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晉國三頭豬過河去幹啥?(古書今讀(二))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人文2022-02-06
簡介後來,趙國大臣觸龍用“愛孩子就要為他做長遠考慮”的道理說服了趙太后,讓她的愛子當了人質,換取了救兵

寄豭之豬怎麼讀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古書都是靠抄寫傳播的。人工抄寫,再仔細的人也會出錯。因此,對於古書中的一些說法,不能輕信。

孔子的徒弟子夏,有一次旅行路過衛國,看到該國的史書中說:“晉師三豕涉河。”翻譯過來就是說晉國軍隊的三頭豬渡過黃河。子夏說這肯定不對,應該是晉國軍隊在己亥年(我國傳統紀年方式)過河,“己”與“三”相近,“亥”與“豕”相似,抄寫時寫錯了。後來,子夏到了晉國,問起當地人這件事,迴應確實是“晉師己亥涉河”。

“己”與“三”、“亥”與“豕”的字形相差挺大,怎麼會抄錯呢?我們今天寫字機會少,難以體會。寫得多了,確實容易出錯,哪怕字形相差較遠。古諺語說:“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因此,“魯魚亥豕”後來成為專門指錯別字的成語。

古書在傳抄過程中出錯,在所難免。晉國軍隊三頭豬這樣的錯誤,憑常識就能判斷出有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抄錯了,要是不仔細辨析,是看不出來的。

《戰國策》裡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觸龍說(音同睡,說服的意思)趙太后”,講述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

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想,幫你行,但你得有抵押,不然這忙不就白幫了嗎?於是一定要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作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後呢,溺愛長安君,捨不得,執意不肯,並一意孤行,表示決不聽勸。

後來,趙國大臣觸龍用“愛孩子就要為他做長遠考慮”的道理說服了趙太后,讓她的愛子當了人質,換取了救兵。

這個故事曾經很流行的說法是“觸讋(音同哲)說趙太后”。對此,清代學者王念孫說了,《史記》裡寫的是“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觸龍說願意見太后。寫成“觸讋”的原因是把“龍言”二字誤合為一個字。因為古人寫字是從上往下,所以出了這樣的錯誤。1973年,馬王堆出土了帛書,上面正是寫的“觸龍”。一樁公案才得了結。

觸讋願意去見太后,從語義上講也沒錯,不容易看出問題。這也就是懂校勘的學者,才能用啄木鳥一般的眼光,挑出這樣的錯誤。

因此,校勘的作用,主要就是把古書在流傳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找出來更正,恢復原貌。古籍校勘之所以成為一種學術,就是因為古籍構成複雜,存在不同的寫法和解釋,必須在各種相異寫法中,參合比較,判斷正誤,以存真復原。

怎麼做?陳垣先生提出過“四校法”:對校,用同一種書的不同版本、刻本比較異同;本校,根據本書思想,對前後文義矛盾之處進行邏輯分析;他校,蒐集他書中關於本書的資料進行考證;理校,依靠校勘者本人的知識系統對文辭的疑難問題進行論證。

不管用哪種校勘法,也不能想當然,輕易改動原書。

南宋學者彭叔夏,十二三歲的時候抄寫太祖皇帝《實錄》。他照著抄的書上寫到“興衰治□之源”的時候,發現缺失了一個字。彭叔夏根據上下文琢磨,“治”後面一定是跟著“亂”才能說得通,於是寫成“興衰治亂之源”。後來,他得到該書的一個善本,上寫“興衰治忽之源”,這才知道自己當時改錯了。他說,三折肱為良醫,我這才知道書是不能憑藉臆測輕易更改的啊。

校勘的高妙之處在此,危險之處也在此。

推薦文章