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由 正根說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2-28
簡介九品中正制正是士族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固化階層,為了強化自身力量的衍生物,這種內部舉薦制度完全是為保證士族世代為官的政治特權而設立的,用以削弱君權,堵住平民上升的渠道,可以憑此把握社會的每一處命脈農業是古代社會唯一的生產活動,土地是唯一的生產資

出謀劃策是成語嗎

前言:

始於周朝的分封制在消亡了500餘年之後,建國於公元265年的西晉王朝卻反其道而行之,復辟了這種古老的政治體制,當時的晉武帝司馬炎推行的分封制,無異於要求現今的國人恢復久遠的跪坐禮儀文化。

“《荀子·儒效》中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分封制是中國最古老的政治體制,自周朝開始而止於秦朝始約公元前1046~221年,存在了800餘年,分封制是奴隸制末期私有意識最極端的體現形式,這種適應社會生產力的家天下制度,與井田制並駕齊驅共同塑造了西周社會的主要政治色彩。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周朝疆域

分封制對於西周統治廣闊的疆域前期雖然起到了輔助作用,但隨著奴隸制向著封建制的發展與迅速轉變,其弊端開始日益顯現,首先分封制讓王權無法形成對地方諸侯的絕對壓制,直接後果就是導致春秋戰國五百年的混戰, 直到政治強人秦王嬴政的出現,才一統六國,結束諸侯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

既然分封制的弊端已經很明顯,那麼後世的西晉王朝還會採用呢?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三國亂世

曹魏宗室的衰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在軍閥混戰中,以挾天子令諸侯控制了東漢朝廷,公元220年,曹操建立的魏國,在三國鼎立的博弈中一直吊打蜀漢與東吳,為了削弱曹操的政治氣場,三國演義裡毫不吝嗇的對蜀吳進行神話,而刻意貶低曹魏,這恰恰說明了曹操的強勢,作為一代政治強人,曹操生前最大的特點就是唯才是舉,這一舉措曾經促使曹魏的強大,但也間接導致了曹魏宗室政治力量的薄弱。

在曹爽當政時,曹魏宗室權力已經十分衰弱,完全無法駕馭當時興起的司馬家族,有人提議要立即封賞宗室諸王,提高曹姓宗室權力,但為時已晚,公元266年,僅存46年的曹魏覆滅,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年僅二十的曹操曾孫曹奐成了亡國之君。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史書》記載司馬氏篡奪曹氏江山之後,鑑於曹氏無宗室夾輔之故。故廣封宗室為王,並授以兵權,以拱衛司馬氏的江山,卻不曾想又使得宗室權力過大,而引發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場皇族內亂,致使五胡亂華北方漢族幾被屠戮殆盡”

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

苦恨年年征戰不休,到末了竟為他人作嫁衣裳,天下竟歸司馬一家

同年司馬炎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依靠士族力量奪取天下的司馬家,深知其利害關係,於是在奪取曹魏政權後的司馬家開始分封諸王,以對抗士族,為日後的“八王之亂”種下了因。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西晉全圖

分封親族宗室對抗強大計程車族力量

公元280年,為保持政治穩定,穩住士族階層,司馬炎推行佔田令,一邊繼續強化士族對於土地的所有權,一邊大肆封王,在公元270年至289年這段時期裡,司馬炎一共封了16位同姓諸王,然後令各自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繫,對抗士族階層,拱衛中央。

西晉是門閥士族最為鼎盛的時代,與後來的中國的泛平民社會截然不同,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依靠士族階級建立的王朝,西晉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都無法避開士族階層的利益,但晉武帝司馬炎也清醒地認識到,若是任由士族勢力不斷的膨脹,必將是潛在威脅。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九品中正制正是士族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固化階層,為了強化自身力量的衍生物,這種內部舉薦制度完全是為保證士族世代為官的政治特權而設立的,用以削弱君權,堵住平民上升的渠道,可以憑此把握社會的每一處命脈

農業是古代社會唯一的生產活動,土地是唯一的生產資料,在大力分封宗室的時候,司馬炎為了給予士族階層補償,廢除屯田制,實施佔田制及蔭客制,佔田制及蔭客制使士族佔田有法可依,該政策導致土地大量兼併,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佔田制反而讓平民樂意把土地歸於士族的名下,這樣農民只需士族交租即可,國家稅收由未被士族階層收入名下的農民承擔,這使更多的農民轉蔭至士族名下,最後政府稅收短缺,財政枯竭,而士族階層因此獲得壟斷經濟的特權。

分封制是西晉對抗士族階層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體制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司馬炎

