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由 子彧說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3-14
簡介如果說,漢初70年的和親政策,是在因為自身的弱小,而不得不採取的屈辱外交政策,那麼,漢帝國強大、四夷臣服之後,為什麼還要與匈奴與烏孫和親呢

五餌之策是什麼

和親,是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詞。頭條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外族或外國出於各種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

雖然不夠權威,但基本上也說明,和親的本質其實就是聯姻,事實上往往還有財物的饋贈。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在唐朝以前的歷史上,這種聯姻並不鮮見。然而,在今人看來,和親似乎總帶著些許屈辱與不體面。

01 西漢的和親政策

西漢初年,劉邦死後,呂后走到了歷史的前臺。一天,呂后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漠的國書。

寫信的是匈奴單于冒頓。冒頓為人極其自負,但同樣很有手段。他殺父自立後,東敗東胡,西逐月氏,使匈奴稱雄於大漠和西域。後又在白登之圍中大敗漢軍,從此漢帝國只能仰視匈奴。

而這封信中,冒頓同樣表示了他的傲慢和無禮:陛下獨居守寡,而我也獨居孤獨,不如你我聯姻,共享歡樂(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是一個冷靜理智的政治家,面對冒頓的侮辱,呂后選擇了忍耐。她回覆了一封謙卑得體的書信,還有大量的禮物。

在這之前,劉邦在白登之圍後不久,便已有和親的舉動。而在這之後,漢帝國更是確立了以和親換取和平的基本策略。

以後的漢文帝和漢景帝都堅定不移的執行著這一項政策,漢文帝在位期間曾3次嫁宗女於匈奴,漢景帝期間和親1次,甚至漢武帝初年也曾嫁宗女於匈奴軍臣單于。

這便是漢初70年的和親政策,也是中原王朝與遊牧帝國首次長期且頻繁的和親外交。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匈奴具有天然的掠奪性,這種和親換來的和平是脆弱的。在文帝和景帝年間,匈奴仍有至少7次較大規模的入寇。

因此,漢武帝年間,強盛的漢帝國不再與匈奴和親,而選擇了刀兵相向。然而,漢帝國的和親政策,事實上並未終止。

漢武帝期間,雖然屢次拒絕了匈奴的和親,卻有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兩次和親西域大國烏孫的記錄。

不僅如此,漢宣帝期間,漢帝國已經確立了對匈奴的全面優勢,西域也已經臣服於大漢的腳下。而我們熟悉的“昭君出塞”卻發生在漢宣帝之子漢元帝期間。

此時,匈奴單于呼韓邪已經親自朝見漢元帝,明確表示了臣服。漢元帝竟元二年,在呼韓邪的一再請求下,漢元帝將宮女王薔嫁給呼韓邪為妻。自此之後,匈奴對漢帝國的友好和臣服一直保持到王莽篡漢。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圖:漢匈數百年,並不只有戰爭那麼簡單。

如果說,漢初70年的和親政策,是在因為自身的弱小,而不得不採取的屈辱外交政策,那麼,漢帝國強大、四夷臣服之後,為什麼還要與匈奴與烏孫和親呢?

02 漢匈雙方如何看待和親?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在漢初70年與匈奴和親的過程中,漢帝國和匈奴都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和親的。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首先是漢帝國方面。

漢文帝時,和親政策已然確立。在針對如何解除匈奴威脅的問題上,賈誼曾經獻“三表五餌”之策。其中一項策略就是用婦人音樂籠絡匈奴降人,而另一項是讓匈奴人在漢安家接受漢的文化影響。這幾乎就是一個威力加強版的和親策略,只不過是針對匈奴降人而不只單于一人而已。

漢宣帝時,蕭望之也曾說,侵掠所獲,歲鉅萬計,而和親賂遺,不過千金。明確表達了和親和戰爭,對於漢帝國的經濟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從這裡來看,漢帝國對待和親的態度,更多的是當做一種手段和防範,在弱小時能換取一定的和平,在強大是也以更少的消耗,換取更大的利益。

好吧,我知道不管怎麼說,你們還是覺得這是恥辱。

那我們再看看匈奴方面,是否含有侮辱漢廷的意思呢?

