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由 解毒時光 發表于 人文2022-05-18
簡介至此,如果只給我一個機會,講一個思考,呈現一個理念的話,我就會把這些內容呈現出來,就是這四個詞“分辨、判斷、聯結、評價”,雖然它們不能概括人生的全部,特別是省略掉了人參與世界過程中的那些動作,但那些動作往往是個人化的,無法普遍性的進行概括

無可名狀是什麼意思

但凡試圖簡單概括的行為都是危險的,特別是嘗試用一個或一些道理來說明整個世界的時候,要麼就過於概括從而失去了現實的意義,要麼就會過於實際而無法涵蓋現實的所有相面。

歷史上,試圖做這些事情的人,在物理領域,至今還沒有人成功,而哲學領域很多先賢都從某一個角度出發,逐漸構建其一座理論的大廈,儘管也有諸多自我的不滿,但有很多哲學體系似乎也可以大體上去解釋整個人生。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不過,這種大一統的解決方案,就像是伊甸園裡的蘋果,危險又迷人,但凡樂於對人生思考的人,都會不斷的透過經驗層面的現象向上歸納總結,雖說不一定都能達到一個統一的制高點,但這種嘗試的誘惑是每一個人都不能抵擋的。

我也不例外,抑制不住這種膽大妄為的衝動。在此之前,曾幾次試圖寫下點什麼,但會發現野心並不能代替能力,就像每個人所面臨的困境一樣,想要並不一定真正能夠實現。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但人存在的魔力也正在於此——一個想法、一種念頭、一個慾望,就像埋在土壤裡的種子,當遇到了合適的時機,它就會拼了命的拱出地表,露出新芽,也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對現實要保有敬畏,但對未來,卻可以充滿幻想。

如今,這顆個裝滿了個人對世界理解的種子已經發出枝丫,我也希望透過晾曬能夠讓它更茁壯的成長。所以在此不自量力的試圖對人類的世界進行一種概括性的描述。

當然,說話要有第一個字,一切都要有個開始,很多時候,開端是最難的,當我們陷入一種沉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呢?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慶幸的是,雖然這個世界很龐雜,但我們總能有一個立足點,因為當我們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通俗的說,一切都從知道開始,從我們睜開眼看,張開耳聽開始。

這也無外乎大多數的哲學體系都是從認識論開始的,畢竟我們想要思考點什麼,想要談論點什麼,總要有一些物件,這些物件需要透過認識得到,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那麼認識又是從什麼開始的呢?這就是一系列關鍵問題中的開端問題。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只需要回到日常的經驗中,把我們的認識過程像是用膠片慢放的方式,一點點的回溯,總會找到那個決定性的瞬間。

一切的認識,都必然是先以認識實體開始的。我們看見某一種現象,就像是雙眼連續拍攝的一幅圖片,回到認識的最初,我們說不出看到的都是什麼,只能在這種觀察的過程中,獲得一種感官層面的總體感受,如果一切停留在此,那麼認識就不可能發生,也就不會有任何智慧的存在了。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就好比我們看見路上跑著一輛車,但前提是我們根本不知道那是路,那是車,但我們能看到這個現象,接下來,一個非常重要的瞬間就發生了,即我們透過認知能力,把路和車區分了出來。即便是那時我們還不知道路是什麼,車是什麼,但我們能夠清楚的將它們視為兩種不同的東西。

如果站在當前的視角追溯的話,一切意義的產生,都必然迴歸到“分辨”的那一個點上,也就是說,認識必然是從“分辨”開始的,如果不分辨,就不會發生接下來的事情。

讓我們暫停在這裡。雖然“分辨”這個詞顯得有些不起眼,但其背後蘊含的能量,卻是人們在千百年來所追尋、討論或爭辯的主要動力。

毫不誇張的說,當前人類文明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建立在“分辨”的基礎上。最讓現代人引以為傲的科學,從名字上來說就是“分類的學問”。從大的角度上,物理、化學、生物都是首先進行分類。而在某個具體的領域中,比如生物裡最經典的門綱目科屬種的區分,可以說不進行“分辨”,一切研究就無從開啟。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其兩面特性,“分辨”也不例外。雖然它給認識帶來了第一道光,但也同時帶來了了一道坎,帶來了一個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難題——二元對立。當我們把分辨這個能力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首先會發現主體和客體的劃分,其次在主體的內部,還會找到一種精神和身體的劃分,而統合起來說就變成了精神性的主體和物質性的客體之間,被我們用分辨徹底的區別了出來。

