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由 無風起念 發表于 人文2022-02-09
簡介▲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第3天,屍首才被發現,大順軍將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也允許投降的諸臣前往送葬,只是人數不多,“諸臣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0人,餘皆睥睨過之

門生故舊是什麼意思

1644年,李自成率軍兵臨北京城下,此時的明王朝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但是勝利在望的李自成卻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三條件議和。但崇禎竟拒絕,上吊自殺,且喊“群臣誤我”。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根據史書記載,第一,李自成要割據西北並向崇禎索要百萬軍餉,第二,他可以幫助朝廷剿滅其他農民軍,第三,也可以出兵征討後金,但是李自成不奉詔也不進京與崇禎會面,主要怕有生命危險。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李自成的這3個條件其實很低了,並沒有什麼過分之處,可惜崇禎卻拒絕了。崇禎接到李自成的議和資訊後,詢問內閣首輔魏德藻的意見。魏藻德害怕承擔責任,一聲不吭,一味鞠躬低頭。

崇禎氣得推倒龍椅,匆匆離去,並回復李自成六個字:“朕即定,另有旨”。可想而知李自成得到這樣的答覆是什麼心情,“什麼另有旨,老子這麼多軍隊還要跪下等聖旨嗎?”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最後,崇禎十七年三月(1644年4月),李自成攻佔明朝首都北京,崇禎帝於北京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縊身亡,明朝滅亡。有史家認為,其實此時的崇禎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一個33歲的人在是否接受議和這事上還非要讓大臣點頭,而且崇禎在死前居然還好意思說:“群臣誤我。”實在可笑之極。

當然,魏藻德之流也的確誤了崇禎,當闖王李自成破燕京的時候,魏藻德並沒有表現出當初的那般骨氣來,而是選擇了投降。李自成責問魏藻德:“為何不殉死”?魏藻德回答說:“方求效用,那敢死。”意思說,我就是想為闖王效勞的,哪裡敢死?其可恥嘴臉,可見一斑。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後來,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下令勒索內閣,求十萬兩白銀。魏藻德僅捐獻了一萬兩,劉宗敏認為太少,將之刑求五日五夜,腦裂而死。闖軍又逮捕了魏藻德的兒子索要銀兩,其子說:

“家已罄盡。父在,猶可丐諸門生故舊。今已死,復何所貸?”

意思是說,我們家的錢已經全部捐出去了,如果父親在世,還可以向門生故吏們借一些銀兩,如今父親死了,根本沒有地方借。李自成的部下一聽不樂意了,居然敢諷刺我們殺錯人,馬上就將魏藻德的兒子也斬首了。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第3天,屍首才被發現,大順軍將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也允許投降的諸臣前往送葬,只是人數不多,“諸臣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0人,餘皆睥睨過之”,只有主事劉養貞極其悲痛,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約午未時李自成親自至崇禎前視察,見崇禎吊樹上,先未發言後留一名評崇禎,李評崇君非甚暗,但後評頗差,即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昧於現實。

李自成提出的退兵3條件,一點也不過分,崇禎悔恨不已:群臣誤我

▲李自成滅了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參考資料:《明史》

關注【無風起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