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得具備被討厭的勇氣

由 小柚的成長樹 發表于 人文2021-06-04
簡介二.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不要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阿德勒說,人的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

怎樣活著不被討厭

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得具備被討厭的勇氣

去年,讀過的所有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從人際關係的煩擾和強烈的自卑感中逐漸解脫出來。我開始變得自信,並且不再怵頭和別人打交道了。

更重要的是,如題目所說,我真得覺得自己這一年生活得舒服和自由了。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真得有這麼神奇嗎?我怎麼沒看出你的改變。

真得就有這麼神奇,因為改變最先從自己的內心察覺到,而不是被別人發現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前我很怵頭參加聚會聚餐等活動,怕因為不知道說什麼而引發尷尬的場面。而現在那種怵頭感漸漸消失了,過年這段時間積極參加了這類活動。

當然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神奇的改變在下面,我會慢慢說。

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對阿德勒思想的一些詮釋。

阿德勒是誰?

他是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他的思想。關於他的介紹不多說了。

下面主要說一下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並引發的我的改變。

一.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要學會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是什麼?

它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真實的自己也許是不完美的,是有各種缺點的,但這就是此時的你。

接納此時的自己,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地方,重點關注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然後鼓起勇氣去改變,你才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另外,當你能夠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後,你會發現,別人對你批評和指責的殺傷力會大打折扣。

其實,別人的指責之所以會讓人難受,有一多半的原因是指到了你自己不願承認或不願接受的那一點,即他覺得你這點不行,你自己也覺得這點不行。

如果你能接納自己的這一點。他人的指責會無足輕重。

拿我自己來說吧。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不擅長與人打交道。

我的性格內向,慢熱,表達能力差,所以在與很多人在一起時,就不知道說什麼,彷彿透明人一樣的存在。

在各種場合,我的不會說話,不會做事,就會成為沒禮貌,不懂事的表現。

我聽到過別人的指責,也因為指責而更怕與人打交道,就這樣惡性迴圈下去,所以,我就拒絕參加各種活動。

當我理解了人要學會自我接納時,突然有些釋然了。

我就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這點很難改變,我以平和的心態接納自己的這一點,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後,漸漸地發現,只有接納了自己,才更有力量和勇氣去提升自己。

所以當別人再覺得這是缺點時,再以此批評我時,我沒有那麼難受了,因為我不再嫌棄自己。

當然,如果別人總是以此來批評我,打擊我,那該怎麼辦呢?

這就涉及第二點。

二.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不要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

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得具備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說,人的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基本上,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課題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先說一下什麼是課題。

很簡單,即“某種選擇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就是誰的課題”。

例如,某人覺得我不愛說話,這是誰的課題。

不愛說話的結果是我來承擔的,那這就是我的課題,而不是某人的課題。

又如,父母批評你考試沒有考好,這是誰的課題?

沒有考好的結果你自己承擔,那這就是你的課題。

怎樣才能不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呢?

首先區別是誰的課題。

人與人的交往中,一般只有兩種課題,一種是自己的課題,另一種是別人的課題。

認清是自己的課題後,就不要讓別人來干涉你的課題。

如上所說,如果別人總是拿我的性格說事,批評我不愛說話。那我就要說了,不愛說話是我自己的事,和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擔心你的話會傷到她,那大可不必。

因為明明是她一直在干涉你的課題,明明是她不顧及你的感受,那你為什麼還要在意她的感受呢。

你的話是向她宣告一件事,人和人之間要有邊界感,不是你的事,你不要妄加干涉。

當然這絕不是讓你拒絕別人的一切意見。

別人好的有用的意見,我們當然要虛心聽取。但若是無故的干涉指責,給你造成了困擾,你就得提醒她了。

生活中被別人妄加干涉自己事的例子太多了。學會區分,學會阻止,你會覺得舒服和自由會讓你靠近。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話,別人對你的評價就不好了,那怎麼辦呢?

這就涉及第三點了。

三.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不要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

想要活得舒服自由,就得具備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說,批評和表揚都是他人的評價標準,懼怕批評和渴望表揚,都會讓人去迎合他人的評價標準,受到他人評價標準的束縛,從而妨礙自己的自由。

在最近播出的《奇葩說》中,楊天真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不要用別人的評價標準做判斷,要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

別人的評價都是主觀的,充滿變數的,不靠譜的,仔細想想除了增加煩惱外,對你的成長起不了什麼作用。

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用價值來判斷自己的選擇、行為,受益更大。

舉個例子:藍盈瑩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時爭議非常大,有人因為她積極抓住機會而稱讚她的上進努力,有人卻因她這點而批評她太愛出風頭,不顧及別人。

同一種表現,不同的人給出的評價截然相反。但在整個過程中,鍛鍊了什麼,提升了什麼,收穫了什麼,只有藍盈瑩自己清楚,也只有她自己受益。

不管你是什麼樣子,總會有人不喜歡你。

但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選擇和行為是什麼樣子的,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

當我理解了這一點時,我可以更大膽地去參加活動了。別人對我表現的各種評價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在參加的過程中 能夠得到哪些鍛鍊,又能夠得到哪些收穫。

嚴歌苓有句話,我非常喜歡,“我發現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後,原來心裡會如此踏實。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

清楚了自己最看重什麼,並朝自己看重的方向前進、努力,而不受他人的干涉評價所束縛,這不就是一種舒服和自由嗎?

這本書的封皮上有一句話,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蔡康永說“被人喜歡不是至高無上的標準”。

如果你被人際關係所煩擾,如果你想要活得舒服自由些,不妨讓自己具備被討厭的勇氣。

最後再強調一點,阿德勒的心理學強調的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以上都是在改變自己的心態。

當然這本書還有很多豐富且有益的內容,感興趣的話不妨讀一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