自柏拉圖開始,二元對立的戰爭就從未結束過,即便是康德的息事寧人也未曾打消對二元論的疑慮,雖然這一切看似在黑格爾那終結了,但最終黑格爾也被扣上了一個唯心主義的帽子,又跟唯物主義區別開來。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理念的問題,在現實中,人種、國家、民族等的劃分,也帶來了紛爭。人們習慣性的用分辨的方式確認我者和他者,即便是不斷的將我的圈子擴大,但同時也將他的圈子同步的增加,對立始終在我與他之間橫亙著,可以說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人開始認識世界走出分辨那一步的代價。

繼續回到我們的主線上來,在分辨之後,我們又做了什麼呢?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還是剛才汽車跑在路上的例子,當我們可以分辨出還叫不出名字的汽車和路之後,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了。我們需要對分辨出來的東西,進行一個“判斷”。可以用命名做一個簡單的理解,也就是我們把上面跑的判斷為車,把下面靜止的判斷為路。

命名,也只不過是判斷當中的一個小的環節,判斷就好比是在科學中,分類了之後對某一個類別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其本質屬性以及變化的可能。我們即可以做出判斷“這是一輛車”,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很多判斷“這輛車是三缸、四驅、五座”等等。

與分辨行為的那種可能蘊藏在人類天性中的能力有所不同的是,判斷是更加後天的、依賴經驗的,同時也是個人化與社會化的結合產物。就好像我們把路上跑的叫做車,並不完全是個人能做主的,這是源自於歷史與社會的互動,最終沉澱下來的一種判斷結果。

不過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的判斷上,還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在分辨中我們已經將車和路分開了,但好奇心依然驅使我們去探索一個問題,為什麼車能在路上跑起來?雖然現代物理學能夠告訴我們,摩擦力是車和路之間發生的一種奇妙的關係,但我們探索的並不是摩擦力這件事,而是在這背後那種更為一般的情況。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在“分辨”和“判斷”之後,還會有什麼?

從摩擦力這個問題上,就可以直接得出結論。在透過分辨將現實的存在分開之後,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是割裂的,即便是人為的分開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著被我們稱為“關係”的東西。

所以問題也相當簡單,當初我們強行分開的,就還是要把它們還原回去。分辨和判斷之後,接下來還是要進行“聯結”。無論我們用什麼角度去分辨這個世界,將現實存在分開,都好像是一個醫生在完整的世界當中強行的劃開了一條裂縫,而且就算是劃開,中間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並不是我們透過認識就能切割的,認識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反映,而不能對現實世界進行真切的操作。

在判斷過程中,人們更多的是去發現被分辨出來的單獨個體的特性,也試圖去達到一種完整的、本質的描述。而聯結,則是在對某些單獨的個體有了充分了解之後,發現其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外界依然有很多東西對它施加了影響,比如那輛跑在路上的車,我們把它跟路的關係稱為摩擦力,但不僅如此,它還跟地球有關係,那個我們叫做重力。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大多數時候,那些被我們稱為“力”的東西,反應的就是一種關係,是聯結這個認識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到了這一步,似乎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就要達成完滿。

這其實有一些像康德提出後被黑格爾發揚光大的三分法中的那個過程——正、反、合。分辨就是將正和反區分出來,這裡說的正和反,並不是那種碰到一起就要湮滅的正反粒子,而是在人認識中能夠幫助區分的那種明顯的痕跡,在車和路的圖景中,車就是路的正,路就是車的反。

