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由 浴火重生的小油雞 發表于 人文2022-04-07
簡介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壯大蜀漢的實力的目的就是為哦了一統天下,孔明深知劉禪非明主,然而他已答應先帝,為了幫助劉備實現統一大業,諸葛亮只能兵出險招了

順天者逸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具有曠世奇才,在東漢末年群雄競起的時代他輔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他對時局的看法,他的軍事才幹,治國方略和治國謀略都非常優異。他還是忠臣的典型,為了答謝劉備的知遇之恩,他認真治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更是悲劇的英雄,他的努力到最後也沒有成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註定了他悲劇的結果。但不論如何,他德才兼備,忠貞報國的獻身精神一直為後人景仰,其功彪炳史冊,懿德流芳百世。

《三國演義》是一部洋溢英雄主義的亂世史詩,是幅飽含著智慧和經驗的歷史畫卷。給人以思想的啟迪,歷史的反思和審美的享受。諸葛亮毫無疑問是三國中最為璀璨的星星,他的智慧和忠義使他名垂千史,但他始終是個悲劇的英雄。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一、外貌形態

三國演義中對諸葛孔明是這麼寫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除此之外,小說中還提到豬哥亮在執掌劉備的軍隊後,常常手持羽扇,身披鶴氅,坐一輛四輪小車等之類的語言,按照今天的標準,諸葛亮身高超過一米八,長得也頗有氣質,很有風範,雖住在隆中,卻也非不修邊幅,而是保持了高潔的情操。由於生活在臥龍崗,且飽讀經書,雖關注世事,但不參與其中,一副超然物外的樣子,使他籠上了一層神仙的色彩,當然了,這樣寫是為了烘托出他與眾不同的氣魄,更加堅定了劉備請他出山的決心。

小說中的孔明在前後期的形象也有了些差異。前期的孔明,雖不能說喜怒全寫在臉上,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有表情的變化,他是非常樂觀的,前期蜀漢國力雖然不強,但他們的軍事力量卻不容小視,劉備擁有五虎上將,行軍打仗,軍事部署也大致隨著他的想法走,而且國力也在逐步增強,一統天下的願望似乎都在隨著他們的思路走。然而關羽失荊州打亂了他的復興計劃,隨著五虎上將的老去和劉備為關張報仇而大敗之後孔明開始憂慮了,到了後期,說裡,在贏取戰爭勝利時,孔明從容不迫,勝利後更顯得風流四溢;劇本中,在某些特殊的戰例裡,孔明在其過程中及獲勝後,都時時流露出焦躁不安的情緒。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二、智者的代表

把諸葛亮看作是智者是沒有爭議的,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通兵法,今熟世事,深通事理。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是成為了一段佳話。自出山以來,不論是在軍事才幹,政治謀略與治國方略方面,都體現出了他那超凡的智慧。劉備以軍國基業傾心相托,唯計是從,關羽、張飛,俯首聽命,這且不說,東吳周瑜,才略超群,多次比試,只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而吐血身亡,司馬懿何其狡詐,似堪匹敵,但也每與對敵,總是戰戰兢兢,多次狼狽,致留下孔明空城彈琴退敵的佳話,和“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笑談,幾番仰天長嘆:“吾不如孔明也!”一定程度上說,一部《三國演義》,無論愚者智者,都作了這位第一智者的反襯正襯。

1、諸葛亮對時局的看法。

孔明雖然住在臥龍崗,不參與世事,但對外面的時局卻也十分了解,故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成了一段佳話。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其戰略構想,對三國鼎立之勢分析的很透徹,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孫權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可為援而不可圖。唯荊州、益州、漢中可圖。然而對於佔據荊州,益州之後的戰略卻一筆帶過,只說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荊州,劉備出秦川就可克敵制勝,希望百姓簞食壺漿來歡迎了。雖然他對天下有變的期待有些虛幻,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望卻一直存於心中,那時劉備的威望很高,雖然 沒有固定的地盤,但有團結的軍隊,那時關羽、張飛和趙雲的存在使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2、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諸葛亮打過很多多勝戰,他有“懷經綸濟世之才”,在政治軍事鬥爭中遠見卓識,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初出茅廬便於博望,新野大敗曹軍,聯吳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佔荊州,取巴蜀,定漢中,速伐關,南征七擒孟獲,北伐六出祁山直到五丈原病死。每一階段的決策的成敗,處處閃耀著他決策的英明和決策的才智的光輝,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並確立了暫時的三足鼎立之勢。不論是草船借箭、群英會還是空城計,都體現了他出色的軍事才幹,尤其是小說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孔明將司馬懿誘至上方谷,縱火燒之,如此絕妙之計,迫使司馬上當,原以為可以一舉殲滅之,可不想天降神雨,孔明仰天長嘆。不論結果,我們只看過程,可以說孔明的軍事才能無人能及。

