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由 品鑑歷史長河 發表于 人文2022-02-14
簡介如薛福成《書霆軍銘軍尹隆河之役》、張仲炘《湖北通志》、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印鸞章《清鑑》,另外還有《清國史》鮑超傳、《清史稿》劉銘傳傳等等,此外曾國荃、李鴻章死後公開的私人書信,也間接證明是劉銘傳提前發動進攻,才導致劉部幾乎全軍覆沒,而

僕僕道途的上一句是什麼

鮑超於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在胡林翼支援下募霆軍,其後在剿滅太平軍、東捻軍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它轉戰鄂、皖、贛、粵數省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戰爭中逐漸成為湘軍集團的精銳主力。

同治五年九月,捻軍在河南許州分兵為東捻、西捻兩支,東捻軍由賴漢英率領,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東西捻軍遙相呼應,成為清政府的又一大心患。

鮑超率軍參加剿捻起初並不順利,一是後勤糧草跟不上;二是捻軍與太平軍不同,捻軍以騎兵為主,行動迅速。

而對於一貫習慣於穩紮穩打的霆軍來說,起初非常不適應捻軍這種打法。但鮑超很快改變了戰術,吸取了其他清軍的失敗教訓。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一、尹隆河戰役背景

早在同治五年正月,清廷命剛剛在廣東嘉應剿滅汪海洋的鮑超即刻率部北上鎮壓捻軍,隨後霆軍在湖北、河南、陝西等參與圍剿捻軍的行動。

鮑超北上參加剿捻,起初因為糧草未備齊,遲遲沒有進兵而受到清廷申斥,後又因找不到捻軍蹤跡“數月以來,僕僕道途,未遇一賊,”而被責備,如同治五年九月十八日(1866年10月26日),曾國藩派鮑超、劉秉璋、楊鼎勳、劉松山等各率所部追擊西捻軍,可是當他們剛抵達洛陽,西捻就已進入陝西,鮑超等人只得分別折回南陽和新鄭。

同治五年十二月(1867年1月),在清軍大範圍圍堵政策下,東捻軍在賴文光、任化邦指揮下相繼在羅家集、楊家河大敗清軍郭松林、張樹珊兩部。

雖然這兩次勝利,並未使東捻完全衝破清軍的圍困,但使捻軍軍心大振,令清軍聞風喪膽。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時人記載:“十二月辛卯,松軍統領提督郭松林被圍於沙岡集,受傷突走,其眾大潰。

丙午,樹軍統領總兵張樹珊戰死於楊家河。是時賊騎數萬,雲翔風馳,勁疾剽悍,常以前隊挑戰,別選健騎,繞出官軍後路以輅之。官軍畏其鋒,輒馮村堡自固,罔敢與遌,遌之,鮮不挫者。賊勢張甚,連陷應城、雲夢、天門。旋棄城去,屯踞臼口、尹隆河以窺安陸。”

當時東捻首領賴文光、任化邦、李蘊泰、牛樂宏等人準備兵分三路,主力進入四川,另外一路入武關聯絡西捻張宗禹,還有一路留在湖北以為聲援。

東捻軍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接連獲勝,使清廷大為震驚,知東捻軍並非可以輕易擊敗,此時清廷剿捻的總指揮已換成李鴻章。李鴻章、曾國荃等人議定了圍殲計劃,急忙調遣鮑超率所部約一萬六千人,劉銘傳率所部約萬人,從南陽南下,鮑部由襄、樊,劉部由隨、棗,分路包抄東捻軍,企圖夾擊圍殲之。當時鮑、劉二軍分別為湘、淮系集團最精銳之部隊。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劉銘傳率軍疾馳到安德,東捻軍正準備搶渡漢水,為劉銘傳所阻。東捻又轉到霸王山等處,由於清軍防守嚴密,依然不能渡河,只能折返回到鍾祥。結果被鮑超由西向東,劉銘傳由北向南,壓縮在京山尹隆河附近地區。此前捻軍的戰術是遇強則走,遇弱則攻,東捻軍在兩勝之後,產生了思想。

