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唐太宗《戒厚葬詔》解讀:要求臣民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喪葬

由 悅目娛新 發表于 人文2022-02-21
簡介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頒佈這道詔書嚴禁厚葬之風,要求人們移風易俗,並雷厲風行地命令有關部門對“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都要嚴加檢查,根據違反的具體情況給當事人定罪,並且要求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以及皇親國戚、元勳功臣之家,要寫成書面報告,一一呈奏上來

未明求衣的意思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人們一貫崇尚先人去世後進行厚葬,尤其是那些帝王宗室、王公貴族等達官貴人,更是把大量的金銀財寶都陪葬到自己的墓室內。

但是,也有一個比較崇尚節儉喪葬的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大唐王朝。

實際上,在唐朝開國初期,社會上也充斥著厚葬的不良風氣,唐太宗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專門頒佈了一道詔書《戒厚葬詔》,要求所有臣民都崇尚節儉喪葬的好習慣。

唐太宗《戒厚葬詔》解讀:要求臣民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喪葬

《戒厚葬詔》原文如下:

朕聞,“死者終也,欲物之反於真也;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上古垂風,未聞於封樹;後聖貽範,始備於棺槨。譏僣侈者非愛其厚費;美儉薄者實貴於無危。

是以唐堯聖帝也,轂林有通樹之說;秦穆明君也,橐泉無丘龍之處。仲尼孝子也,防墓不墳;延陵慈父也,贏博可隱。洎乎闔廬違禮,珠玉為鳧雁;始皇無度,水銀如江海。因多藏以速禍,由有利以招辱。

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求衣,中宵載惕。雖送往之典,詳諸儀制;失禮之禁,著在刑書。而勳戚之家,或流遁於習俗;閭閻之內,或侈靡而傷風。以厚葬為奉終,高墳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極雕刻之華;芻靈明器,窮金玉之費。富者越法度以相高,貧者破資產以不逮。徒傷教義,無益泉壤。

為害既深,宜有懲革。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送終之具有乖令式者,明加檢察,隨狀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勳戚之家,錄狀聞奏。

唐太宗《戒厚葬詔》解讀:要求臣民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喪葬

翻譯一下:

我聽說“所謂死,就是生命的終結,也就是讓事物返璞歸真;葬,就是藏起來,讓人不能看到”。上古時代留下來的風俗,沒聽說有建墳立碑的,後來聖人定下了規矩,才開始使用棺槨。譴責奢侈浪費的人,並不是捨不得錢財;讚美節儉薄葬,確實這樣做會平安無事。

所以,唐堯是聖明的帝王,死後簡單地埋葬於轂林,被傳為美談,秦穆公是開明的君主,他的墳墓沒有高高的墳堆。孔子是孝子,墳基不起高墳;季扎是慈父,把兒子埋在贏、博之間而不埋在鄉里。到了吳王闔閭卻違背禮法制度,用珠玉製成野鴨來做陪葬品,秦始皇極度鋪張,用水銀造成江河湖海。他們因為隨葬的貴重物品太多而很快帶來災禍。

我身為天子,治理這個國家,必須有未雨綢繆精神和憂惠意識。雖然說喪葬制度在禮書上有詳細的規定,失禮違禁的條款也寫得清楚,但是,皇親國戚、元勳功臣之家,有的仍按陳規陋習辦事;普通百姓有的也鋪張浪費而丟掉了儉樸的風尚。認為厚葬才是送終,修建高墳才是行孝。

於是,使得隨葬的衣被、棺槨,極度奢華;殉葬的用品也多用金銀珠玉。富貴之家超越法度而互相攀比鋪張,貧窮人家傾家蕩產也趕不上。這種奢侈鋪張的行為,白白地敗壞了先人遺留下來的美好傳統,而對九泉之下的死者卻沒有絲毫的好處。

這種厚葬的現象為害已很深了,應該有所革除。凡是公以下的官員以及平民百姓,從今以後,送葬的器物如有違令,或規定的,必須嚴查,依據情節的輕重給以治罪。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以及皇親國威、元勳功臣之家,要寫成書面報告,呈奏上來。

唐太宗《戒厚葬詔》解讀:要求臣民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喪葬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他在位期間,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輕徭薄賦,減輕刑罰,善於用人,虛心納諫,採取了許多有益於國計民生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呈現出少有的盛世局面,這一盛世被稱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頒佈《戒厚葬詔》就為了革除“厚葬為奉終,高墳為行孝”的不良社會風氣,禁止喪葬逾越禮儀制度而頒佈的詔書。

在當時,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紛紛高墳厚葬、奢侈鋪張,有的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以此來顯示對死者的孝敬。一時間,厚葬“徒傷教義,無益泉壤”,禮儀制度遭到破壞,形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

唐太宗《戒厚葬詔》解讀:要求臣民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喪葬

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頒佈這道詔書嚴禁厚葬之風,要求人們移風易俗,並雷厲風行地命令有關部門對“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都要嚴加檢查,根據違反的具體情況給當事人定罪,並且要求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以及皇親國戚、元勳功臣之家,要寫成書面報告,一一呈奏上來。

由於唐太宗提倡節儉,限制鋪張奢靡的消費,使得貞觀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飢寒之弊”。

由此可見,《戒厚葬詔》的頒佈和推行,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扭轉是非常重要的,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大唐王朝之所以能成為我國曆史上輝煌的一個王朝,與唐太宗在位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是分不開的。

本文參考自:《當代視野之下的王者之言——中國詔書文化經典文字解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