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由 以書潤心 發表于 人文2022-03-14
簡介他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

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意思

李煜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葩,一個不願做皇帝卻萬般無奈的登上了皇帝寶座的昏庸君主;一個擁有最高權力和較高詩詞造詣於一身的特殊管理者;一個從王到囚,從九五之尊到西樓獨客的落寞者。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他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淒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他的這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成了他的絕命之作。宋太宗看到他的作品後認為他是賊心不死,眷戀故國,於是當晚就派人以祝賀生為名,用毒酒將他殺死,生日也變成他的祭日。

這首詞好多人都超級喜歡誦讀,每次讀起,就能感受到他那顆內心的孤獨,落寞和無處訴說的淒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就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他透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淨、凝練、優美、清新,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透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一個亡國之君,一個階下囚,被國民唾棄,被歷史記錄下千古罵名,被世人嘲笑,此時的他是多麼的悔恨自己前半生的所作所為啊,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他是不是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能真正的擔負起一國之君的責任呢?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他的詞發洩了他心中的苦悶和抑鬱之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國家滅亡,自己寄人籬下,生命時時受到威脅,他是個失敗者,他的苦向誰訴說?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內心的孤獨有誰能懂

柏楊

先生是這樣評價他的,

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

千年之後,繁華落盡,只有他的詩詞,綻放著獨有的魅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