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亭中自有真意

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2-04-12
簡介那個小小的亭子,竟然永遠立在心頭了

五角亭子幾根柱子

喜歡亭子,更喜歡山裡的亭子。

亭子,像山的耳朵。豎著,聽風聽雨,聽天籟聽人籟。山腳處的亭子,讓人醞釀情緒;山腰處的亭子,讓人緩一緩神,歇一歇腳;山頂處的亭子,則讓人抒懷。有的亭子,是一個閒下來的凡人,你可以理會他,也可以不理會他;有的亭子,是一個度人得道的仙人,在亭子一坐,四周的景物湧來心頭,讓人突然頓悟,身上的俗就褪去;有的亭子,是一個知人懂人的神人,不論這亭子在哪兒,都會讓人靈魂得以飛昇。

有的亭子和山配合得相得益彰。山有了亭,山更靈光、更通透,別有內涵;而亭依賴山,亭更豁然、更敞亮,接納永珍。走在山路上,抬眼一亭,正中心坎。風景是山的也是亭的,更是人的。喝口水,吃點東西,甚至躺一下,那長椅就比床還舒服。亭子裡聚了幾個人,老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坐臥隨心。

不久前爬大羅山,走了四五千步看見一個亭子,新修的,全是鋼筋水泥琉璃瓦。亭子裡有桌有凳,桌上還有棋盤。不知道有沒有人下過。有一個挑筐的老人歇著,筐極美,是溫州人常用的圓形竹筐;有幾個遊客談笑,話題東拉西扯……在亭子裡看人,就是一種閒看。看別人努力的樣子,也就看見了自己。山路蜿蜒,亭子讓這山路多了幾分人氣。而在亭子裡看禿的山、密的樹,遊走的雲、亂飛的鳥,就多了些爬山的興致。

其實,山上的很多亭子都圍在樹中。龍灣潭森林公園裡有一亭,踞於半山。我來時,正值深秋。亭子像一隻歇息的大鳥,翅膀尖兒露在外面。亭子是長方形的,四周生長著各種樹木,它們牽牽連連、纏纏繞繞,將一個亭子護在中間。所有的葉子,都染上了秋的氣息。有些枝葉伸進了亭子,微微招搖著,讓一座亭子都有了樹的感覺。坐在亭子裡,山風入懷,身心就浸透了。那時,覺得這亭子恰到好處,有匠心,不覺就感激起建造者了。

當然,有些亭子並不借樹彰顯自己的趣味,自有一番風雅。有一年登黃山,看到過一個五角形的亭子。四周是松,中間是亭子。亭子裡似乎只有五根柱子。沒桌、沒椅,也沒有依靠,我覺得這亭子是純粹的藝術,是為松樹而設,也是為鳥獸而設。想必日落之後,這裡會有小獸歇腳,會有鳥兒啁啾。還有溫州仙岩梅雨潭邊的三角亭。亭名自清,讓人起敬仰之心。亭子站在山邊,站在水邊,也站在樹邊,像一枚從朱自清《綠》中跑出來奇異的漢字。亭子裡站著一塊碑。刻著《綠》的全文。一座亭、一塊碑,背景是濃綠的樹。樹自清,亭也自清,就覺得亭子是樹的外延。亭子就是亭子,是給人看的。不是給人歇的。

當然也有亭子兀立山頂,無所依傍。當你爬上頂峰,升起的豪情落下時,就會感受到這亭子的好處。它其實一直在等。等你,等我。山高亭為峰。你就覺得這亭子很有範兒。有一年炎夏登華山,遇見很多這樣的亭。它罩在頭頂,是一把天然的傘。山風吹過,爽人肌骨。遠望四圍的山,覺得這亭就有了一種胸懷,一種氣度。在這山看見了那山的亭,覺得那亭子更有一種凌空飛起的感覺。山中有亭,亭中有山。或許是亭之為亭的另一境界吧。

看亭,悟亭,就想起道家的亭。一座在齊雲山,一座在青城山。齊雲山的那座在天街入口。一路看道觀,一路看神仙,在亭子裡坐下時似乎悟道了。前面是天街,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雖然是世上已有的珍奇,但那畢竟脫了些俗吧。而回望走過的路,恍然覺得無數修道者也在走,腳下的道和心中的道似乎就重合了。青城山的那座很純粹。不用鋼筋水泥,一切構件純是自然。木頭立柱,苫蔽成頂,樸拙的樣子,蒼黑的顏色,招我、引我、度我。我走進去,坐下來,就覺得世界靜寂,永珍歸一。亭子的空間,彷彿就是一部《道德經》的要義。

更想起有禪意的亭子。去年夜遊雁蕩靈峰景區,與三五友人就鑽進了靈峰古洞,七折八拐就上到了頂部,見到了一座水泥亭。亭子極簡陋,但卻極有意蘊。因為是晚間,所以亭子就模糊了些,與山色、樹色、雲氣融合一起。坐在亭子裡,聽著觀音洞傳來的鐘聲,就覺得這裡有禪意了。亭空而不空,山虛而不虛,梵音在教化萬物,暝色在模糊世界,就覺得自己輕了些也純粹了些。幾年前去雞鳴寺,在寺裡的亭子裡佇立,香客腳步失去了塵俗的沉重,涼涼的風中纏著香味的煙,感覺自己思接千載,感覺萬念歸於一念。那個小小的亭子,竟然永遠立在心頭了……

喜歡山裡的亭子。但我覺得有些亭子我沒有悟透,就走了。匆匆一別,就相忘於江湖。而今檢視記憶,感到某些亭子像靈性的鳥,張著尖尖的羽翅,歇在我的心頭。某些亭子只剩下一些縹緲的影子,某些亭子只剩下幾縷風聲而已。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實驗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10月27日第16版

作者:王在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