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缺愛的人,想要收穫愛情,不得不走的3步,多難都得跨過去

由 冷愛 發表于 人文2022-05-02
簡介缺愛的人,如果不先學會自愛,怎麼可能會識別愛、篩選愛

缺愛男孩子最想要的是什麼

套用阿德勒曾經描述自卑的一種說法,我認為“缺愛感”和“缺愛情結”是有所不同的。

有缺愛感的人,對於原生家庭存有遺憾。

但保留缺愛的感受,是他們內心關於成長和回憶的一份記錄。

缺愛感適量的人,通常共情能力強,且願意借用這種感受來正向地促進和激勵社交性格的完善。

“缺愛情結”是指把自己的缺愛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持有缺愛情結的人,討好的外殼下是索取的內芯。

一旦被相關物件拒絕,他們敏感,焦慮,情緒化的一面就會顯現,內心世界會出現暫時性的崩塌。

如果一個人經常把“可能因為我缺愛吧”掛在嘴上,那他可能極度貪戀外界的愛意,渴望親密關係,期待被拯救、被治癒。

有“缺愛情結”的人,渴求被外界認同,他們透過外在世界來確立自我,內心卻沒有充足的自我認同感。

心理學意義上討論的缺愛的人,一般是指後者,有缺愛情結的人。

這類缺愛的人,很容易和別人建立親密聯結,但卻很難長久地維持一段親密關係。

因為他們的感情模式,通常綜合了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一定程度上是矛盾和扭曲的。

之所以提及缺愛是值得我們多加重視的心理問題,是因為有關“缺愛的人在婚姻中遭遇困境”的案例,我看過很多。

除去有些是過來人的老生常談,還是有一些比較新穎的角度。

比如我有個朋友叫時誼,據她所說,她有個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但很幸運,遇見了一個很關心和照顧她的男人。

兩人很快閃婚了,婚後,時誼也經常跟我們說,很感謝丈夫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

我一直以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很幸福,直到有一天,她丈夫很認真地向我請教。

“你跟時誼是多年的好友了,你知道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她忘掉小時候的不幸,不那麼缺愛呢?”

我當時沒有立即回覆,因為這是個容易侵犯他們夫妻邊界的問題。

後來,時誼丈夫給我發來了一段小作文。

大概內容是說時誼童年很不幸,受過很多虐待,導致她異常缺愛。

每次看見她經常下意識防禦的孤僻狀態,就覺得心疼難受,問我怎麼樣才能幫助她治癒創傷。

我說:“如果我告訴你,你沒辦法拯救她,或者你不可以去拯救她,你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時誼丈夫很久沒回我,後來說會很痛苦,甚至不想繼續這段婚姻了。

我試探地說:“你有沒有考慮過,也許她喜歡待在這種缺愛的防禦狀態裡呢?

而時誼思考的,可能是如果她變正常了,你就不會事無鉅細地關懷她了。”

其實很心疼這對夫妻,想要拯救的丈夫和期待被拯救的妻子,表面上極其契合,但內裡卻暗含了各自內心的匱乏。

前者渴求對方被自己拯救的滿足感,後者希冀對方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愛自己的充實感。

兩個人有不同的情感模式和情感問題。

解決辦法只有兩個人心甘情願放棄這種“變態”的感情模式,接回屬於自己的課題,歸還對方的課題。

缺愛的人,想要收穫愛情,不得不走的3步,多難都得跨過去

01

缺愛的人,還要學會篩選愛

演員阿嬌在女星里人氣一直很高,即使離婚後,她也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白月光。

前段時間,阿嬌的前夫賴弘國宣佈三婚,且女方在懷孕待產中,三個月的身孕。

媒體曝光時,距他們離婚還不到一年。

離婚時賴弘國還聲稱不會再婚,更令人唏噓的是,阿嬌的這段婚姻只維持了14個月。

兩個人結婚之前,阿嬌曾在節目上說她要追求的是結婚的物件,不想談戀愛,要直接結婚。

言談之間,都是對於婚姻的希冀與嚮往。

馬東當時問了她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有一個男生在你面前,很認真地對你說:

‘阿嬌,我是愛你的,要娶你的,你能給我一個戀愛的機會嗎?’”

馬東表示好奇:“這種話會打動你嗎?”

