很多習俗也有些變味,或者是變得不倫不類,有些照貓畫虎的感覺。

在農村,為何有的老人去世說是“喜喪”?多少歲算“喜喪”?

農村的喪禮一般最為神秘,同時也是禮數最多且最複雜的禮節,畢竟喪禮是我國古代四大禮制之一,所賦予的意義更是有所不同,而對於死亡人們大多又都是忌諱的,因而其中的禮數只能透過一次次的親身經歷才能學會。

而且在喪禮上還有很多講究,有些老人去世後家人大擺宴席,鼓樂齊鳴,就如同辦喜事一般,而這樣的喪禮被人們稱為“喜喪”,在這樣的葬禮上除了子孫的少許的哭聲外更多的是賓客歡聲笑語。

在我們平常人看來,人家都過世了,還要大擺宴席如同慶祝一般,喪禮上嘻嘻哈哈的未免太不尊重死者,然而現實中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那麼,什麼是“喜喪”呢?

在古代來說,根據

清稗類鈔

》“喪祭類”記載:“喜喪”,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

在農村,為何有的老人去世說是“喜喪”?多少歲算“喜喪”?

意思是去世的老人要福壽雙全即為“喜喪”,主要是指全福、全壽、全終。

第一、要滿足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平平安安,老人晚年幸福無憂,即是全福。

第二、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歲耄耋老人,九十歲

背之年,在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能夠被稱為全壽。

第三、修善果、得善終,這是老人們最為在意的,即是要自然老去、無疾而終,不受病痛折磨,對於老人和其子女來說都沒有遺憾,也就是全終。

在以前,人們認為要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算是“喜喪”,子女就不用太悲哀,親朋好友也為之高興,減輕了老人去世的悲傷。所以這樣的老人去世後,大擺宴席,鼓樂隊齊奏,甚至鞭炮齊鳴,喪禮更像是一場婚禮。

在農村,為何有的老人去世說是“喜喪”?多少歲算“喜喪”?

而到了現在,或者說放到了不同地方,“喜喪”的條件都在改變。有些四世同堂的老人去世能夠算作“喜喪”、有的只要三世同堂,也就是有孫子了,那麼對祖先有了交代,完成了任務也算作喜喪;在有些地方,只要超過80歲,無論是不是子孫滿堂也

叫作

喜喪。

這些都是根據時代變遷做出的改變,但是主要的意思就是一個,對於老人的去世我們都無力改變,那麼以“喜喪”來安慰生者,不要過度的沉浸在悲傷之中。

而喪禮的舉辦同樣如此,聚齊親朋好友,透過儀式感、禮節緬懷先人的同時更多的還是要安慰活著的人,同時也起到了教育的意義和孝道的傳承。

後語

近些年來,隨著外出的農民工越來越多,留守鄉村的老人年紀越來越大,老齡化增高之下,農村去世的老人也是越來越多。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不少老人去世後子女都沒有在身邊,很多老人去世幾天後才被發現。

在農村,為何有的老人去世說是“喜喪”?多少歲算“喜喪”?

這樣的

過世

怎麼看也不該是“喜喪”,然而很多喪事依然歡聲笑語,造成了農村“喪事不哭”的怪象。在此背景下,人們更多地追尋金錢、效率,喪禮僅僅成了一

種形式

乃至藉機收禮的工具,不得不說是一種文化傳承的缺失。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忠孝廉恥勇,這些文化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慢慢缺失,而浮躁之氣成了主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