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墨香從塬下散來

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人文2022-04-25
簡介李茂描繪的秦嶺山川、關中平原故鄉風情的山水畫,已經形成一定的風格

改弦易張的張是什麼意思

墨香從塬下散來

這幅作品用焦墨繪製出秦嶺一角。 (李茂 作)

墨香從塬下散來

這幅作品描繪出季節變化中的故鄉風情。 (李茂 作)

○白龍

畫家李茂的作品,是很有特點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畫,很吸引人。

墨香隨風飄搖,從他塬下工作室散出,落到這片土地上。那淡淡的墨香裡裹挾著勁健的線條,線條在畫上凝結為雄渾的秦川,拓展為粗獷的秦嶺,勾勒成萬古的洪荒,訴說世事的滄桑和人生的歷練……線條間散發的墨香裡,也散淡著畫家的隱語和深沉。

李茂山水畫中表現的地域,主要是以秦嶺山川和關中平原的故鄉風情為主。他出生於關中平原的周至縣,生長於八百里秦川之中,秦嶺山川和關中故鄉風情造就了他山水畫的淵源。李茂青年時投筆從戎,戍守邊關,艱苦的軍旅生涯熔鑄了他的山水畫的靈魂、氣魄和膽略。他的山水畫,有早年在天山南北寫生打下的堅實功底;有他深入秦嶺,奔波於林場間的速寫體會與探索;有他尊師造化,感受自然,理解自然,領悟筆墨的苦心孤詣;有他平日臨摹南北派山水對名家的研究和理解,特別是在用筆與著色上體現的明豔與沉著,細膩與凝重,柔和與大氣,以及從中悟出的意象和筆墨。

李茂的山水畫中,有著“四王”山水畫語言的影響以及“四僧”山水畫華滋蒼潤的元素。“四王”是指清初的四位著名畫家: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和王翬,他們把宋元名家的筆法視為最高標準。中國畫史上的“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個出家為僧的畫家: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和漸江(弘仁)。四人各有風格,都有創新成就。還有中國近現代國畫家黃賓虹,其渾厚華滋的筆墨中,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美的美學取向。這些畫家的畫風和思想,都深深影響著李茂。因此,他的山水畫,既有傳統的元素,也有現代的精神,還有著自身繪畫藝術方向的把握和筆墨情趣的定位。

李茂的山水畫,大多以焦墨為主,參以淡墨渲染,痛快淋漓地宣洩著情感的波濤。用冷色調顯得明麗和快樂,半掩半露著備嘗艱苦的歷程。用大筆長鋒以篆籀筆法為之而形成的厚重蒼茫,彰顯秦嶺的雄偉和莊嚴。看他的作品,線條緩澀、糾結、蟠曲,有一種粗獷的原始美,有時用筆沉著痛快,氣盈力足,一點苔,一撇草,處處從書法中來。畫中那些用渴筆焦墨,以“如挽強弓,如舉九鼎”的力道繪出來的線線點點,若隱若現,若離若合,似斷還續,似殘不缺,斑斑駁駁,錯錯落落,如古璽封泥,如碑刻,如畫像石……那股濃厚的出土器物的氣質,是從金文大篆中脫胎出來,堪與金石同堅。畫家有金石功底,才有筆墨點點之中的秀美,畫山水沒有金石之美,就會產燥熱的火氣。他能將焦墨畫出深邃秀美的意境,平時的金石及書法底子功不可沒。

李茂描繪的秦嶺山川、關中平原故鄉風情的山水畫,已經形成一定的風格。他這一系列山水畫作,畫面上春天的榮發燦爛、秋天的豐碩豔麗,都表現得充分而得當。尤其在他的關中平原故鄉風情繫列山水畫中,流淌著對故鄉深深眷戀的情感,流露著對歲月的追憶和年華逝去的惆悵。村落生活被納入繪畫物件之中,顯得可親可愛,可歌可頌。

唐代張彥遠曾在《歷代名畫記》中說過:“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採;雲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欣賞李茂的山水畫,就可見他數年繪畫功底及功力。畫面上墨白相間,陰陽相合,動靜相宜,雲霧繚繞,氣象萬千,虛實相生,剛柔相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間皆“負陰而抱陽”。他的畫,藝合於道,筆墨蒼拙,濃淡虛實,集筆法之妙,得純墨內美,貴有靜氣,靜而致雅。

繪畫是主觀意識的發揮,也是畫家思想和精神的一個縮影,可以說是其寂寞之道的體現,由漸修到頓悟,從而感悟人生萬物,畫家的人品、人格也會融入其中。所以說,畫本身是超越繪畫技法範疇的。

筆者在和李茂交流的過程中,瞭解到他的繪畫心得。他說,在四十多年的繪畫生涯中,雖歷盡坎坷,但百折不撓,始終追求山水畫的意境之美,立志向凝重渾厚蒼茫雄奇的風格靠近。因此,他在大寫意山水畫中,十分注重細節的具象,將心靈深層的感觸用山水畫的形式傳達出來。正所謂:“踏平坎坷成大道,歷盡風雨鑄輝煌。”

【來源:西安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