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由 答摩 發表于 人文2022-04-01
簡介老子建議我們向水學習,做人如果能時時刻刻效法水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按照老子的說法,這個人可以算是完人了

日月無私照的意思是什麼

滿招損,謙受益,謙虛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如果我們有一顆謙虛之心,對外可樹立良好的形象,使他人內心愉悅,對內可以包容他人的過失,不起嗔恨之念。

01

《易經》中謙卦是最好的卦

《周易》裡面64個卦,每個卦有卦辭用來解釋這個卦,比如乾卦,它的卦辭是:元、亨、利、貞。每一個卦有六個爻(六個橫線,斷開的代表陰,連線的代表陽),對應每一個爻,還有爻辭用來解釋這個爻。

比如坤卦,最下面爻的爻辭是:「初六,履霜,堅冰至。」這是說:猶如行走在霜降的地面上,便可知道凝結成堅冰的時節快要來臨了,天氣由涼轉寒需要一個過程,有一個節律,坤卦的這個爻辭就告訴我們順應自然的道理。

人生就是不知不覺在經歷著這64卦、384爻,也許順境時我們不覺得,逆境的時候我們又不覺悟,所以孔子說:百姓日用而不知。

那麼64卦,384爻中,只有謙卦的卦辭和爻辭最好:亨、吉、貞吉、有終吉、無不利。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謙卦是上坤下艮,表達的是山在地的下面的場景,人總是喜歡奉上欺下,攀高附貴,真正謙虛的人,內心有山一般堅強的胸懷與責任,滿腹經綸、積極向上,外在卻時刻表現出大地的謙恭、包容他人,這是一種偉大的境界,這類人一定是無往不利。

《易經》中謙卦的卦辭是:亨,君子有終。我們再看一下它的爻辭: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鳴謙,貞吉;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六四,無不利,撝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從謙卦的爻辭中,我們應該明白「命」不是算出來的,而是行出來的,在平時的舉止言談、接人待物上,處處謙虛和藹,自會貞吉。假使算命卜到乾卦的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又能怎樣,如果飛揚跋扈,只能是自取滅亡。

02

內心真誠,彬彬有禮

自信的人,不是話多的人,不是聲音大的人,而是謙虛的人,是不怕被人否定的人,很多看似自信的人其實正好相反。我們說人要有

謙虛之心,不是隻在外表體現,而是表裡如一,彬彬有禮。

《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是儒家講內容與形式的關係。「質」指內容,「文」是形式。「野」是粗野,「史」指浮華。如果內容勝於形式,表面看起來就比較粗野;而形式大於內容,華而不實沒有生命力。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文質彬彬」,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就叫彬彬,有均衡的意思。內容與形式都達到均衡了,表裡如一才是真正的君子。比如說一個人,學問很好,可是穿著邋遢,這就是「質勝文於野」,這個人看起來很粗野,不修邊幅。這個人即使有學問,但他的形式讓人不能理解,不好接受。可是有的人善於言辭而不誠懇,有虛偽浮誇的感覺,這是「文勝質則史」。所以做任何事情,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歷史上,蔡京、秦檜、嚴嵩,它們也是滿腹經綸,也是大學者、大書法家,但他們最後都成了奸臣,說明他們的滿腹經綸都是裝樣子,內心並不能真正做到虛懷若谷,最終卻是遺臭萬年。所以謙虛者要真正發自內心而做到表裡統一,如鄭板橋所說,象竹子一樣「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

有的人只重視形式,為了體現自己很謙虛,唯唯諾諾,表現的又是一副卑微的嘴臉。只要內心不坦誠,久而久之只會使人厭煩。我們口渴至極,需要喝水,用什麼杯子裝水並不重要,只要喝到水,誰在意是瓷杯、泥杯、玻璃杯,這個水杯好比形式,有的人過分在意這個形式,而忽略了水本身。杯子重要嗎,很重要,沒有它喝不到水,但喝完也就罷了,千萬別重視過頭。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臺灣大學傅佩榮教授在告誡人們如何行事、從善上提出三點:

內心感受要真誠、對方期許要溝通、社會規範要遵守,

我覺得我們應該認真實踐,做到上述三條一定會成為大家歡迎的人。

03

向天地學習無私的品格

《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最偉大的德行就是生養萬物,天地生養萬物,又不自私地佔有萬物,而是讓萬物各順其性地生長,這是天地的無私精神。

《禮記》講「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的覆載,日月光芒照耀,不會因為關係的遠近好壞而不同,而有私心。人有了利他的品格,就不會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悲喜煩惱。

