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人文2022-02-22
簡介很多上海人為了垃圾分類真是“豁出去了”

玉米棒子是什麼垃圾分類

這些天上海人朋友圈、微信群最熱主題就是垃圾分類。前兩天有一篇微信文章《垃圾分類定時定點,上班族:領導,我晚點到,我要倒垃圾!》,突然就火了,評論無數。這說明公眾對垃圾分類中一些不確定性的強烈關注。

說實話,不焦慮是不可能的。畢竟“阿拉”從來沒如此規模做過這個事,大姑娘上轎也是第一遭。

垃圾分類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國做得好的國家也不多。但垃圾分類條例如今成了“硬碰硬”的法律,那就必須要執行。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圖說:垃圾分類條例如今成了“硬碰硬”的法律,那就必須要執行。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

其實最關鍵的是,我們再這麼毫無節制地製造垃圾、亂倒垃圾,上海就要垃圾圍城了!這真的不誇張。原有的垃圾填埋場很快要“潽”出來了。新造垃圾填埋場、焚燒場,難度多大可想而知。何況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垃圾不能光靠埋靠燒,而是要靠回收,靠科學、環保地處置。

但很多人對上海做垃圾分類很有信心,因為上海人身上這五種優秀的品質,是垃圾分類這一全民工程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

1 上海人的法治精神

到目前為止,記者沒聽到周圍有一個人說:我不管,我以後還是老樣子。上海人一直以守法自律自豪。如今上海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文明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這其中,上海人遵法守法是重要的因素。

曾經有一件事,大家覺得會很困難,那就是春節禁放煙花爆竹。但2016年的除夕,全上海中心城區,一個炮仗聲也沒聽到。令行禁止的效果連相關政府部門也覺得有點意外。這就是上海人的法治精神和自律素質。

再比如車輛讓行人,以前覺得這事離我們還有點遙遠。但交通大整治一起來,法律一明確,現在市民都有體會,行人過馬路,車輛自覺排隊已是常態。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圖片來源:警方供圖

再比如控煙一事,《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實施了兩年,應該說成就有目共睹。一些飯店、寫字樓外面的吸菸點,“老煙槍”們扎堆抽菸雖然看著不文明,但對整個城市而言,是法律得到充分尊重和執行的體現。

當然,和這些事比起來,垃圾分類肯定是更大的考驗。但上海有這個優良傳統,也有成功的經驗,這已經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 上海人的好學勁頭

記者已“被逼”在好幾個微信群裡做過垃圾分類相關考試了,70分、80分如今已被認為是“學渣”表現。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最近一張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釋出的垃圾分類“全圖”,儼然成了網紅圖,到處都在傳。很多人還要求高畫質大圖,像寶貝一樣收藏。空下來就有事沒事學習學習,有人開玩笑說那股子勁頭就像牛市的時候學習K線圖。

不開玩笑地說,現在從幼兒園到老年大學,學會垃圾四分類那是“必修課”。同事朋友之間,娛樂休閒有了一個新專案,就是考你垃圾分類“高階題”。比如: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算什麼垃圾?餿掉的蹄髈是什麼垃圾?吃剩下的玉米棒子是什麼垃圾?等等。現在垃圾分類“達人”在社交場合很受歡迎。還有一個例子也是上海人好學、愛動腦筋的體現。前一陣大家都在說溼垃圾要破袋,很麻煩,弄得身上手上髒兮兮。然後很快就有寶山區的一個居委會大叔,發明了好用的“破袋神器”。據說全市各小區這樣的小發明還不少。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上海勤奮好學也是有傳統的。國外的先進經驗,往往是上海得風氣之先。開出第一家股市,造出第一輛汽車,試驗第一個自貿區……上海創造的“第一”很多很多。當年開放高考,上海的年輕人是最踴躍的群體之一。夜大學、電視大學、函授班、自考班……曾經在沒有機會深造的年輕人中大受歡迎。

上海市民的平均外語水平、平均法律知識、平均科學素養等均排在全國前列。總之,上海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城市,而且只要開始學,那就沒有上海人學不會的。

3 上海人的文明素養

這一點必須要強調一下。前一陣,有一個影片在網上火了。一排汽車交替上匝道,那種流暢的規則之美,令人嘖嘖稱讚。事實上這樣的場景我們還到處可以看到。比如保持公交車道、高速公路應急車道暢通;地鐵站、公交站臺、網紅店、醫院領藥視窗……只要是需要排隊的地方,你總能看到上海人在乖乖地排隊。這是一種規則意識、文明素養。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圖片來源:警方供圖

網上多次有影片曝出,有些不講文明的人在車廂裡亂扔垃圾或者瓜子殼,會有一個上海阿姨或者爺叔站出來拿出紙巾去清掃乾淨。

即便在垃圾分類還沒有立法之前,上海的公共場所基本還是保持整潔的。那是整個城市市民文明素養的體現。

面臨垃圾分類的重大考驗,上海人顯然不甘落於人後。哪怕是一點點來,最後一定會在垃圾分類方面達到上海這座全國文明城市應有的水準。

4 上海人的面子意識

這點其實也蠻重要的。上海人有一件一直為很多外地客人覺得奇怪的事,那就是進屋子要換拖鞋。當然現在全國各地居住條件好了,換鞋已經很普遍了。但上海人當年哪怕在一家人住10個平方的時候,也要換拖鞋。因為上海人愛乾淨,愛面子,展現給客人的總是要像像樣樣。當年穿不起白襯衫,假領頭也是上海人的發明,也是愛面子的表現。

愛面子不是一件壞事,那是社交禮儀的體現,是一種現代社會的文明意識。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圖說:垃圾分類彩繪牆成為小區內的風景線。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其實上海人要面子在垃圾分類前就開始了。比比誰家的垃圾房更大更乾淨,比比哪個小區的垃圾分類更人性化等。再比下去,就是7月1日開始誰家小區的垃圾分類執行得好了。乾乾淨淨、秩序井然,那就是小區上檔次,有面子。相信為了這個面子,上海人也會竭盡全力地去做。

昨天有個朋友告訴記者,她為了垃圾分類,買了三個高階垃圾桶,每個1000多元!說是做垃圾分類也要有“儀式感”。事實上,現在廚餘粉碎機、分類垃圾桶等垃圾分類的相關“裝備”在商店、網店賣得很火爆,銷量是往常的十幾倍、幾十倍。很多上海人為了垃圾分類真是“豁出去了”。

5 上海人的開放胸懷

很多上海人對垃圾分類並不陌生,因為上海人“海外關係”很多。很多上海市民的家人、親戚生活在海外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他們自己去旅遊或小住的時候,已經感受過垃圾分類了。何況很多人本身就有海外留學、工作的經歷,垃圾分類都是“熟門熟路”。所以上海實行垃圾分類,並沒有引發太多的驚奇或反對。因為上海人知道,你要成為國際大都市,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今日焦點|上海人五種好品質“加持”垃圾分類

圖說: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的優秀品格。新民晚報 楊建正 攝

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的優秀品格。上海當下正在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設五個國際中心而努力,環保、宜居的生活空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上海人有這樣的胸懷,也有這樣的大局意識。不會因為個人一時一刻的困難,去反對、抵制進步的潮流。對標全球高標準、高水平,這是上海人的集體意識,也是行動自覺。

新民晚報記者 沈月明

(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