匈奴的歷史沒有漢帝國那麼詳細,但有兩個事實,可以側面說明這一問題。

其一,漢匈之間長達百餘年的戰爭與和平,有大量匈奴人投降漢廷,也有大量漢將投降匈奴。那麼匈奴如何對待這些投降的漢將呢?

答案是,讓他們娶匈奴女子,在匈奴成家。大家所熟知的張騫、蘇武被匈奴扣押期間都曾娶匈奴女子,張騫的匈奴妻子還曾與他共同回到長安,生活了數年。而對待高級別的將領,據說李陵和李廣利娶的還是單于本人的女兒。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圖: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到長安,旁邊是他的匈奴妻子和匈奴出身的副使

是不是有點熟悉?是的,賈誼剛剛的“三表五餌”恰恰也是這個策略。

其二,匈奴臣服以後,呼韓邪請求和親,漢元帝同樣同意了。此時匈奴已經臣服,也無力對抗漢廷,如果之前的和親,匈奴真的有意侮辱,現在還敢請求和親?如果漢廷真的感受到巨大的侮辱,漢元帝還能同意?

所以,事實上,和親是漢匈雙方都不能消滅對方或不願意兵戈相見時,共同選擇的一種和平外交的方式。

如果聯絡到與烏孫的聯姻,則更能說明問題。解憂公主嫁到烏孫後,其子元貴靡為烏孫大昆彌,次子萬年為莎車國王,長女弟史為龜茲王降賓之妻。很多西域小國,幾乎是爭相“求漢外孫”領導自己的國家或擔任重要職務。

的確,漢初70年的和親總覺得略帶屈辱。但結合後來的和親案例看,所謂屈辱也不是和親本身,而只是因為漢帝國彼時弱小,只能被迫選擇和親,而且還要附贈大量財物。

而後來漢帝國有了選擇餘地時,仍然選擇了和親,說明了這一點。而且我們看到,和親甚至成為漢帝國輸出文化影響力的一種方式之一。而此時,主動權已經完全在漢帝國的手中。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雖然漢帝國最終完全征服了匈奴,但從這些事件來看,漢匈數百年,遠不只有戰爭那麼簡單。而和親,也是其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03 和親的延續

後來歷史的發展也證明,和親作為外交聯姻的絕佳策略,並不是子彧的臆想,而是歷朝歷代的共識。

因為兩漢以來,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和親依舊不絕於史。(備註:以下資料具不完全統計)

北魏曾有三次和親周邊的記錄,物件分別是夏帝赫連昌、北涼王沮渠茂虔、柔然可汗鬱久閭阿那瑰。北魏雖是鮮卑人所建,但一應仿中原王朝,與胡夏北涼、柔然的關係也如漢與西域各國、匈奴。

隋朝短短數十年,隋文帝和隋煬帝時期各有3次嫁宗女的記錄,物件是東西突厥的可汗、吐谷渾可汗、高昌國王。

與漢齊名的中華帝國雙壁之一大唐帝國,征服的四夷國家應當是最多的,而和親的記錄,似乎也是最多的。

唐太宗、唐玄宗在內的8位皇帝在位期間都有和親的記錄,而和親的物件遍佈吐谷渾、奚族、契丹、吐蕃,還有回紇。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這份名單中大約只有4位是皇帝的女兒,其餘大多是與皇族血緣疏遠的宗女。這幾位皇帝的女兒出嫁的物件都是回紇/回鶻,而出嫁的時間分別是安史之亂和吐蕃攻唐。而歷史上,幫助唐渡過這兩次難關的正是回紇。

和親不是一錘子買賣,唐帝國敢於大量以次充好,而且沒有穿幫,似乎說明,很多時候,和親的雙方實際上並不那麼在乎和親公主的身份。那麼,他們在意的是什麼呢?

大約是公主們的嫁妝,價值不菲的財物,還有因此釋放出的和平誠意。

隋唐的政治家們都明白,和親+送禮,有時是最好的糖衣炮彈,甚至起到了軍隊不能起到的作用。

看來一直到唐,和親都被視為和平外交的一項重要策略。那麼,和親是在什麼時候被蒙上了一層屈辱的陰影呢?

