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深潛英雄葉聰:要駕國產潛水器探萬米深淵

由 環京津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2-02-14
簡介2005年,葉聰獲得參加中美聯合深潛活動的機會,終於見到了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真容

蛟龍失水之兆是什麼意思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深潛英雄葉聰:要駕國產潛水器探萬米深淵

葉聰在裝置駕駛艙內進行模擬操作。

大洋網訊 當記者來到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時,葉聰依舊在忙著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建造工作。辦公室內,厚厚的資料堆積得像小山似的。身材微胖、留著板寸頭的他看起來神采奕奕,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踏實、沉穩。從2016年至今,葉聰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研製工作上,他是這款潛水器的總設計師。作為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實踐者,從業18年間,葉聰見證了我國載人深潛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作為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主任設計師和潛航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他先後獲得“載人深潛英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葉聰說,當前他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研製。將來他要駕駛自己設計的全海深潛水器造訪萬米深淵。

出生於1979年的葉聰看起來比同齡人老成,他說起話來有條不紊,一如他在水下操作那般沉穩。自從承擔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發任務,他就幾乎沒了週末的概念。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將登場

蛟龍號從2002年立項到2012年7000米海試,前後花了10年時間,深海勇士號潛水器從立項到交付大約是8年時間,而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時間還要更短。葉聰說,從2016年立項至今,已經完成了3個階段的設計和部件的建造,目前已經開始組裝。葉聰說,每下潛10米,會增加一個大氣壓力,下潛到7000米時就要承受700個大氣壓、70兆帕的壓力,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還要增加400多個大氣壓。高壓、密封、耐腐蝕、絕緣等技術難題都必須逐一攻克,對潛水器的設計、建造、測試等提出很大的挑戰。按照公佈的相關任務進度,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大約會在2020年前年投入使用。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深潛英雄葉聰:要駕國產潛水器探萬米深淵

“過硬專業知識是底氣”

從2001年參加工作至今,葉聰已經參加了十幾次海上任務。在蛟龍號之前,中國潛水器下到的最大深度是600米,蛟龍號作為我國第一臺大深度載人潛水器,各項效能指標都需要葉聰所在的團隊透過試驗去驗證和改進。

蛟龍號從2009年到2012年一直在做海試,中間出現過幾次異常。2009年蛟龍號第一次海試時,葉聰曾與母船失去聯絡兩個小時。100米長的母船要靠近一個8米長的潛水器,很不容易。當時3名潛航員處於與外界失去聯絡的狀態,3個人擠在一個2。1米長的“罐子”裡面。

“我們不是擔心安全的問題,而是要經受長時間的搖晃,還要查清故障原因,可能會有一些心理上的負擔。”葉聰說,那時,3個人在狹小的球形艙裡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地。最終,母船人員花了兩個小時,才將他們“回收”回來,透過調整天線的阻抗,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樣是在2009年,在進行1000米海試時,葉聰遭遇機械手的油管斷裂,油汙把海水變得一片渾濁,他在艙內什麼也看不見。出現這種故障,只好將裝置帶到母船上進行檢查。“最終,根據現場資料分析,我們透過增加油的儲備量和管路彈性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隨後,在3000米級海試期間,潛水器在2000米深度數次出現電氣絕緣報警,這意味著可能發生殼體漏水或短路。“我們可以選擇立即上浮,但一旦放棄,我們連故障原因都搞不清,接下來的工作就無法開展。”葉聰頂住壓力,在2000米的海下沉著操作,查詢故障原因,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是不是潛入得越深就越危險?”記者問葉聰。葉聰說,對於潛航員來說,1000-3000米是深潛的一個門檻,大多數問題都出現在這個區段,之前他所遭遇的那些,基本上都發生在這個階段。到了四五千米以下,海底越來越安靜,甚至感覺不到海流的存在,問題反而少了。

“研發、海試有嚴格的程式,在試驗之前會做充分的論證,試驗更多是驗證,驗收式的試驗,不是探索式的試驗,總體上是比較穩當的。”葉聰說,哪怕與母船失去聯絡數小時,他的心底也很冷靜,因為各項試驗在地面上已經做了大量模擬。“過硬的專業知識是我們的底氣。”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深潛英雄葉聰:要駕國產潛水器探萬米深淵

潛入深海沒工夫“看風景”

對於普通人來說,潛入幾千米的深海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渲染的,就好比你坐電梯,不出電梯,你沒有任何感覺,等你出了電梯,俯瞰整個城市,才有震撼的感覺。對我來說,潛入深海看到的景象真的很普通。”葉聰解釋說,科研人員潛入深海的所看所思,不單是視覺上的感官刺激,是跟他們的專業思維是聯絡在一起的。

