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一杯茯茶讀史:楚懷王與楚人的沖天怒火

由 一杯茯茶 發表于 人文2022-05-04
簡介而且,在仇恨秦國的同時,楚人也在時時地懷念著楚懷王:後來反秦大軍擁立的楚王,就用了楚懷王的諡號,還叫“楚懷王”

成語什麼什麼吹齏

一杯茯茶讀史:楚懷王與楚人的沖天怒火

初冬的紅葉

在一杯茯茶的印象當中,楚國一直就是一個奇葩的存在。春秋戰國以來,是各諸侯國中很牛,很厲害的一個角色,前期想打誰就打誰,後期,卻屢屢的被欺負,被哄騙,被打來打去,直到被滅國。

楚國的強大是全方位的。文化上,《楚辭》是與《詩經》並肩的中國文化的兩座高峰;經濟上,依託富裕的江南水鄉,沃野千里,資源極為富足;軍事上,“春秋五霸”之一,楚軍想打誰就打誰,反正有錢有糧有兵源,打得起,也打得贏。

所以有時候想,歷史是在哪裡打了個盹,讓秦國統一了天下,如果是楚國統一呢?現在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呢?至少我們後世的人,背《楚辭》的要比背《詩經》的多吧?

不光是現在的我有這種想法,就是戰國時代的蘇秦,也是很看好楚國的。他說“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意思是合縱成功則楚國王天下,連橫成則秦國王天下。歷史到底有自己的走向,最終,秦國統一了中國。

而楚國和秦國,在當時的中原諸侯國廣大群眾眼裡,那都是“南蠻子”、“西戎西狄”之類的,秦國是“虎狼之國”,楚國也是民風民俗不合中原禮儀的另類的野蠻人。

好了,既然註定楚國要不行,不能王天下,那麼他的下坡路,基本上就是從楚懷王開始的。

要說這個楚懷王,也是大名鼎鼎,說幾個成語你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了:雪中送炭、巫山雲雨、無功受祿、懲羹吹齏等(不知道意思的,請自行度娘)豬腳都是該大王。

對楚懷王,歷史評價比較複雜,褒貶不一。總體上,屬於180度大轉彎的奇葩人才。前期,破格重用大名鼎鼎的屈原屈夫子等人進行改革,然後大敗魏國,消滅越國,擴充疆土,和秦國、齊國那是三大強國,三足鼎立之勢,分明上演的就是既英明又強悍的王者範。只是到了後期,不知道是好東西吃多了,還是滅了越國後消化不良,這腦回路就突然東奔西竄,沒有方向了。

這楚懷王腦風一轉,後果就很嚴重了,那不叫昏庸,直接奔愚蠢去了。

先是被秦國國相張儀騙:說是隻要楚國和齊國斷交,就割讓600裡地給楚國。結果很簡單,楚國少了一個重要的戰略伙伴,得到了6裡地。張儀說我答應的就是6裡地,你要了要,不要拉倒,哪裡說過什麼600裡地!

要知道,當時楚、齊、秦三強鼎力,和齊國斷交,對楚國意味著什麼?對秦國又意味著什麼!然後,楚懷王很生氣,不看形勢,倉促起兵,要打秦國,結果,連著幾個敗仗,是大傷元氣。

接著,就直接被秦昭王騙到秦國去了。

秦昭王說咱們很長時間沒見了,挺想你的,到武關(戰國時候楚、秦交接地,位於現在的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聚聚吧,喝點小酒,商量商量國家大事。

楚懷王手下的那一干大臣,什麼陳昣、屈原什麼的都苦勸,說秦國不能去。但結果是楚懷王去了,還被扣留了,三年後,客死秦國。

秦國是落了個罵名一地,兩國相交,不斬來使,何況是邀請對方的國君,人家來了,你直接就給扣了,雖說戰國時候,已經是禮崩樂壞,但是,這種弄法,還是很難被各國接受的。

但—— 是 ——,這是有先例的,就是楚國的國君曾經在春秋時期,諸侯國盂之會時候,扣留過宋國(今天的商丘一帶)的宋襄公,儘管後來迫於各國的壓力又釋放了。這無疑是起了一個壞頭。

秦國也照做啊:你祖上扣留人家以仁義名離世的老宋,我大秦現在就扣留你,誰讓你不想想我是誰就來赴約呢?

想想,這也算是一種報應吧。

秦人把楚懷王的遺體送回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史記·楚世家)”,也就在這個時候,那句著名的代表著所有楚人情緒的名言誕生了,楚人南公言“楚雖三戶,滅秦必楚”。楚國就是剩下三戶人家,這麼弱小了,但是滅亡秦國的,一定是楚國人。

為什麼楚懷王如此愚蠢,而楚人卻又皆憐之呢?

楚懷王是很愚蠢,作為國君,天真到相信對手的謊言,忘了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第一,沒有真誠的友誼,接二連三的相信秦昭王、相信張儀,接二連三的被欺騙。

但—— 是 —— ,楚懷王雖然愚蠢,但是在秦國表現出了感天動地的氣節,絲毫不為秦國的利益引誘、威逼恐嚇所動,可以死,但絕不能割讓楚國的一寸土地。楚懷王表現出來的視死如歸,不拿國家利益交換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楚人,想秦人展現了作為一個楚人頑強彪悍的一面。

所以,這句情緒化的箴言,最終是一言成真,最終果然是楚人滅了秦帝國。

陳勝、劉邦、項羽等等,都是楚人。而且,在仇恨秦國的同時,楚人也在時時地懷念著楚懷王:後來反秦大軍擁立的楚王,就用了楚懷王的諡號,還叫“楚懷王”。

楚懷王因為自己的愚蠢,出了洋相,惹出了笑話,但最終,也因為自己的英雄氣概,走進了楚人的內心。直到今天,“楚雖三戶,滅秦必楚”這句話,依然代表著一種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足以摧毀任何強大的帝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