04 和親的變質和帶來的困境

和親的變質,發生在北宋。

恰恰是這個整體實力偏弱的王朝,孕育出了文官政治和儒家理學。很多遊刃有餘的施政策略,在他們眼裡變成了非黑即白。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而理學貞節思想引導下,性已經漸漸成為公開場合的禁忌。那麼,和親自然也變成了屈辱外交,黑的不能再黑了。

兩宋歷史上,幾乎找不到和親的記錄。但同時,兩宋送出去的歲幣,遼金夏得到了普惠,其數量大約也是是歷代王朝最多的。

也就是說,以前是和親+送禮,北宋不和親了,直接送大禮。

遼金元等國,也不乏和親的案例,然而到了明帝國這裡,徹底變了質。

文官政治尤烈的大明帝國,以其“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著稱,然而,事實上,大明帝國的外交策略,似乎很簡單,要麼你服我,要麼我打你。

那麼,這並不意味著明比漢唐都要強盛。恰恰相反,缺少了和親這一有效的和平外交潤滑劑,大明帝國的邊境,幾乎是遍地烽火、持續不斷。

對於草原帝國而言,生存物資的匱乏是必須要解決的。既然和親斷絕了,那麼只能動手搶了。

這種持續的戰爭使得明帝國根本沒有時間進行休養生息。雖然洪武和永樂二帝因其王朝初創的兵威,屢次打敗北元和後來的韃靼、瓦剌。

但僅僅數十年後的宣德到正統年間,面對蒙古騎兵的騷擾,明帝國的北方邊境就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正統年間的土木堡之變、嘉靖年間的庚戍之變更是說明,遊牧帝國頻繁和持續的衝擊帶來的困境,並不一定比和親所帶來的“屈辱”更好承受。

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缺乏靈活外交的大明帝國,在蒙古和後金的雙重壓迫下,把邊境一縮再縮,卻仍舊需要維持難以供養的龐大軍隊。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明帝國的邊境一縮再縮

這樣的形勢之下,明帝國還能維持200多年的國祚,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然而,連年的戰爭隱患和邊境衝突,給帝國財政和軍事上造成的壓力,還是讓明帝國難以應付,終於轟然倒塌。

而事實上,愛新覺羅得以建立大一統的滿漢蒙帝國,除了明蒙數百年爭鬥,耗盡了雙方的實力,更得益於滿洲皇室與蒙古的聯姻。

早在後金汗國時期,就有與蒙古聯姻的記載,而清帝國入主北京之後,紫禁城的後宮之中,從來不缺少蒙古后妃,更不缺少嫁到蒙古的皇室宗女。

愛新覺羅皇室和蒙古王公之間的頻繁聯姻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記載,“嘉道年間,科爾沁、敖漢、巴林部共公主子孫、臺吉、姻親3000餘人”。好傢伙,估計整個蒙古高原上的王公,都是清帝國皇室的姻親。

而正是這種策略的正確實施,導致了清帝國在蒙古的穩固統治,達到歷朝歷代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子彧說

西漢初年,冒頓原本可以拼盡全力,向彼時相對弱小的西漢發動軍事進攻,說不定可以提前實現北魏+劉宋,甚至金+南宋那樣的局面;呂后也可以選擇奮力一搏,或許可以魚死網破,事實上當時並不乏這樣的言論。

但冒頓沒有,呂后也沒有,不僅是因為他們知道不能消滅對方,更是因為他們明白,軍事從來只是政治的延續。既然不用戰爭就可以達到的局面,何必一定要戰火連天?

這不是聖母情懷,而是現實利益最大化。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對外和親,是如何變成屈辱外交的?

如果當時冒頓和呂后都做了明帝國和蒙古那樣的選擇,可以想象,漢匈邊境,將會爆發持續而長久的戰爭。而誰也征服不了誰的情況下,兩敗俱傷是必然的。漢匈的結局,或許也正如明帝國與蒙古相爭的結果一樣,被第三方勢力統統吃掉。哪裡還會有大漢盛世?

沒有一個人能一生健康,同樣也沒有一個帝國能保持永遠強盛、全面壓制。而和親,正是保證帝國受傷時,有時間和精力撫平傷口;不能兼顧時,可以儘量做到專注其一;實力相當時,保持動態和平。

因此,和親,或許白璧微瑕,但卻十分必要,是政治聯姻是實,卻未必一定是屈辱外交。(完)

文/子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