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人文2022-05-10
簡介工作人員在引匯入艙病患掃碼填寫資訊據介紹,跨採方艙醫院出艙最高峰時近700人,共分14車次出艙,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什麼人之力

自4月3日普陀區跨採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以來,這裡累計收治5698人,出艙4095人,艙內最大床位數近2400張。艙內自4月中上旬開始迎來集中轉陰出院高峰,出入艙流轉頻繁。

作為區內一個在艙病患長期保持在2200人左右高位執行的中大型方艙,這裡僅靠50名醫務、臨時院辦工作人員,是如何守住艙內人員的服務體驗,又保障出艙效能“不掉線”的呢?

一切要從跨採方艙醫院藉助的“數字之力”說起。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出艙人員

一套數字化出入院管理體系:出艙服務高效暖心

“您符合出艙條件,請整理好個人物品,於今日14時30分在一樓7號口集合。為確保您家人安全,艙內物品請勿帶回。”在第一次核酸結果是陰性之後,張麗(化名)一直焦急地等待第二次核酸檢測的結果,一大早醒來刷手機,剛刷到陰性的結果,手機就接收到了方艙醫院發來的出艙簡訊,她太開心了:“真快,原以為等待工作人員梳理結果再安排路線轉運回社群,最快也要第二天了,沒想到當天我就能回家了。短訊息通知很及時,具體資訊也都很清楚。”張麗說,第一時間收到出艙的具體安排,對她而言,就是吃了一顆及時的“定心丸”,免去等待的不確定和焦慮,這樣的出艙體驗很好。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出艙簡訊提示

原來,這樣高效又暖心的出艙體驗得益於跨採方艙醫院的一整套“數字化出入院管理體系”。入艙時掃碼採集資訊,以患者自行掃碼填寫姓名、年齡、身份證號、床位號、出艙轉運地址、所在街道等及基本資訊,建立艙內病患基本資訊資料庫;艙內的每日核酸檢測結果由專人負責梳理,比對病患基本資訊資料庫,日結日清;出艙時群發簡訊通知出艙安排,錯峰轉運、有序且高效。

“入艙人員多,光靠有限的醫務人員一個個去人工登記比對資訊,不僅耗時,還容易出錯。”跨採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張思敏告訴記者:“於是我想到用‘問卷星’來設定小程式引導患者自行填寫個人資訊,一些特殊的老年人沒有手機、不會使用微信的,再由我們去人工填寫。這樣一來,不僅減輕了義務工作人員的重複勞動,資訊準確度也更高。”試行半天,就有1000人填寫,很快就推廣到了跨採方艙醫院的全部病區。截至目前,病患基本資訊資料庫已經收集到了5000多份資訊。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張思敏在設計“問卷星”後臺

有了這些基礎資訊,對於每日都需要比對核酸檢測結果的“資訊員”蘇雁彬來說,安排出艙的能效就更高了。“最開始沒有這套基礎資訊資料庫時,不少病人的所在街道、住址資訊不全的,我們每天晚上都要挨個打電話去核實確認,有時候核酸結果出來已經是凌晨了,病人休息了,我們只能等到第二天再電話確認資訊,再去安排路線,通知病人做準備,手忙腳亂不說,有時候還得多耽誤一天,才能安排病人出艙。”蘇雁彬告訴記者,現在基礎資訊資料庫資訊齊全,他每天半夜等當日核酸結果一出,就第一時間梳理名單。“一般每天早晨5、6點,就能整理出當日出艙名單了。同步就會透過電信的後臺群發簡訊,通知出艙人員提前做準備。”蘇雁彬說,這樣一來,“日結日清”,極大提升了出艙效率。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工作人員在引匯入艙病患掃碼填寫資訊

據介紹,跨採方艙醫院出艙最高峰時近700人,共分14車次出艙,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藉助數字智慧技術:打通艙內生活的多個 “堵點”

在跨採方艙醫院,日均2200人的大體量一日三餐、各類物資的供應及時、充足,是確保艙內生活體驗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將大體量的物資從外部“清潔區”運送到內部“汙染區”一直是保供艙內路途中的一大“堵點”。

為此,跨採方艙醫院專門成立了一支特別的“送餐隊”,每日身著防護服將三餐和物資運送至艙內並進行分發,但依然存在清潔區和汙染區交叉的風險。“這段‘兩區’交界的路不長,但是量大,三餐的時間又緊,需要一次性鋪很多人手穿上‘大白’去短駁餐食,不僅增加了人力負擔,還造成了防護服的不必要浪費。”跨採方艙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此,在院領導的協調下,先後引進三輛“無人駕駛送餐車”,藉助數字智慧技術,打通了“兩區”短駁的這段“堵點”。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智慧車在短駁盒飯、藥品等各類物資

一臺外形Q萌的無人駕駛智慧車,平均一次可以運輸200份盒飯。不僅比起人力運送效率更高,並且真正實現了無接觸送餐,更加安全。“經預先設定程式,就可以做到無人駕駛智慧進出,在清潔區裡,我們只需要安排兩名工作人員負責將物資裝車和消殺,智慧車就可以將物資和餐食運送至汙染區內交給專門的送餐人員,不僅減少了入艙人員數量和風險,還提高了運送效率。”跨採方艙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除了常規的一日三餐,在艙內,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存在著生活的“堵點”。在跨採方艙醫院的三樓病區,這裡佈置了常規醫療救治裝置,因此,這裡成了基礎疾病、年長的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區域。“不少老年人,沒有手機,進入方艙等於和外界失去了聯絡。”跨採方艙醫院副院長徐雪煒告訴記者,前幾天就透過“12345”市民熱線接到了一則緊急需求。“老人的家屬不清楚老人在哪個方艙,我們透過和家屬通話收集了詳細資訊比對後,找到了老人,我在巡艙時,用自己的手機和家屬進行了影片通話。得知老人身體健康,吃得下睡得著,家屬激動得熱淚盈眶,十分感激,我也很開心。”徐雪煒介紹說,自此,他的手機就加上了不少老年人的家屬微信,在每日巡艙時給老人撥個影片、打個電話、報聲平安。他的手機,成了這些特殊人群在特殊時期的暖心“聯結器”。

“數字之力”入駐!普陀這裡的出艙效能、艙內體驗紛紛提升

徐雪煒在幫助老年人和家裡人進行影片通話

大到方艙醫院管理層面的數字出入院系統,小到艙內每一位病患的一頓飯、一通電話,當“數字之力”融入方艙,高效的“暢通”,成就了“隔離時期”的一份“特別暖心”。

丁婉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