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亞里士多德的中庸學說——也許中西哲學在那時差異並不大

由 從哲學到科學 發表于 人文2022-02-06
簡介胡適在《中國的哲學》中說:“須知東西的學術思想的互相印證,互相發明,至多不過可以見得人類的官能心理大概相同,故遇著大同小異的境地時勢,便會產出大同小異的思想學派

執兩用中是中庸的觀點嗎

胡適在《中國的哲學》中說:“須知東西的學術思想的互相印證,互相發明,至多不過可以見得人類的官能心理大概相同,故遇著大同小異的境地時勢,便會產出大同小異的思想學派。東家所有,西家所無,只因為時勢境地不同,西家未必不如東家,東家也不配跨炫於西家。何況東西所同有,誰也不配誇張自豪。”

在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那裡還真地發現了中庸思想,掩卷長思,還真地發現跟我們古代的中庸思想差不多。

亞里士多德的中庸學說——也許中西哲學在那時差異並不大

我還講了中庸之道的哲學

我國的中庸,洋洋大篇,取其最要者“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認為處理事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態度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經典《中庸》不僅以中庸為美德,而且還作為道德修養和處理事物的基本原則方法,主張“執兩用中”,以求對立兩端的統一與中和。

而亞氏之中庸包含:

中道及即德性或美德,“唯有適中是對並被稱讚,那麼德性就必然是一種志在求適中的中道了”。

中道的特點在於適度和適中,“對於我們而言的中道是指不太多也不太少,這是因人而異的”。

中道有特定的適用範圍,“在過度與不及裡不能有適度,在適度裡不能有過度與不及”。

選擇中道是件難事,“另一個理由在於我們自己,我們天生易於發生的事情,似乎更和中道相反”。

亞里士多德的中庸學說——也許中西哲學在那時差異並不大

我們講得差不多

從亞里士多德本人對倫理學中中道觀點的闡述,可清楚地看出,他的中道即指德性,特徵在於適度以適中,確實跟我國古代的中庸學說相似相同,實質含義一樣。

但要注意,西方並沒有普遍、長期地以“中庸中道”之類名稱發揚光大這一思想,否則這一思想早就影響深廣,不會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質了。

如果人類真有共同的祖先,那肯定會有形而上學的共同的哲學。年代既遠,如果在不同地域的哲學家那裡發現有同樣的哲學,就由衷感嘆“可以見得人類的官能心理大概相同”了。亦可見講哲學同源,不止古希臘,還可前推呢!

對於我們哲學的繼承和發展,萬不可妄自菲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