如何做到利他,

「佈施」即可

,佈施是佛教裡講得最多的一項修行,意思是

給予、施捨、喜舍

。《淮南子·主術訓》:「為惠者,尚佈施也。」佛家的佈施分為三大部分: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

財佈施:分內財、外財。比如佈施你的體力,幫別人勞動就是內財佈施;佈施掉你的錢財去幫助別人,這就是外財佈施。法佈施:講經、印經並結緣給他人、記錄講經說法的碟片結緣給他人、勸人學佛等均是法佈施。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無畏佈施:讓眾生不再感到畏懼。

最簡單的,吃素就是無畏佈施(因為你不吃動物了,它們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口腹之慾而死亡),放生也是無畏佈施。

日常生活中不需要錢的佈施還有多種。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佈施;言施:向人說好話的佈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勵人應切實力行;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佈施;眼施:用和氣的眼神看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如幫人拿行李;座施:讓座給人的佈施;察施:不用問對方,就知道對方的心理。

著名詩人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時遇見一位奇怪的和尚,這位法師在樹上搭個小篷,象鳥窩一樣,生活簡單。白居易向他請教問道,鳥巢和尚只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了笑了,這個話三歲小孩都會說,鳥巢和尚回答:「三歲小孩雖然能說,八十歲老翁還做不到」。白居易聽後,想想真有道理,遂拜鳥巢和尚為師。這不花錢的佈施就是真心向善的無私體現。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圖源網路,侵刪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告訴我們向天地學習,學習天地不為自己,處處利他,所以能長生。不過老子的可愛之處是,貌似說「反話」可是常常說大實話,他接著說:「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所以我們平時不要總想著結果,真心向善的時候,好事自然會來。

04

包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

成語說虛懷若谷,擁有謙虛之心,也就懂得了包容。有一句著名的對聯:

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做人如水,包容萬物,本身卻非常的純靜;做事如山,要踏踏實實的做事,像山一樣穩重,像山一樣給人以信任!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建議我們向水學習,做人如果能時時刻刻效法水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按照老子的說法,這個人可以算是完人了。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圖源網路,侵刪

「上善若水」,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

它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利,永遠是利他、無私,因此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永遠不佔據高位,「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居在下而包容一切,因此老子說:「故幾於道」。

「居善地」,何處是善地,安靜無事之地,水去上就下,它告訴我們自謙居下,自處而甘居下地為善。

「心善淵」,心境象大海一樣,有容納百川的深度與廣度。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彌勒佛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當下,人們心中充滿各種誘惑與追求,心中哪還有空間來盛下清淨呢?

「與善仁」,水善養萬物,對待萬物都是平等的,植物皆沾滋潤之恩,動物鹹獲飲食之惠。仁字還包含了一切人倫關係,人世間這些關係本來就應該是平等的。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言善信」,信就是準時,潮水有潮信,花有花信,從小寒至穀雨,一百二十日,每五天中,有一個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到了穀雨前後,就百花盛開,花事已了。做人也要這樣,言而有信。

「正善治」,治,《所文解字》雲:「水也」,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吸取了鯀治水以堵塞為主的失敗教訓,歷經十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透過疏通、因勢利導、治水成功。「正」通「政」,小到操持家庭,大到管理公司都應該按照治水的原則,以順應、疏導為主。

「事善能」,沒有海拔的落差,水流動不起來。從水的流動我們可以悟出做事要順勢而為,從能量守恆定律來看,落差越大,動能越大,現在有水力發電,就是將勢能轉化為電能。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訴我們,順勢加上堅持,柔弱也能勝堅強。

「動善時」,有人認為道家偏於保守、消極,因為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倡導的無為,不是不作為,老子讓我們要順應自然,不人為、不妄為、不亂為。

春夏溫熱,萬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時水蒸騰為雲再以甘露潤澤蒼生促其成長;秋冬漸寒,水則結為堅冰,凝為霜雪,覆蓋大地以利萬物之收藏。

高效的養生,是培養謙虛、無私之心

中國人最講究風調雨順,如果水不因時而動,假如冬天無雪,第二年就不可能風調雨順,還可能戾氣橫行,危及健康。能夠順應自然、天地、事物的規律因時而動的人,才是真智慧,獲得健康也就是順勢而為的事。

如果真有這樣一個人能全部效法水的德行,也許就是一個完人。反思我們自己,能堅守其中一項美德,也已經很了不起了。人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水的境界,不過這沒關係,我們只要懂得包容,包容別人的同時就在昇華自己的境界,只有做到心靜如水才能真正的包容一切,當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優點時,心中怎能不充滿著歡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