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紹興這座古橋曾是“漁獵文化”的見證

由 中國藍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2-04-14
簡介據《紹興文化遺產 石橋卷》(紹興市文物局編著,中華書局2012年出版)記載,此橋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清嘉慶辛酉(1801)仲秋,民國時期重修

水不揚波的意思是什麼

“目前紹興市馬山境內現存最大的古橋,應該要數‘古集慶橋’,俗稱‘丁墟大橋’。原來是連線斗門鎮與馬山鎮地域的一座大橋;橋的東邊是馬山鎮丁墟後楊地域,橋的西邊是斗門鎮石泗王家、鍾家甲地域。現位於紹興市馬山街道育賢路與越東路交叉口東南,橋東首是“香江名邸”樓盤,西邊是袍江“濱河文化公園”。紹興古橋研究協會古橋拍攝愛好者陳樹堯告訴記者。

紹興這座古橋曾是“漁獵文化”的見證

安城、丁墟一帶人,問“古集慶橋”知道的人並不多,但要是問“丁墟大橋”可謂婦孺皆知。它是一座東西向的五孔石樑橋。橋全長54。22米,寬2。16米。橋東置18級石臺階,長6。50米,橋西置17級石臺階,長5。60米。西側石臺階接引橋,引橋長16。30米,寬1。95米—2。10米不等。

紹興這座古橋曾是“漁獵文化”的見證

橋面鋪四拼石樑,內淨寬1。60米,橋上石欄置邊樑上。最長的石欄板接近8米,欄板之間現在有部分用生鐵攀固定,欄高0。53米,寬0。18米。引橋上也置石欄,高0。45米。欄板末端有望柱,共8個望柱,望柱粗壯,柱身上刻有吉祥圖案,雕工精細,柱頭上雕刻石獅,但已破損嚴重。此橋古色古香,設計簡潔,結構穩固,且氣勢宏大。

橋樑居中的欄板南北外側,各鐫刻著“古集慶橋”繁體字橋名。東西兩橋臺基用條石錯縫縱橫疊砌,兩側都嵌有橋聯,東側為:

聚石成梁通麓裡康莊川惟利涉佔元吉,

錫名集慶鎖湮流浩蕩水不揚波頌太平。

落款為“嘉慶辛酉仲秋吉旦”、“松崖邵由義敬題”字樣;西側為:

雁齒橫排地接巫山聯五洞,

龜梁兀峙流從涇水達三江。

落款為“嘉慶辛酉仲秋吉旦”、“楊囗敬題”。

紹興這座古橋曾是“漁獵文化”的見證

據《紹興文化遺產 石橋卷》(紹興市文物局編著,中華書局2012年出版)記載,此橋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清嘉慶辛酉(1801)仲秋,民國時期重修。相傳,此地曾有楊姓大戶,三代從政,為造福鄉梓百姓,化重金修建此橋,取名“集慶”,寓意造福鄉梓,彙集喜慶,吉祥太平。

但從西側橋聯“地接巫山”知,此橋的歷史可推到明代,甚至宋代。如《紹興縣誌》載:“宋嘉泰六年(1210),山陰縣巫山鄉轄石城。”這裡的“巫山”,“石城”,“鄉里”制是宋代的行政建置;“石城裡”,即現“安城、丁墟”一帶。如明萬曆《紹興府志》載:“山陰石城,在府北三十里,名石城裡。”又如,東安村古戲臺上有副楹聯曰:“水國魚鹽歌樂利,石城煙火兆昇平。”這裡的“石城”即又是佐證。

另外,據陳樹堯研究分析,此橋中間四個橋墩,採用條石錯縫疊砌,由下至上略收,屬於大橋墩,而不是紹興常見的薄壁橋墩,因此非常少見。估計是為了適應當地曾是灘塗地的自然環境而設計。現四個橋墩現已明顯傾斜,也可看出其地基曾是灘塗地。所以此橋歷史應該比較久遠。

據村中老人說,丁墟大橋下曾是馬山著名的“合作漁蕩”,1962年發大水那年魚產量最好時,查賬核實為9000餘斤。漁場全鄉(安城鄉)聯養後,每年春季收魚,也就是過年的“年魚”,全鄉1000餘人都要大橋下漁場遷起來分配。丁墟大橋下漁蕩,曾是馬山“漁獵文化”見證地。

有識之士認為,袍江“濱河文化公園”管理部門,能否在“古集慶橋”旁,立一塊牌,詮釋一下此橋及漁蕩歷史,為後人增添一處“人文景觀”。

(紹興市越城區融媒體中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