在分辨之後,還要對它們進行一些探索和認知,而最終我們還是要把它們合在一起,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結,並且用一些更深入的概念來描述這些聯結。但正反合並不是一個步驟,而是一種迴圈,在人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的去分辨、去判斷然後再去聯結。這種湧動的認識論會,最終會向每個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能夠認識到整個世界麼?康德說這一切無法達到盡頭,人類終將無法獲得那個完整的認知,而黑格爾則堅定的說,完整是一定可以被認識的。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姑且不去探討那個終極的、絕對的世界真理問題,我們原本要探索的也並沒有從分辨、判斷到聯結就結束了,如果是這樣,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人也會變得非常幸福,或者說感受不出幸福或不幸。

因為我們是以人類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的,即便是認識到了世界的一切,最終還是要回到每個人的內心。我們就會提出一個更加拷問靈魂的問題——這些與我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這也是聯結當中的一個步驟,即主體和客體的聯結,也就是去發現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能夠發現人跟外界的那種物理層面的關聯,比如人也像汽車一樣受到摩擦力、重力的影響,這都是自然對人施加的影響的呈現。

可是,在此之外,人可能是參考了這種關係的特性,在內心構建出了一種新的關係,超越了物理層面的聯結,上升到了一種意義的層面,我們可以把這個行為叫做“評價”,也就是對任何的關係,用一種人的視角,以人的利益或感受為標準的評價。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什麼東西是有價值的,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什麼生活是幸福的,什麼歲月是值得過的。這些就是人類來到這世界上,最終極的追問。從第一次睜開眼,人就開始了分辨,慢慢的學會了判斷,並努力的發現隱秘在判斷後面的那些聯結,最終了然於胸之後,開始了內心的評價。

至此,如果用一句話來給有人參與的世界模態下一個定義的話,那麼就是這四個詞語,

“分辨——判斷——聯結——評價”

其中,分辨與聯結更像是一種啟發式的動作,人不需要太過於努力在這兩個行為上,它們對於人的某些天賦依賴程度很高,同時也是一種習慣性的養成。即是否能夠合理的去分辨,又合理的去聯結。

而判斷和評價,則是一種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動作。在這個層面,人類的天賦也顯示出了差距,但後天的努力是可以彌補的,透過學習,人能夠獲得更加深入的判斷,同時不斷的磨礪,也能讓人有一種清醒且有效的評價體系。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如果能夠將這四個詞遊刃有餘地應用,人生應該會比較順暢。反而有很多人與外界的矛盾或人內心的糾結,往往是錯誤的看待或應用了這四個動作。

比如過於執著分辨但不在意聯結,或不能很好的分辨而錯誤的進行連線。但這兩方面的問題,遠不如將判斷和評價弄混來的更嚴重。很多日常當中的問題,其核心都是在於人們模糊了判斷和評價的界限,錯誤的使用了其中的一個行為,或者把它們徹底的混淆。

判斷大多數時候是要保持客觀的眼光,冷靜的去發現事物的特性,而評價則是將事物與人或人與人進行關聯之後,進行的一種更主觀的(或者是繼承了文化和歷史層面的客觀)評判。

如果不能下意識或有意識的在對某個事物或某個現象在判斷和評判上進行區分的話,就會將它們的特性與價值或意義混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害蟲,這就是一種評價,但不是判斷,有人之前,這世界上是沒有害蟲的。如果搞不清楚判斷與評價,勢必就會在很多問題中讓人陷入到混亂的迷霧裡,無法抽身,進而影響了人的自我評價,也就是過的不快樂、不幸福。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至此,如果只給我一個機會,講一個思考,呈現一個理念的話,我就會把這些內容呈現出來,就是這四個詞“分辨、判斷、聯結、評價”,雖然它們不能概括人生的全部,特別是省略掉了人參與世界過程中的那些動作,但那些動作往往是個人化的,無法普遍性的進行概括。

那部分也無法進行概括,面對世界提出的問題,人所做出的解答和行為,是決定了一個人是他自己的東西,是每個人最為獨特的,無法被一語帶過的東西,也是人生無限可能性和有趣的根本所在。

道理往往就是個道理,道理也無法替代生活,但理解了道理之後,依然心存敬畏的積極的投入到生活當中,那才是真正的哲學,真正的人的、鮮活的哲學。

所有人都能自行得出的哲學道理,只用四個詞概括人間永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