加之尹隆河一帶屬於江漢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所以東捻軍計劃在此展開決戰,消滅追擊之鮑劉二部,以便順利渡過漢水,主力入蜀,建立類似太平天國形式的政權。

尹隆河之戰就這樣拉開了序幕。其實若論規模,此戰與鮑超在鎮壓太平軍時參加的許灣、黃沙嶂等戰役相比要小,雖然東捻號稱十萬人,但其中有不少是裹挾的老百姓。

本身並無多少戰鬥力,或者是新近加入的,真正有戰鬥力的是其中三萬老捻。而清廷方面的鮑、劉二軍兵力加起來也有兩萬六七千人,配備了大量火器,且均為精銳之師。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面對李鴻章、曾國荃的圍殲企圖,賴文光、任化邦等人商定必須給予追擊的鮑、劉兩軍以重創,之後方可奪取宜昌,進而實現入川的目的。

因此尹隆河戰役的勝負對雙方都關係重大,直接影響後面戰局的發展,若東捻軍勝則可順利入川,進而與張宗禹的西捻連成一片,變成另外一個太平天國。若清廷勝,不僅東捻入川計劃不能實行,而且東捻更將在戰略上被迫轉攻為守。

二、尹隆河之役經過

雖然尹隆河之役的過程各方史料敘述不一,但並非疑案。主要集中在是劉銘傳提前發動進攻,還是鮑超“失期”的問題上。

《湘軍志》、《湘軍記》等書認為是鮑超沒按約定日期與劉銘傳會合,但更多的史料書籍則認定是劉銘傳提前發動了進攻,導致劉部幾乎全軍覆沒,後霆軍趕到才反敗為勝。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如薛福成《書霆軍銘軍尹隆河之役》、張仲炘《湖北通志》、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印鸞章《清鑑》,另外還有《清國史》鮑超傳、《清史稿》劉銘傳傳等等,此外曾國荃、李鴻章死後公開的私人書信,也間接證明是劉銘傳提前發動進攻,才導致劉部幾乎全軍覆沒,而霆軍並未“失期”。

另外楊度在其日記中也記載了當年參戰人員的說法,更進一步證實了“《湘軍志》平捻篇所載劉、鮑京山之戰失實”,真正的情況是劉銘傳為了給自己爭面子提前發動進攻,幾乎全軍覆沒,後霆軍趕到才反敗為勝。

而這些相關資料中以薛福成《書霆軍銘軍尹隆河之役》所記內容最為詳細,該文是薛福成根據劉銘傳多位昔日部署以及僚友的口述寫的,因此成為研究尹隆河戰役最重要的史料。尹隆河之役的經過如下,同治六年正月十四日(公元1867年2月18日),劉銘傳部追蹤東捻至京山下洋港,鮑超霆軍進駐鍾祥臼口。

在探知捻軍主力駐紮位置後,劉銘傳約鮑超於第二日辰時分路進攻,鮑超所部由西向東,劉銘傳所部自北向南,兩面夾攻捻軍。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這一情報為東捻首領賴文光所知,賴為避免被夾擊,乃致信劉銘傳:“鮑妖勇略非汝所及,汝何不與鮑妖合,至明日辰刻同來戰,顧以孤軍駐下洋港,寧非送死!”

“淮軍自程學啟歿後,銘傳為諸將冠”,而此時的鮑超已被清廷確定一旦解決東捻軍,立刻負責入陝專征。鮑超號稱“一時名將無出其右”,被稱為爵帥,當時名聲遠在劉銘傳之上,非劉銘傳所能比。但鮑超是行伍出身,胸無文墨,劉銘傳對鮑超很不服氣,當然鮑超也不大看得起劉銘傳這位後起之秀,二將並不和睦。這封信果然利用了劉銘傳爭功好勝的心理,中了賴文光的激將法。

劉銘傳召集手下眾將,曰:“度我軍之力可以破賊,若會合霆軍而獲捷,霆軍必居首功,人且謂我因人成事,不如先一時出師,迅殲此寇,使彼來觀,亦當服我銘軍之能戰也。乃於庚午日卯刻秣馬蓐食,由下洋港逼尹隆河。”