3、諸葛亮的政治謀略

諸葛亮出山後打了一系列的勝戰,然而這些戰只是在為以後統一大業做準備,而打戰的首要目的就是要牢固自己的力量。當劉備佔據了益州和荊州後,他一直在告誡留守荊州的關羽,荊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他還提出了“聯吳抗曹”的戰略,孔明深知那時劉備一人之力無法與曹魏抗衡,東面的孫權也一樣,因此聯合吳國一起抗曹對兩國都有好處。荊州的重要之處還在於那時北伐中原的中轉站,佔據荊州是以後統一大業的最關鍵的一環,至於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破壞了戰略部署得另當別論了。劉備死後,蜀國國力空虛,諸葛亮的統一大業再次受阻,因此被迫休養生息,開疆擴土,向南用兵,七擒孟獲,發展經濟,壯大軍事實力,增加人口數量,其目的都是為了完成劉備的統一大業。

4、諸葛亮具有很高的知識素養

諸葛亮報讀詩書,精通天文曆法,能夜觀星象,能預測天時,因此在行軍打戰中能運籌帷幄,他的才幹得到了眾人的肯定。諸葛亮一生忙於劉備的統一大業,沒有太多剩餘的時間去從事文學活動,我們知道,諸葛亮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然而他的一生總是在忙碌中度過,為蜀漢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因此他流傳至今的文章不多,而我們接觸的只有《出師表,》然而出師表不論是在寫作藝術上還是他所表達的內容上,都足以證明諸葛亮極高的文學素養。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過這樣的詩句,他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以此來緬懷諸葛。無論《前出師表》還是《後出師表》,讀體現出了他聰慧的才智。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三、忠臣的典型

小說中諸葛亮是作為第一忠臣出現的,他為為劉蜀江山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生死以謀,其才其德,俱無與倫比,正如毛宗崗所言,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諸葛亮從《後出師表》中的一句話,已變成千古名言,也是諸葛亮一生表現的概括。當時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真心真意的請諸葛亮出來相助,甚至於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諸葛亮深受感動,而且像劉備這樣的“仁君”是符合諸葛亮擇君標準的,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效犬馬之勞,從此開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征程。

1、對劉備的知遇之恩

唐代韓愈曾在《馬說》裡寫道“是喲與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意說的是人才多,但是能發現人才的人不多。諸葛亮具有曠世奇才,然而卻一直躬耕於南陽,過著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生活,並非他不想為天下做點好事,而在於他對當時亂世的失望。按照他的說法“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愛才,尤其是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因此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去南陽臥龍崗拜訪諸葛亮,且深深的打動了諸葛。三顧茅廬”真心真意的請諸葛亮出來相助,甚至於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諸葛亮深受感動,而且像劉備這樣的“仁君”是符合諸葛亮擇君標準的,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效犬馬之勞。諸葛亮報答知遇之恩的思想動機越發堅決是從劉備白帝城託孤開始的。第八十五回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二倍曹丕,必能定邦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泣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自此,諸葛亮擔子更重了,憂慮更大了。

2、壯大蜀漢的綜合實力

當劉備忙著為兄弟報仇時,諸葛亮揮軍北上直取中原的構想就已經破滅了。尤其是劉備從東吳大大敗回來在白帝城死去後,諸葛亮更加意識到自己負擔之重。此時蜀漢的實力別說曹魏,甚至連東吳的孫權也不如,於是又被迫和孫權再次結成同盟,而要完成劉備囑託的統一大業,必須壯大蜀國的整體實力,因此諸葛亮開始休養生息,準備在國力強大後再攻打曹魏。為了克服各方面的困難,改變蜀國不利局面,尋找發展出路,他日夜思索,兢兢業業,終日操勞,不得休息。除了全面擔負全國的軍事政務外,還親自組織興修水利、橋樑、道路、驛站等工程;親自過問養蠶、織棉、煮鹽、冶鐵、鑄鐵生產;親自設計、監製木牛、流馬;親自檢查兵器創制……。他大事小事都抓“躬自投薄書”,流汗竟日,接著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這種“知遇之恩”具體表現,即使輔佐的後主劉禪無能昏庸,而且不時阻止他的事業,諸葛亮也並沒有因此而放棄。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壯大蜀漢的實力的目的就是為哦了一統天下,孔明深知劉禪非明主,然而他已答應先帝,為了幫助劉備實現統一大業,諸葛亮只能兵出險招了。諸葛亮面臨的問題十分之多,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好的先鋒,魏延雖能獨當一面,但孔明並不敢讓魏延有太多實權,姜維,張苞,關興戰鬥力不強,且有勇而無謀。由於沒有優良的將領,孔明被迫親率大軍六出祁山,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始終也沒能達到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諸葛亮也開始老去,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劉備託付給他的重任,就只有和時間競爭,因此,他知道還未到出戰時機,但時不我待,他只能勉為其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六出祁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遇到了他一生的死敵司馬懿,最終累死在了五丈原,蜀漢也就在不久之後亡國了。