葉聰18年的工作經歷中,深海偶爾也有奇觀讓他驚歎。比如說,伴隨著能量交換和生物聚集,海底的熱液和冷泉都很壯觀。“在幾千米的深海中,在食物極端匱乏的情況下,竟然有一些多足類生物在生活,你會覺得很震撼。”葉聰說。但他坦言,自己每次潛入深海,首先考慮的是潛水器是否安全,裝置的各項引數和資料是否跟預想的一致,在這種全神貫注聚焦於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其實很少有閒情逸致去觀察海洋生物和各種自然景觀。

潛水器個頭很小,不比大船,海浪和洋流都會讓它劇烈晃動。300米以下,海水基本漆黑一片。深度1000米以下,基本看不到大型海洋生物了。水溫也隨之下降,到了7000米,艙外是2℃,而艙內降到10℃,必須穿上外套。在潛水器的前端,有3個供科學家們觀測的觀察窗,這是潛航員們的“眼睛”,為了對抗深海的壓強,這種觀察窗被設計成圓錐形,有些像“貓眼”,儘管蛟龍號的照明系統已經非常強大,即便如此,在漆黑的深海中,潛航員也只能看到前面十多米的距離。

“不能因有風險止步不前”

葉聰表示,在艙裡常溫常壓,只是空間小一點,沒那麼舒適。載人潛水器只要按規程操作,是很安全的。“普通人乘坐潛水器潛入深海也是沒問題的,在裡面跟在地面上一樣。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普通老百姓也能潛入深海。”他說。每次在深海下潛,時間一般不超過12個小時。截至今年1月,“蛟龍號”已經累計完成158次下潛,足跡遍及太平洋、印度洋,這其中,葉聰駕駛了50次。每次海試,短則1個月,長則3個月在外面,每天在深海漂浮十多個小時,團隊成員之間也培養出了很好的默契,有時,隊友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他就知道該如何操作了。隊友間這種深厚的情誼就是這樣結下的。

葉聰曾打過一個比方,深潛就像走鋼絲,是勇敢者的遊戲。“我們既不是賭徒,也不是懦夫。你不能拍胸脯、拍腦袋保證,但也不能因為害怕,完全不敢往前邁一步。這個平衡很難把握。”他舉例說,在深海,遇到意外情況,必須馬上做出正確的決策,決策不對風險就會很大。“我們在海底的航行活動,必須對面臨的風險做快速和準確的判斷。”

將探索萬米深海

7000米級下潛深度已經覆蓋全球海洋麵積的99。8%,剩下的0。2%被稱之為深淵。探索這剩下的0。2%意義何在?葉聰表示,探索海洋不止有深度這一個維度,有很多江河入海口、極地等地方,深度可能並不深,但這種工況對海洋探索的挑戰可能比深海還要大。

由於缺乏作業裝備,全世界對深淵的研究都處於初級階段。但深淵探測對地球生態、氣候、海洋環境保護、起源研究、地震預報、防災減災等均有重要價值。“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如果研發出可靠、能夠反覆下潛到萬米級深海的裝備,就代表我們能去到目前人類掌握的資料最少的地方,能起到一個突破和引領的作用,可以作為對我們國家科技能力進行評判的一個標杆。”

葉聰預計,將來深海探測技術會像航天技術一樣,對大家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對深海技術的探索,必須要有長遠眼光。“我們的潛水器規模應該更大,不可能只靠3個潛水器跑遍所有的深海;潛水器應該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不止侷限於深海科考;我們應該培養出更多潛航員。”說起對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的規劃,葉聰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駕駛著自己設計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潛入萬米深海,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

“我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

2012年6月24日,對葉聰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他駕駛著蛟龍號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中國也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我一直覺得我是很幸運的。”葉聰說,2003年,剛剛工作兩年、年僅23歲的他就被任命為蛟龍號總佈置主任設計師,他成為該專案最年輕的主任設計師。這項工作讓他對潛水器的每一個部件和流程都瞭如指掌。2005年,葉聰獲得參加中美聯合深潛活動的機會,終於見到了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真容。這次學術交流還讓他有了在2000米級的大洋熱液區深潛的機會。後來,當蛟龍號需要潛航員時,他成為首個潛航員。直到如今,葉聰所在的七〇二所深潛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4歲,是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我們這個團隊有一個特點,就是勇於把一些工作交給年輕人去做,給他們錘鍊的機會,因為我就是這麼過來的。”葉聰笑著說。雖然他今年才39歲,但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了。

說起自己這些年取得的成就,葉聰表示,這是因為自己遇上了一個好時代,自己作為一名一線科技人員,才有機會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有了“科技報國”的舞臺。採訪中,葉聰接連感嘆,如今的科研條件,跟剛參加工作時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我打個比方,在20年前,你是不敢想象去設計、建造萬米級潛水器的,因為那時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科技實力。只有國家強大後我們才有可能在深海探測這種投入高、產出慢但具有深遠影響的領域進行投入。這體現了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所以,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國家賦予的神聖使命。”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葉聰說,這些年他最大的心得就是,只有將個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才能展現個人的價值。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圖/由受訪者提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