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格物而知新:探索非遺,大山裡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由 第一財經 發表于 人文2022-03-07
簡介”特別是當她遇到土本土刺繡工坊創始人馬蕭蕭,這個上了大學的90後東鄉女孩,從2018年7月開始聘請當地繡娘,想要復興東鄉刺繡,透過與國強公益基金會下屬社會企業碧鄉農業公司合作,帶動了一大批東鄉婦女就業脫貧

馬蕭蕭什麼意思

今天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

去年的這個時候,第一財經《千里歸途》劇組成立,跟隨一群返鄉紮根創業青年、扶貧人、老村長。我們隨著碧桂園扶貧隊踏上5個國家級貧困縣:廣東英德、甘肅東鄉、湖南平江、江西興國、陝西寧陝……

一行行交織的稻田,不斷與故事相逢,走過溝壑重疊的山嶺,走過沙塵漫天的黃土地。

在陝西寧陝,遇見訪面對命運敲打毫不服輸的養蜂達人周世紅;在湖南平江,我們遇見想留住母親思念的甜酒匠人熊湘和;在甘肅東鄉,我們遇見在山溝裡足不出戶的東鄉繡娘,還有返鄉紮根創業的大學生馬蕭蕭,她奔波在蘭州和東鄉兩地,雖然滿臉疲憊,但眼睛裡充滿對新生活的渴望,正如,她所幫助繡娘,眼中對面前的針線、未知世界的好奇。

格物而知新:探索非遺,大山裡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千里歸途》第一季拍攝時,馬簫簫向年近70的唐努給也討教東鄉刺繡的歷史

千里,歸途,描述的是這些城市的“逆行者”歸家奮鬥之路。

他們,是義無反顧返鄉致富帶頭人、青年企業家、扶貧幹部、老村長、村民……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泛起漣漪,希望和興旺在一個個村莊生長,一些改變肉眼可見,一些影響潤物無聲。

消滅貧困,振興家鄉是他們共有的故事。

經過三年的探索,碧桂園透過精準扶貧已幫助超過33萬建檔立卡貧苦戶,在基本完成全國9省14縣脫貧攻堅工作後,他們對大山和貧困消滅的探索,截至目前,幫扶專案涉及16省57縣。

貧困也許是可以消滅的。大山裡的人們,隨著產業的成熟興旺,越來越好。今年,我們更在意這些大山裡的人們,他們在文化和思想上的改變,尋找村落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致敬傳統,保護這些古村落中無價的財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項實踐、表演、表演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遺,不只是一件充滿歷史感和年代感值得儲存和繼承的物件。

它是一門富有傳統價值的手藝,背後是一群傳承手藝的匠人和學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手藝和傳統,也許會被漫天黃土掩蓋和消滅,有些人選擇讓這門手藝越來越遠,選擇歷史的淘汰,但也有這麼一群人,想讓手藝與時代距離感越來越近,在保護中得到創新。

今年,在踏上千裡歸途後,格物而知新,是這段故事的開端。

1

馬蕭蕭與

馬倆

哈麥——刺繡讓我們自由

2018年,我們在甘肅東鄉縣城街頭,遇到了剛剛回鄉創業的馬蕭蕭。

28歲的土本土刺繡工坊創始人馬蕭蕭,是甘肅東鄉縣這片土地上,為數不多的大學的90後女孩。本來可以在蘭州生活的她,三年前選擇回鄉開起了刺繡作坊,聘請當地繡娘,復興快已作古的東鄉刺繡。

透過與碧桂園碧鄉合作,她帶著東鄉婦女接到第一筆訂單。在家門口靠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藝,

25歲的繡娘馬倆哈麥,是村裡第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女人。而今,她又再一次上起了課程,雖然每次走2個小時山路,從董嶺鄉來縣城上課,中午不回去,就帶點饃饃墊飢,但她很想學刺繡。

從這個東鄉婦女身上,有一種不認命的氣質。

格物而知新:探索非遺,大山裡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馬倆哈麥的願望是過個半年一年,東鄉婦女都可以做訂單,就都可以掙到錢,將東鄉刺繡發揚光大。攝影/張健

東鄉婦女相對保守,很難見外人,更別提和外人說話了。扶貧組在走訪入戶時,如果男主人不在家,哪怕院門大開,女主人也不會迎出來;如果家裡來了客人,女性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廚房或者偏房裡吃飯。