阿嬌說未必,因為這個只是他要追自己的時候說的話。

在阿嬌的認知裡,這些都是一開始的承諾,但之後是否會實現未必。

雖然阿嬌說兩個人要經歷,要相處,要心靈上有默契,但還是選擇了與男方閃婚閃離。

雖然阿嬌說希望未來的男朋友尊重自己,愛自己,但還是篩選到了賴弘國這樣一個婚後翻臉的男人。

結婚的原因,有一個很荒唐卻很真實的點,阿嬌喜歡男方的父母和家庭氛圍。

阿嬌小時候寄人籬下,受過親戚很多白眼和羞辱,內心一直羨慕幸福美滿的家庭。

這很正常,但對缺愛的人而言,如果想要透過婚姻來治癒自己童年的困境,無疑是要走彎路的。

缺愛的人,如果不先學會自愛,怎麼可能會識別愛、篩選愛?

缺愛的人,想要收穫愛情,不得不走的3步,多難都得跨過去

02

原生家庭並不是甩鍋良方

說實話,我以前遇到過幾個海王渣男。

這些人求得異性芳心的方式,有一個共同點——

在某個時間點,選擇性地暴露自己脆弱缺愛的隱秘,從而喚起對方內心充滿保護欲的母性。

缺愛,對於這類人來說是工具。

如果你想跟他們走進親密關係,甚至走入婚姻,還想要治癒他們,讓他們放棄缺愛這件稱手的工具,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我懶惰是因為我缺愛,我花心是因為我缺愛,我撒謊是因為我缺愛……

缺愛對於他們來說,不是性格,不是心理問題,而是本領。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曾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於家庭。”

的確,他們也許真的缺愛,童年過得比較悲傷混亂。

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的努力擺脫內心構建的囹圄,又能怪誰呢?

當然,提起以上的渣男、海王,例子比較極端。

雖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但如果遇見類似的人,有三點一定是要考慮清楚的——

1,評估你和對方的性格,識別對方的邏輯,不要被帶走。

2,不要在意對方的言語,多注重對方言語背後的行為。

3,不要期待對方能夠改變。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情感吸血鬼》,裡面有講到高敏感、高共情者,很有可能成為情感吸血鬼的受害者。

也像羅翔老師說的,人們內心深處都有幽暗面。

說實話,缺愛的人身上很有可能擁有這種情感吸血鬼的影子。

需要提醒自己也提醒這類人的一件事情是:弱者才會甩鍋。

真正的強者,接受命運贈送的禮物的同時,也能擔負起背後的標價。

缺愛的人,想要收穫愛情,不得不走的3步,多難都得跨過去

03

療愈過去,方能展望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何時,我們都可以選擇自我療愈。

我就是有缺愛情結的人,自我療愈,變成了有缺愛感的人。

我是在爸媽的爭吵里長大的,爸爸吸菸酗酒,經常夜不歸宿。

而且他酒品不好,面對媽媽的質問極其易怒,摔酒瓶子是常事。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子,原因是他的性格和我爸一點兒都不像。

和他相處,我經常能幻想到以後結婚生子的相處情景,似乎在他身上不會遭遇母親的婚姻困境,所以我感覺自己很幸福。

那時候寫了信表白,後來被拒絕了,當時不懂什麼是愛,一度陷入了低迷和抑鬱。

後來選擇以朋友之名待在他身邊,隨著知識的增加,我發現我不愛他,只是愛他的性格,因為滿足了我的缺愛情結。

我很感謝這段坎坷的單戀,在拒絕裡,缺愛的人得到了成長,也逐漸在學習愛。

而現在,沒有遇到理想愛情和婚姻的我,內心依然可以自洽,擁有充實的滿足感。

缺愛的人,也許經常會遇到別人給不了自己迴應的情況。

如果想要和對方建立親密關係,試著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而且,自己也可以給自己迴應。

別缺少什麼就去追逐什麼,總因為匱乏而去愛的話,往往會留下很多的遺憾。

缺愛式的婚戀觀,不能細究。

這類人想要向外界汲取完全的安全感,終會是鏡花水月,竹籃打水一場空。

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感的投射也許真的很嚴重,但如果因為缺愛,只盲目求愛,會忘了自愛。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幸福源自愛上自己的處境,並且愛自己。

的確,渴望美滿家庭本身,是很幸福的願景。

但缺愛狀態的問題本身,是自己內心的糾結,以及不願和解。

在此種境況下,放棄沉迷於不正常不對等的關係,選擇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直麵人生課題和問題本身,更是一種勇敢。

作者|王京 小說創作者,古典文學沉迷者。涉獵中外哲學,相信但不迷信。喜歡鑽研個體心理學,堅信個體具有主動創造性,任何事情都有三種及三種以上的解決辦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冷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