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恬不知恥的人,會近鄉情更怯嗎?

由 米拉讀書育兒 發表于 人文2022-04-18
簡介毫無廉恥寫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名句的唐朝著名文學家、詩人劉希夷是宋之問的外甥

什麼叫神秘幻術

#

遊子思鄉是人之常情,可有人卻說“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為何?怯從何來?

自古以來,遊子為圓家國夢,遠離故土,救民於水火,報國以赤誠,甚至不惜客死他鄉,回鄉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幸事。

因此,才有了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惆悵,有了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念懷,有了高適“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的黯然,這些拳拳愛國心,濃濃思鄉情,至今讓我們回味。

但唐代詩人宋之問卻反其道而行之,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

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關於此詩

的創作時間,歷史說辭不同,但一致認為是宋之問被貶期間途經漢江時所作。

恬不知恥的人,會近鄉情更怯嗎?

宋之問,生於公元656年,那年正月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即位,史稱唐高宗。

他的詩多歌功頌德之作,文辭華麗,自然流暢,對律詩定型有深遠影響。但就是這樣一位在詩歌方面頗有造詣的人,卻最終於公元712年被賜死。

觀其一生,他的結局恐怕也是早已註定的。

極盡諂媚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際,正是武則天權傾朝野之時。

他常寫一些文章歌功頌德,在奉宸院供職時,毫無文人風骨,竭力巴結被武皇寵愛的張氏兄弟,極盡諂媚,傳聞還替張氏兄弟提過夜壺。

恬不知恥的人,會近鄉情更怯嗎?

為了得到武皇的寵愛,他竟毛遂自薦,寫詩向女皇獻媚,卻因口臭被拒,這宋之問一瞬間從山頂跌至谷底,美夢華為了泡影。

毫無廉恥

寫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名句的唐朝著名文學家、詩人劉希夷是宋之問的外甥。

沒想到,就是這句詩,害得劉希夷命喪宋之問之手。

恬不知恥的人,會近鄉情更怯嗎?

當劉希夷寫出這首《代悲白頭翁》後,宋之問讚不絕口,便請求劉希夷把這首詩的署名權讓給自己,劉希夷起初答應,後來不知何故又反悔了。

宋之問惱羞成怒,竟命家奴用土袋將劉希夷活活壓死,當時的劉希夷還未滿30歲。

這真是一首詩引發的“慘案”。

《全唐詩》出現了有意思的現象:

劉希夷名下,收錄《代悲白頭翁》;宋之問名下,也收錄此詩,只是不同的是將“洛陽女兒惜顏色”中的“洛陽”改為“幽閨”。

這臉真是好大啊!

賣友求榮

唐中宗神龍元年,太子李顯復位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殺,宋之問被貶瀧州。

不久,他瞞著朝廷,偷偷逃回洛陽,藏在了好友張仲之的家裡。

當時,武則天西去,但是她的殘餘勢力尚在,朝廷裡的人對此都非常痛恨。

一天,張仲之和人密謀殺害殘餘勢力時,被宋之問偷聽到,於是他派人告發,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

真是交友不慎,必有災殃啊。而宋之問的行為也為人所不齒。

恬不知恥的人,會近鄉情更怯嗎?

宋之問為官不思朝政,只懂阿諛奉承,品行乖張,雖是如此,但他的詩歌不乏歌功頌德、粉飾太平之作。

能說出“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也許在家鄉面前,宋之問才有這唯一的廉恥存在。

因為家是讓你迴歸本質的地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