這種不平等的命運,馬倆哈麥抗爭過。

到了上學的年紀,父親遲遲不給她報名,等她上二年級的時候,已經是個15歲的大姑娘了,跟老師一樣高。她喜歡上學,每天5點摸黑起床,需要走上5公里山路,但從來沒有抱怨過。後來,看著班裡比自己稚氣許多的同學,“感覺自己特別大,也有點壓力,不好意思”,就退了學。“我們家三個孩子,姐姐沒上學,弟弟上了初中就不願意再上了,我是想上但年齡大了。”直到現在她還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堅持下去,“大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特別是當她遇到土本土刺繡工坊創始人馬蕭蕭,這個上了大學的90後東鄉女孩,從2018年7月開始聘請當地繡娘,想要復興東鄉刺繡,透過與國強公益基金會下屬社會企業碧鄉農業公司合作,帶動了一大批東鄉婦女就業脫貧。“羨慕她可以用知識改變命運,不僅是做刺繡,更帶來思想解放。能掙上錢,就有動力做下去,爭一口氣。”

每隔一段時間,馬蕭蕭就會聯絡馬倆哈麥,給她送訂單過去,再由馬倆哈麥聯絡繡娘,分配下發。這麼運轉3個月後,她發現這些靦腆的繡娘開始變得自信開朗起來,她們發現,原來自己也能變得有能力,在女人擅長的領域中,跟男人一樣有能力。

以前,馬倆哈麥回孃家都得問公婆伸手要錢,每次卻只給5塊10塊,只夠車錢,多的一分沒有。“現在我不跟他們要了,還能給他們一點,有零花錢給孃家人買點水果。”

現在,她終於可以自信地跟兩個孩子說:想吃什麼我給你們買,媽媽現在有錢。“以前他們想要的時候,我會說,娃娃別要了,媽媽沒有錢,咱不買這個了。”採訪中,馬倆哈麥婆婆打來電話,說要買煤氣灶,她應下,說發了工資就買。“不用伸手要錢的感覺挺好,繡娘們都是這種感覺。”

2019年7月,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在東鄉調研時,對東鄉刺繡改變當地婦女命運給予充分肯定。半年後,東鄉刺繡傳承人馬阿西也、馬麥勒則,被列入《臨夏州第三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名錄》範圍。

700年的傳承,讓這門藏在大山裡的手藝,終於進入了專業化和市場化的階段。

看著,繡娘們倚在門前的微笑,我們難以忘懷,同喜而至。

2

張韜與張練功——扶貧人的初心

從前,我們不知道有一種職業,叫扶貧人。

什麼是扶貧人?

他們會深入大山裡,在貧困縣協助當地機構,為貧困戶和返鄉青年服務的工作人員。扶貧人可以是一位老村長,可以是一位企業扎入大山的扶貧工作人員,他們有共同的目標,為大山的貧困貢獻自己的力量。

格物而知新:探索非遺,大山裡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方軍在和平村幫著村民收割稻穀 攝影/任玉明

方軍,是碧桂園江西興國縣扶貧專案部經理,原來就是興國人,成為一名扶貧工作者,源於他對家鄉的熱愛。“這裡有我太多的童年回憶”

透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這個30歲的大男孩

三年來跑遍了興國大家小戶做工作,帶著鄉親們一遍又一遍直播帶貨,推廣著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興國魚絲、灰鵝、稻米。他對傳統產業的堅持和守護,讓更多在外打工的青年,有足夠的理由和市場能力,回到家鄉奮鬥創業,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張練功是和平村的老幹部,老黨員。過去三十年,從村文書做到村主任,他對村裡每家每戶的情況瞭如指掌,家裡幾口人,有什麼難處,他都熱心腸地關照,村民們也都很信賴他。

2018年,碧桂園啟動了老村長扶貧公益崗位計劃,在興國縣尋找9位老村長,作為企業和村莊聯絡的重要紐帶。老村長熟悉當地情況,經常帶領碧桂園扶貧專案部的工作人員到貧困戶家中深度走訪,還帶頭髮展特色產業,針對各家情況制定相應的幫扶策略。

一年後,我們踏上千裡歸途,又來到了這裡。

我們繼續探索消滅貧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故事。同時,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格物尋源,認識大山裡的傳承者與創新者,致敬傳統,讓文化代代相傳,傳遞希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