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由 涼月齋 發表于 人文2022-02-21
簡介第一次是明代初年,封建王朝為調整元末長期戰爭所造成的人口不平衡,採取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舉措,從江漢平原流入鄂西南的移民主要遷居於今巴東、建始、恩施的清江以北與利川的東部,也有少量原來被捲入元蒙軍隊揮師南下時的蒙古族人,流入清

跑馬佔荒可以稱為什麼法則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70)跑馬佔荒,移民開墾人丁興

鄂西南恩施自治州境內的土著民族,主要是被稱為古代巴人(主要是白虎巴人)後裔的土家族,漢族與其他各少數民族都是歷朝歷代透過移民相繼遷入的“搬家子”。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據文獻記載與口碑相傳,外地移民呈大批次遷至鄂西南清江流域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明代初年,封建王朝為調整元末長期戰爭所造成的人口不平衡,採取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舉措,從江漢平原流入鄂西南的移民主要遷居於今巴東、建始、恩施的清江以北與利川的東部,也有少量原來被捲入元蒙軍隊揮師南下時的蒙古族人,流入清江以南的深山密林世代定居。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第二次是清康熙初年,隨著“夔東十三家”等農民起義被鎮壓和吳三桂反清軍事勢力的失敗,從洞庭湖濱與江漢平原的荊州等地流入大量漢人,也有不少同樣是土家族的湘西人。他們攜家帶口滲透到鄂西南的各個鄉地跑馬佔荒,挽草為記,叩石墾壤,聚結成一個個以家族為單位的移民村寨。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第三次是“改土歸流”之後的乾隆時期,因為原土司地區大多地廣人稀,受朝廷派遣來就任流官的外籍漢人與滿人大量召集各地移民到清江流域、酉水流域與漊水流域進行耕墾。這些移民中,既有來自洞庭湖濱與江漢平原的漢族人、滿族人,也有來自湘西、貴州、川東(今重慶市境內)以及雲南、廣西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與其他少數民族。

特別是在公元1735年以後的流官統治時期,由於鄂西南這片土地氣候宜人,植被豐厚,人煙稀少,高山深谷以及其間的平川沃野大多旱澇保收,足以活人,加上外來漢、滿流官們有意識地引進移民進行墾植與漢民族文化傳播,從而使得鄂西南這片土地漸漸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人口狀況,也極大地豐富了這一地區色彩繽紛的文化形態。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今恩施地域,仍留存有許多歷史上移民方面的文化痕跡。如宣恩縣城原有江西古街,恩施龍鳳鎮有江西義冢,恩施白楊坪、崔家壩、芭蕉鎮、盛家壩等地有江西廟,均是江西人遷往恩施城鄉落腳居住的移存。恩施、宣恩、咸豐等縣市尚有侗族、羌族聚居的村寨,鶴峰縣鐵爐鄉有白族村寨,鶴峰縣中營鎮有蒙古族村寨,這些村寨的少數民族人,多能清晰講述出先祖從南方移民搬遷而來的準確時間與具體經歷。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千古施州覓逝波(70)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