正月十五日(1867年2月19日)凌晨,劉銘傳提前一個時辰出戰,東捻軍早有準備,劉銘傳留下五營守護輜重,自己親率馬步十五營渡過司馬河,賴文光趁銘軍“半渡而擊之”,兩軍開始接戰。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捻軍兵分三路撲來,任化邦以馬隊攻銘軍左軍,牛樂宏攻銘軍右軍,賴文光、李蘊泰合攻銘軍中軍。

銘軍左軍劉盛藻五營逐漸招架不住任化邦騎兵的衝鋒,劉銘傳急從中路軍調黃桂蘭、張士元、李錫增等三營兵力前往增援。但劉盛藻已經敗退過河,任化邦遂與賴文光、李蘊泰一同進攻劉銘傳親率的銘軍中軍,銘軍中軍前隊被沖垮。這時銘軍右軍唐殿魁擊退了東捻牛樂宏的進攻,見主帥危急,率右軍前往支援,然而此時劉銘傳親率的中軍已經崩潰,東捻軍數路合圍右軍唐殿魁。

唐殿魁所部是銘軍最精銳的一部分,在捻軍的圍攻下全軍覆沒,唐本人戰死。戰場上的銘軍徹底崩潰,丟盔棄甲開始潰逃,被東捻騎兵分割追殺,死傷極其慘重。

戰到此時,劉銘傳部總兵唐殿魁、田履安,副將李錫增、胡衡煦、劉朝煦、吳維章等皆被捻軍所殺,銘軍瀕於全軍覆滅的境地,劉銘傳率殘部退過司馬河,但被東捻追上團團包圍,劉與營官、幕僚等完全絕望“俱脫冠服坐地待死”。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正當銘軍即將全軍覆滅之際,“霆軍以辰刻踐期而來,”進兵至距尹隆河僅十餘里的楊家澤,見到處都是銘軍潰兵,鮑超便督隊參戰。

鮑以“大一字陣”(有時也稱“兩層大一字陣”)迎戰,即兵分三路,每路分主攻與策應。他以提督宋國永等部五營為中路,提督曾成武等部五營為策應,總兵孫玉林等率五營,由副將程扶鼎率親兵營策應,從中央攻擊捻軍;以提督唐仁廉等部四營馬隊為左路,提督鄧訓誥等部兩營步隊為策應,由左翼包抄東捻軍;以提督譚勝達等部四營馬隊為右路,總兵楊謙萬等部兩營步隊為策應,由右翼包抄東捻軍;此外又令總兵楊德琛等部四營馬隊作遊擊之師,策應各路。

面對來勢洶洶的霆軍,東捻首領賴文光也不甘示弱,對部下說:“今日斬劉捉鮑長驅西上,一入四川據巴蜀之利,一上荊紫關合張總愚(張宗禹)攻陝西,洪天王事不足為也。”

此時捻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昂,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分三路直奔霆軍殺來,霆軍則採用“進步連環槍炮法”對抗捻軍。東捻軍雖給霆軍以一定的殺傷,但捻軍此時步騎混雜,很多士兵忙於撿拾銘軍丟棄的物資,陣型已經混亂,中路被霆軍突破。

捻軍左、右兩路也加入戰鬥,但並未擊退霆軍,反而後路為霆軍截斷,左右兩翼又受到夾攻,“勢如風雨,張兩翼以蹴賊。

酣戰良久,呼聲震十餘里,大敗賊,摧毀楊家鋒船埠及尹隆河賊館數百處,生擒老賊八千有奇,斬殺賊萬餘,奪獲騾馬五千餘匹,救援劉公及部將劉盛藻等於重圍之中,暨銘軍將士二千人,奪回銘軍所失洋槍四百杆,號衣數千件。”東捻陣勢全亂,轉勝為敗,全軍潰逃,一萬餘人陣亡,八千餘人被俘。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霆軍在十五日擊敗東捻後,接連幾日晝夜不停追擊東捻,又殺死東捻軍一萬數千人,俘虜四千餘人,賴文光、任化邦、李蘊泰三人之妻也在被俘之列。東捻軍自湖北再次進入河南,入川計劃未能實現。