如果單從對抗士族這點來看,司馬炎的分封制是成功的,士族的勢力得到迅速消弱, 此舉也確實鉗制了士族階層的威脅,但是得到迅速增強的諸王勢力又成了一股新的威脅,分封的諸侯獨攬地方上的所有軍政大權,它們隱蔽齊民,削弱中央的財,擁有自己的軍隊,日益壯大的諸侯勢力漸漸對中央權力形成巨大挑戰,即使像司馬炎這樣有一定能力的君主,在其統治後期,國家已陷入尾大不掉的境地,一旦遇到年幼的弱主,強大的地方諸侯必將引發動亂。

分封制讓全國的軍事力量無法像一支利箭一樣,不僅如此,縱觀古代史,分封制讓古代中國一直陷在“分裂”與“再統一”週而復始的迴圈內耗中

原本可以在中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西晉王朝,它的覆滅不僅是其自身的不幸,也是泛化至整個漢族的不幸,在它倒下不久,

公元304年,中華便陷入了五胡亂華的浩劫中,在這段恐怖的黑暗時期,古代漢人的數量急轉直下,僅剩900餘萬

對於這種奴隸制的殘餘、充斥著極端家天下觀念制度的迴歸,也不能不考慮當政者黑暗心理的因素,分封制可以讓君王的後代像毛細血管遍及到全國,實現私利的最大化,如同一張網灑向每個角落,網羅天下財富,霸盡一切可能霸佔的資源,這樣一來,便可以全方位無死角的吸取普羅眾生的膏血。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史上第一悍婦賈南風

一場皇族內部的屠殺盛宴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僅一年之後,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引發了一場為爭奪中央政權的八王動亂,這次動亂讓分封制的弊端得到充分顯現,

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醜婦,一朵含著劇毒的黑玫瑰,

是開國元老賈充之女,大晉惠帝司馬衷兩歲,貌醜而兇狠,政治野心極大,性慾旺盛,“《晉書》中稱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與相好幽會的賈后

賈后身為一代醜婦,性情兇殘,以至於晉惠帝司馬衷因畏懼賈后而不敢寵幸其他嬪妃,讓晉惠帝司馬衷成了史上最沒豔福的君王,就是那位有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

“《晉書》及《資治通鑑》所記載,賈后淫虐非常,以戟虐殺懷孕妃嬪,除了與太醫令程據私通以外,更經常派人在路上尋找美少男外,並加以虐殺

而賈南風的最大禍患就是引發了“八王之亂”,這次動亂引發的表面因素是賈后專政,實則是分封制與九品中正制相互影響的歷史結果,晉武帝司馬炎在時還能控制局勢。等他駕崩後,生性愚鈍的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無力治理朝政,引起宗室、外戚、士族階層爭權奪利,賈南風藉以專橫專權,分封制的弊端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土地兼併、外戚干政、異族入侵、稅收減少等都一一浮出水面。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八王之亂

八王動亂的起因是權臣楊駿與汝南王司馬亮為了自己能夠獨攬大權,鷸蚌相爭,司馬亮在權力爭奪中敗北,上位的楊駿又招致了其他諸侯的極大不滿與恐慌,這讓生性殘忍的賈南風鑽了空子,利用諸侯與權臣楊駿之間的矛盾,最後,借諸侯之手屠戮了楊駿數千口人命。

權臣楊駿倒下後,賈南風並未如願,汝南王司馬亮又重回權力的中心,接著賈后又與始平王司馬瑋密謀殺害了司馬亮,之後司馬瑋又被賈后以篡改詔書處死……

這些只是八王動亂的前奏,在脆弱的權力平衡被賈后打破之後,接下來血雨腥風的政變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的摧殘這這個新建的王朝

西晉初年:恢復的分封制,終究釀成大錯

▲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

“八王之亂”是中國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讓當時稍有起步的社會經濟就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剛剛完成統一的西晉又陷進了三百年的內亂,成為五胡亂華最重要的基礎成因之一,自此,中國北方地區完全淪陷到異族手中,大量的北方漢族成為“兩腳羊”

分封制與九品中正制並駕齊驅,註定讓西晉成為一個悲劇性的短命王朝,成為保證士族政治特權的庇護傘,九品中正制可以保證士族的後代世代為官,分封制可以保證其對地位的世襲,這成了一種體制內的體制,沒人想要人生的不確定性,沒人喜歡競爭帶來的焦慮感。

總結

分封制導致力量分散,國家沒有力量向外拓展,如果分封制貫穿在整個古代中國,那麼中國的疆域絕無可能有今天的遼闊,今天的中國幾乎囊括了亞洲東部最富饒的所有地區,除了勤勞樸素的人民,還有足夠的幸運。

參考內容來源:

《晉書》

《資治通鑑》

《十六國春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