對蜀漢的絕對忠誠造就了諸葛亮完美的一生,他把他的畢生心血都放在了為先帝統一中國的大業中,他深知劉禪沒有才幹,深知蜀地雖可偏安,但沒有太多可造之材,深知蜀漢經濟實力遠不如曹魏,但是為了完成先帝的遺願,他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那艱難的任務,雖死猶榮,他的赤誠忠心流芳百世。

四、悲劇的英雄形象

諸葛亮的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這成就的背後,是英雄的孤寂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一生就是在演繹一個三國時代的悲劇:他在錯誤的時間裡遇到了錯誤的人物,確立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並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努力地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一直致力於統一天下,然而自己卻先倒在了五丈原。諸葛亮身上也有著這樣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從“人謀可勝天時”,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早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悲劇性,然而卻無一刻屈服於既定的命運、無一刻忘記最初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而功敗垂成的時刻,也正是他最具悲劇色彩的時刻。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1、才智上的悲劇

諸葛亮雖有曠世奇才,也知人善用,但他卻不能有效的使用那些人。五虎上將中的關羽和張飛,自恃是劉備的兄弟,有點心高氣傲,在處理某些事時不能虛心聽取他人意見,諸葛亮沒有駕馭好這兩個人,導致了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了張飛和劉備為關羽報仇,打亂了一統天下的戰略部署。後來蜀漢被東吳打敗,諸葛亮被迫休養生息,然而卻出現了朝中無大將的局面,自己也不信任將領,尤其是對魏延的使用,甚至是馬謖的悲劇。蜀漢沒有“人和”是造成失敗的一個原因,這也更加反射出諸葛亮的悲劇色彩才智上的悲劇 。他事必躬親,勢必打亂朝中大小官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格局,最終造成大家都負責,又都不負責,一人死而廢天下事的混亂局面,不僅給他自己,也給他一生為之奮鬥的蜀漢事業帶來了消極影響,埋下了隱患。這一點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諸葛亮的悲劇是歷史與個人共同造就的。

2、歷史的悲劇

順天者逸,逆天者勞。無論徐庶有始無終,不如不出;即如孔甲盡瘁而無,畢竟魏未滅、是未吞、濟得甚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會太長久,統一已是大勢所趨,但統一的重任並不適合有一個弱小的國家來完成,諸葛亮空有一腔熱血,但畢竟實力懸殊,他發動的戰爭適得其反,非沒有完成統一大業,反給蜀漢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一場大火,燒得司馬懿父子無所遁形,眼見功業得就,然而正在此時,天地間狂風大作、驟雨傾盆,大火很快被大雨澆滅。司馬懿趁機殺出重圍。諸葛亮仰天長嘆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世事就是如此殘酷,即便是聰明睿智、“願以隻手補蒼天”的諸葛亮,也難逃天命和歷數。難怪《三國演義》篇末古風慨嘆說:“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令後人讀之,同發一嘆在中國也許悲劇英雄更能獲得同情與崇尚。

談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他其實是很矛盾的一個人

3、悲劇性的集中體現

他的悲劇在於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都是別人所難以企及的。但是,如此絕頂理智的人物,卻在三顧盛情下,作出了他錯誤的抉擇,追隨一位沒有成功可能的主子,去開闢一件沒有成功可能的事業,從而付出了他的一生。

他的悲劇在於他一開始就看到了盡頭,而他偏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必定失敗的命運,是不可改變的;不甘失敗的反命運的抗爭,絕對是徒勞的。因此看著自己的生命,像蠟炬成灰似的一滴滴耗竭,看著自己所付諸心血的事業,無法挽救地走向傾覆。

他的悲劇還在於他的儒家人格達到了自我完善的高度,道德風範也成了千古不朽的典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幾成為忠君事主的完美境界。但是,言事兩違,意實相乖。他卻未曾為他所釐定的統一大業,作出些許成就;為三分天下的西蜀,開闢半寸疆土。最後,一直到屢戰屢敗,國疲民窮,隨著他的死亡,這個國家也就終結了。

諸葛亮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的智慧,他的忠誠,他的真誠、勤勉、開明、智慧,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力量,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蘊。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於事業心的品質更為世人所敬仰。然懷絕世之才的他卻終身未能完先帝遺囑而含恨死去,不能不讓人為之惋惜,傷感,雖事業未果,但他為了實現目標的個意志力量和人格理想令後世敬仰,催人奮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