尹隆河一戰對東捻軍軍事上是個無法挽回的巨大打擊,但東仍有相當實力,人力、物力的損失還在其次,更為重要的打擊其實是在心裡上使東捻主要首領認為自己無法擊敗霆軍,喪失了實施入川聯陝計劃的決心,索性放棄了這一的正確戰略方針,轉而進入河南,繼而進入山東運河區,最後遭致覆滅。

“此次尹隆河之役確為剿捻軍興十五年以來清方最大的一次軍事勝利,當無疑問。”筆者認為鮑超能夠在尹隆河重挫東捻軍除了鮑超指揮得力處變不驚之外,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霆軍使用的“大一字陣”火力密集度高,且霆軍是刀矛與火器相間排列,使得捻軍騎兵無法衝潰霆軍軍陣,反而對缺乏火炮的捻軍騎兵自身造成重大傷害。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曾國藩曾總結說:“打仗用二字陣最好,前一層打衝鋒,後一層排立不動,最易取勝屢試屢驗。

若被捻匪四面包圍,則將二字陣變作方城陣,前一層站前左兩方,後層站後右兩方亦足自保,除一字陣外,操此兩陣足矣。”

其二、單就兵力來說東捻軍號稱有十萬人,其中老也有三萬人,從兵力對比上看佔據絕對優勢,也正因如此,賴文光才會決定擊敗劉銘傳之後並不撤軍,要一鼓作氣再敗鮑超。

但東捻軍剛剛擊敗劉銘傳部,許多士兵爭著搶奪劉部的輜重,致使陣型混亂。捻軍騎兵在對霆軍發起幾次損失慘重的衝擊後,面對霆軍採用“連環進步法”,左右夾擊中央突破,根本無法組織起隊伍做抵抗,部隊很快被霆軍打散,導致全軍崩潰。

尹隆河之戰淮軍潰敗,千鈞一髮之際,鮑超殺入重圍,清軍轉敗為勝

其三、霆軍各部配合默契,而且一改往日穩紮穩打的作風,面對以騎兵為主的捻軍,再將其擊潰後,連續幾天幾夜對其窮追猛打,不斷擴大戰果,使東捻軍不但在軍事上損失重大,而且在心理上產生畏懼情緒。

最終在自己仍有實力入川的情況下,竟放棄入川計劃,東捻領導層戰略意圖完全陷入混亂之中。

三、總結

尹隆河戰後,劉銘傳以怨報德,攬功諉過,李鴻章公開袒護劉銘傳,雖經曾國藩從中調和,但鮑超怒氣難消,憤而辭職回籍,其軍因無人能夠統帶而遭分解。然而嚴峻的邊疆形勢不能不使清廷想起這名悍將,光緒六年(1880年),因沙俄在伊犁無理滋事,導致中俄關系緊張,鮑超受命駐守直隸,保衛京畿;

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法戰爭時,鮑超雖已年老多病,仍招募兵勇,作為後繼之師奔赴雲南。

推薦文章

  • 絕對想不到—汗液本身就是天然止汗劑!

    他們的理論是這樣的:如果汗水還在汗水管道內就開始蒸發 在它出現在面板上之前,汗水中的礦物質就會結晶堵塞汗水管,換句話說,自然存在於汗液中的鈉、氯化物、鉀、鈣、尿素和碳酸氫鹽的混合物可以起到與商業止汗劑中使用的金屬鹽相同的作用...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怎麼辦?試試這幾招,很有效!

    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動手”以暴制暴“,也不要置之不理,一味的遷就孩子,不然他們以後遇事就發脾氣更加難處理...

  • 孩子17歲不上學怎麼辦,一封家書探知真相!

    體能鍛鍊課程說起今天的辯論主題《換位思考》,站到你的立場,爸爸媽媽需要給你道歉:1、首先,在你小時候最需要愛的時候,媽媽沒有把你帶在身邊,而是留著奶奶身邊陪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